专业电商运营推广——跟随大平台节奏
电话+V: 152079-09430 ,欢迎咨询香蔻是什么东西图片高清在线看,[专业电商运营推广],[各种商圈业内交流],[各种运营推广课程],[解决从零到一的问题],[让你站在风口忘记焦虑]
香料知识:肉豆蔻分蔻仁与蔻衣,作香料有打擦边球的贼心,要牢记
原创2023-03-1910:00·粤厨宝典潘英俊本文系《粤厨宝典》丛书作者潘英俊先生原创作品,旨在饮食文化及烹饪技术研究正文:“肉豆蔻”很早就映入中国人的眼帘,这种植物并非我国原产早有共识,但对于它确切的原产地却古来说法不一。晋代(265年―420年)嵇含《南方草木状》有:“漏寇树(肉豆蔻树),子大如李实,二月华,七月熟,出兴古(今云南弥勒南)。”同代郭义恭《广志》云:“(肉豆蔻)生秦国(罗马帝国)及昆仑。”宋代(960年―1279年)苏颂《图经本草》云:“肉豆蔻,出胡国,今惟岭南人家种之。春生苗,花实似豆蔻而圆小,皮紫紧薄,中肉辛辣,六月、七月采。”莫衷一是,都没有道出“肉豆蔻”确切原产于何方。据考证,“肉豆蔻”阿拉伯语称为Juzabuwa,英语称SemenMyristicae,但原产地则居于今印度尼西亚的东北岛屿——马鲁古群岛(Moluccas)。马鲁古群岛旧称“摩鹿加群岛”,是盛产膳食香料的地方,又有“香料群岛”的美誉。今天熟悉的Ganmedi(音“五马洲”,丁香)和Marica(音“味履支”,胡椒)等就是出在这个地方。当地人还流传“肉豆蔻能嗅到大海,丁香则能看见大海”(《剑桥东南亚史》)一说。肉豆蔻开始广泛应用都中国的卤水香料之中正如嵇含在《南方草木状》所说,“肉豆蔻”初入中国时名为“漏寇”,为什么后来又称“肉豆蔻”呢?原来这是与“草豆蔻”有关!早在唐代(618年―907年)时期,“草豆蔻”[AlpiniakatsumadaiHayata]就是中国卓卓有名的香料和草药,李珣《海药本草》就有云:“(草)豆蔻,生交趾。其根似益智,皮壳小厚。核如石榴,辛且香。”因此就有了《赵飞燕外传》的“后(赵飞燕)浴五蕴七香汤,踞通香沉水坐,燎降神百蕴香。婕妤(赵飞燕妹妹赵合德)浴(草)豆蔻汤,傅露华百英粉。帝尝私语樊嬺曰:‘后虽有异香,不若婕妤体自香也。”可见“草豆蔻”之神效。而《全唐诗》独对这种植物的唱咏就不下十首。其中韩偓的《袅娜》——“袅娜腰肢淡薄妆,六朝宫样窄衣裳。著词暂见樱桃破,飞盏遥闻豆蔻香。春恼情怀身觉瘦,酒添颜色粉生光。此时不敢分明道,风月应知暗断肠”更是后人朗朗之句。其实,古人所说的“豆蔻”原是独指“草豆蔻”一物。“豆蔻”的“蔻”是由“寇”演化而来。古人所谓的“寇”有聚众匪盗之义,因此“寇”衍生出聚众的意思。而“草豆蔻”这种植物的果实是由多个子仁组合而成,因此名为“寇”,外形又似“豆”,因此名为“豆蔻”。宋代(960年―1279年)的《郑樵通志》云:“豆蔻,曰草果,也曰草豆蔻”就是取此一义。而当中所说的“草果”并不是指“艳山姜”[AmomumtsaokoCrevostetLemaire]的果实,而是指草结之果实。肉豆蔻图谱随着另一种香辛植物进入中国,“豆蔻”之名开始发生了变化。虽然这种植物最初时被称作“漏寇”,但中国人往往以为它是“豆蔻”的一种。明代药学家李时珍撰写的《本草纲目·芳草类·肉豆蔻》上就有“(肉豆蔻)花实皆似豆蔻,故名”一语。原因是古人弄不明“豆蔻”是草本植物所结的果实,而“漏寇”是乔木植物所结的果实,是在树上结成像杏仁的果实。它们不是同一概念植物所结的果实,却误认为相同,因此出现了“草豆蔻”及“肉豆蔻”两个配对的名称。北宋政和六年(1116年)由寇宗奭撰写的《本草衍义·卷十·肉豆蔻》一文就有“肉豆蔻对草豆蔻言之”之语,证明中国人所称的“肉豆蔻”是因“草豆蔻”而起。我们前文已经介绍过“草豆蔻”,应该知道它是什么植物。肉豆蔻图谱那么,“肉豆蔻”又是什么植物来的呢?这种由海外舶来的植物,其实就是常绿乔木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原始花被亚纲[Archichlamydeae]毛茛目[Ranales]肉豆蔻科[Myristicaceae]肉豆蔻属[Myristica]的肉豆蔻[MyristicafragransHoutt.]。虽然“肉豆蔻属”[Myristica]下辖有120多种不同的“肉豆蔻”,如印度肉豆蔻[Myristicamalabarica]、短梗肉豆蔻[MyristicaguateriifoliaA.DC.]、兰屿肉豆蔻[MyristicaCeylanicaA.DC.var.Cagayanensis(Merr.)J.Sin-clair(CagayanNutmeg)]、光球肉豆蔻[MyristicaSimarumA.DC.(AntaoNutmeg)]等。但以“肉豆蔻”[MyristicafragransHoutt.]栽培最广,因此市面上所见的亦是这种果实。肉豆蔻株高5~13米,幼枝细长,叶近革质,揉之有香气,长圆状披针形,先端渐尖,基部急尖或近圆形,叶背粉白色,侧脉8~11对。花通常为雌雄异株,排成聚伞花序。雄花序有花3~20朵,小苞片着生于花被的基部,花芳香,淡黄色。花被蜡质,钟状,裂片三角形。花药9~12枚,线形,背面与雄蕊柱贴生。雌花序有花1~3朵,雌花的花被与雄花相同,子房椭圆形,花柱极短,柱头先端2裂。核果肉质,梨形,长6~9厘米,熟时开裂为2爿。种子阔卵形,长2~3厘米,被撕裂状红色假种皮。每年开花结果两次,第一次为当年的9~12月份,第二次为翌年的3~6月份。兰屿肉豆蔻又称“卵果肉豆蔻”,叶狭而长。核果椭圆形,长约5厘米。种子灰褐色,被粉红色假种皮。光果肉豆蔻又称“菲律宾肉豆蔻”,叶短而宽阔,质薄。一至二月开花,黄白色。翌年一至二月果熟,肉果球形,光滑,黄至橙色,直径约2.5厘米,种子深褐色。每年的冬季及翌年的夏季是“肉豆蔻”[MyristicafragransHoutt.]的收成日子,产区农民便将成熟果实摘下,剥下假衣(假种皮)和果仁分别泡浸在石灰水中一天再晒干或烘干,即成“豆蔻衣”及“肉豆蔻”,“豆蔻衣”又称“肉果衣”“玉果衣”“玉果花”“顶头肉”“肉豆蔻花”等,英文称作Mace。“肉豆蔻”又称作“肉蔻”“肉果”“玉果”“豆蔻仁”,英文称作Nutmeg。香味以“豆蔻衣裳”为浓,所赋色泽则以“肉豆蔻”为深,功效并无区别。晒干的果仁呈卵圆形或椭圆形,长2~3厘米,直径1.5~2.5厘米。表面灰棕色或灰黄色,有时外被白粉(滑石粉或石灰粉)。全颗有浅色纵行沟纹及不规则网状沟纹。种脐位于宽端,呈浅色圆形凸起,合点呈暗凹陷。种脊呈纵沟状,连接两端。质坚,断面显棕黄色相杂的大理石花纹,宽端可见干燥皱缩的胚,富油性,气香浓烈。“肉豆蔻”的果仁及假衣(假种皮)除了泡石灰水后晒干或烘干之外,还有用火“焐”(煨)制过的。果仁“焐”(煨)制分旧法和新法。旧法源于明代李士材的《雷公炮制药性解》,书中云:“雷公云∶凡使须以糯米作粉,使热汤搜裹(肉)豆蔻于煻灰中炮,待糰子焦黄熟,然后出去米,其中有子取用,勿令犯铁。”新法出自《中国药典》,书中云:“取净肉豆蔻用面(麪)粉加适量水拌匀,逐个包裹或用清水将肉豆蔻表面湿润后,如水泛丸法裹面(麪)粉3~4层,倒入已炒热的滑石粉或沙中,拌炒至面(麪)皮呈焦黄色时,取出,过筛,剥去面(麪)皮,放凉。每100千克肉豆蔻用滑石粉50千克。”而假衣(假种皮)则用清水洗浸1小时,捞起晾干并拌上麸皮(每100千克肉豆蔻用麸皮30千克)同置瓦镬(锅)内,用文火翻炒至焦黄色为度,取出,筛去麸皮,趁热用裁刀裁切成0.3~0.4厘米的薄片,裁切后置容器内盖好候凉待用。自嵇含在《南方草木状》上提过“漏寇”——“肉豆蔻”之后,唐代(618年―907年)药学家甄权在《药性论》就将它视为草药,并云:“(肉豆蔻)治宿食痰饮,止小儿吐逆,不下乳,腹痛。”及后宋代(960年―1279年)寇宗奭撰写的《本草衍义》有:“肉豆蔻对草豆蔻言之。去壳,只用肉,肉油色者佳。枯白,味薄,瘦虚者下等。亦善下气,多服则泄气,得中则和来其气。”苏颂撰写的《图经本草》有:“肉豆蔻出胡国,今惟岭南人家种之。春生苗,花实似豆蔻而圆小,皮紫紧薄,中肉辛辣,六月、七月采。《续传信方》∶治脾泄气痢等,以豆蔻二颗,米醋调面裹之,置灰火中煨令黄焦,和面(麪)碾末,更以炒了子末一两,相和,又焦炒陈廪米为末,每用二钱匕煎作饮,调前二物三钱匕,旦暮各一,便瘥。”明代(1368年―1644年)陈嘉谟撰写的《本草蒙筌》有:“肉豆蔻味苦、辛,气温。无毒。胡国多生,岭南亦产。一名肉果,形类弹丸。油色肥实佳,面包煨熟用。所入经络,惟手阳明。疗心腹胀疼,卒成霍乱者可止。理脾胃虚冷,不消宿食者能温。男妇伤暑血痢有功,小儿伤乳吐泻立效。痢疾助之白粥饮,吐泻佐以生姜汤。”张介宾(景岳)撰写的《景岳全书》有:“肉豆蔻味苦辛而涩,性温。理脾胃虚冷,谷(穀)食不消。治大肠虚冷,滑泄不止。以其气香而辛,故能行滞止痛,和腹胀,治霍乱,调中下气,开胃进食,解酒毒,化痰饮,温胃逐虫,辟诸恶气,疗小儿胃寒伤乳吐泻。以其能固大肠,肠既固则元气不走,脾气自健,故曰理脾胃虚冷,而实非能补虚也。面(麪)包煨熟用,或锉如豆大,以干面(麪)拌炒熟,去面(麪)用之尤妙,盖但欲去其油而用其熟耳。”清代(1644年―1911年)张璐撰写的《本经逢原》有:“肉豆蔻俗名肉果,辛温,无毒。糯米粉裹,煨熟用,勿犯铁。肉豆蔻辛香,入手足阳明,温中补脾,宽膨胀,固大肠,为小儿伤乳、吐逆、泄泻之要药。二神丸合补骨脂,治肾泻,盖取补脾以治肾邪也。按脾土性喜芳香,故肉果与脾胃最为相宜。以其能下气者,脾胃得补则健运。非若浓朴、枳实之峻削也。热郁暴注禁用,以其辛温性滞也。”张秉成撰写的《本草便读》有:“肉豆蔻味属苦辛,温中散逆,质原香燥,入胃除邪,逐冷滞以下气行痰,脾家所喜。治虚寒而浓肠止泻,肾脏偏宜,(肉豆蔻形如草豆蔻,而肉浓皮皱,内有斑纹,如槟榔式,味苦辛,性温无毒,能入脾胃与肾,宣导一切寒滞,煨熟又能实大肠,止泻痢。但有火邪者禁之。至于平呕吐,降痰气,亦分所宜耳)。”陈士铎撰写的《本草新编》有:“肉豆蔻,味苦、辛,气温,无毒。一名肉果。入心、脾、大肠经。疗心腹胀疼,止霍乱,理脾胃虚寒,能消宿食,专温补心包之火,故又入膻中与胃经也。但能止下寒之泻,而不能止下热之痢,从前《本草》,多信治血痢有功,而不言其止泻痢。夫泻不同,五更时痛泻五六次,到日间反不泻,名大瘕泻也。大瘕泻者,肾泻也。肾泻,乃命门无火以生脾土,至五更亥子之时,正肾气正令之会,肾火衰微,何能生土,所以作泻。故大瘕病,必须补命门之火,火旺而土自坚矣。肉豆蔻,非补命门之药也,然命门之火上通,心包之火不旺,而命门愈衰,故欲补命门,必须上补心包也。膻中,即心包,一物而两名之,肉豆蔻补心包火,补心包,正所以补命门也。况理脾胃寒虚,原其长技,命门旺,而脾胃又去其虚寒。脾胃得肾气,自足以厘清浊而去水湿,又何至五更之再泻哉。或问肉豆蔻开胃消食,子舍而不谈,反言其能止大瘕之泻,亦何舍近而言远乎?曰∶大瘕之泻,正所以表肉豆蔻之开胃而消食也。凡人命门之火不旺,则下焦阴寒何能蒸腐水谷。下不能消,所以泻也。泻久则亡阴,阴亡则肾不能交于心包,而心包亦寒。心包寒,则火不能生胃,而胃又寒。胃寒,则胃气萧索,又何能消食耶。肉豆蔻,温补命门而通胞,两火相生于上下,水泻止,而脾胃之气自开,不求其消食而自化。言止肾泻,而开胃消食即在其中,又何必再言哉。或问肉豆蔻暖胃而健脾,温肾而止泻,故入之四神丸中,以治脾肾寒虚之作泻,然而有效、有不效者,何故?盖肾虚作泻,又有不是命门之寒,故服四神丸,而反多后重之症矣。夫肾虚未有不寒者,寒则泻。不寒则何以泻,乃饮酒过多,又加色欲,使酒湿入于肾之中,故作泻也。倘亦以肉豆蔻治之,安能治肾寒者速效哉。”现代中医认为,“肉豆蔻”性味辛、温。归脾、胃、大肠三经。功能温中行气,涩肠止泻。主治脾胃虚寒,久泻不止,脘腹胀痛,食少呕吐。“肉豆蔻”有甜热的风味,香气飘逸,因此深受印度及西方的喜爱而成为膳食香料。不过,正如中医所说“是药三分毒”,这种让人食之兴奋的香料,原来含有一种毒素几近让人听之却步。这亦是我们为什么在文中一口气罗列众医书的原因,目的就是让读者了解清楚这种植物的药性。“肉豆蔻”含有什么毒素呢?是“肉豆蔻醚”!肉豆蔻醚英文称作Myristicin,中文别名5-烯丙基-2,3-(亚甲二氧基)苯甲醚,英文别名6-Allyl-4-methoxy-1,3-benzodioxole或5-Allyl-2,3-(methylendioxy)anisole,分子式为C11H12O3。有报道宣称,使用0.5~1毫升/千克的剂量足以让猫致死,大量服食亦有致人死亡的报告,用量不当(一次服食7.5克)亦会让人昏昏欲睡。目前已知“肉豆蔻属”的亚种有120种,如印度肉豆蔻[Myristicamalabarica]、短梗肉豆蔻[MyristicaguateriifoliaA.DC.]、兰屿肉豆蔻[MyristicaCeylanicaA.DC.var.Cagayanensis(Merr.)J.Sin-clair(CagayanNutmeg)]、光球肉豆蔻[MyristicaSimarumA.DC.(AntaoNutmeg)]等,虽然同样具有馨香气味但却不能作膳食香料,就是因为它们含有的“肉豆蔻醚”要比“肉豆蔻”[MyristicafragransHoutt.]多得多而受到制约。中国古代的人大概已经觉察到“肉豆蔻”含有毒性。我们知道中医制药有一个叫“炮炙”的步骤,这个步骤的目的,一是提高药材药性,一是消除药材毒性。因此,明代的《雷公炮制药性解》就已有对“肉豆蔻”的炮炙方法,很明显就是为了预早消除这种植物的有毒成分——“肉豆蔻醚”。如果分别逛中药市场和香料市场,会发现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就是两个市场虽然都标有“肉豆蔻”销售,但摆卖的却是不同的东西。前者是以“豆蔻仁”(Nutmeg)居多,后者却以“豆蔻衣”(Mace)居多。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看似“豆蔻衣”(Mace)比“豆蔻仁”(Nutmeg)馨香很多。归根到底还是“肉豆蔻醚”在背后作祟。因为“豆蔻衣”(Mace)中“肉豆蔻醚”的含量要比未炮炙过的“豆蔻仁”(Nutmeg)的含量低很多。这亦是为什么香料市场将SemenMyristicae(肉豆蔻)等同于Mace(豆蔻衣)的原因之一。事实上,经过上百年的验证,炮炙过的“肉豆蔻”是安全的,完全符合食品级的要求,因此可以作膳食香料使用。国际的限量标准是烘烤食品2000毫克/千克,腌制食品100毫克/千克,肉制食品670毫克/千克,调味品100毫克/千克。“肉豆蔻”含肉豆蔻酸高达70%~80%,当中含有毒物质肉豆蔻醚(Myristicin),而肉豆蔻醚会随着受热而分解挥发丧失毒性。最具吸引力的,莫过于它的假衣(假种皮)及种仁含有5%~15%的挥发油。因为挥发油当中含有α-蒎烯(α-pinene)、d-莰烯(d-pinene)、β-蒎烯(β-pinene)、γ-松油烯(γ-terpinene)、1-松油醇-4(1-terpinen-4-ol)、肉豆蔻精(Myristicin)、黄樟醚(Safrole)、甲基丁香酚(Methyleugenol)、榄香脂素(Elemicin)。此外,还含有齐墩果酸(Oleanolicacid)及脂肪油25%~35%,脂肪油含三豆蔻酸甘油酯(TritetradecanoinMyristin)、三肉豆蔻精(Trimyristin)以及少量的油酸甘油酯(Olein)等成分。“肉豆蔻”富有油质,其馨香甜热的风味固然吸引人,但其脂肪油的渗透性,才是这种香料的灵魂所在。因为其脂肪油极容易渗到食品深处,让食品无论由外到里都赋上香味。更主要是脂肪油在渗透之际,亦附带其他香料的香味到食品深处。这就是人们明知它有毒性亦要坚持使用的原因。事实上,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有毒性的“肉豆蔻醚”亦非一无是处。我们知道,“肉豆蔻醚”用量大时不仅让低等动物马上死亡,亦会让人类的生命构成危险。但是,我们也知道,如果用量适当的话,“肉豆蔻醚”不仅不会危害生命,反而令中枢神经扩张,令疲劳尽减。这就是清代河南一带视“肉豆蔻”为神秘香料的主要原因,并将之构成的香料组合视为“秘方”。当然,“肉豆蔻”并不神秘,亦非秘方。只要弄懂背后的玄机,一切就豁然开朗。“肉豆蔻”带有桉叶和樟脑般气味,深受东西方烹饪界的重视,尤其是西餐,面包(麪包)、蛋糕、饼干、朱古力(巧克力)、雪糕(冰淇淋)、香肠、饮料、糖果、肉馅,甚至蔬菜调味料都有它的身影。作为香料的“肉豆蔻”,分有Nutmeg(肉果)和Mace(蔻衣)两种,前者香味稳实,东方国家较喜欢,后者香味飘逸,并带有水果般香酯,西方国家较喜欢。这种香料与某些特定的香料不同,某些特定的香料会受到烹饪方法的限制,如“八角”(大茴香)适合“水烹法”却不适合“汽烹法”,如“孜然”适合“油烹法”却不适合“气烹法”。而“肉豆蔻”则几乎迎合所有的烹饪法,“水烹法”“油烹法”“气烹法”“汽烹法”都能发挥令人满意的神效。全文完
【GSFAI BANK FINANCING】尊享直接对接老板
电话+V: 152079-09430
专注于为电商运营推广配套流程服务方案。为企业及个人客户提供了高性价比的运营方案,解决小微企业和个人创业难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