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https://www.toutiao.com/trending/7330614550150496275/?rank=10
高铁因为超载停运揭开了高铁运力的“画皮”。
很多人以为高铁速度快车次多,运力自然提高了。但是现在两个事实说明了,高铁并不能给运力带来显著提高。
第一个事实是:这几年每逢节假日,高铁一票难求,旅客需要候补车票,旅客又需要通过第三方购票渠道加价买票,似乎又回到了十几年前的绿皮车年代。
第二个事实是:高铁一样存在超载,一样会因为超载而疏解旅客,一样会因为超载而停运,这和绿皮车年代并无本质区别。
高铁发展的最初几年,很多人感觉火车票好买了,节假日不用抢票了,不用通过第三方加钱买票了,所以对高铁大加称赞。这其实是一个错觉。大多数人不了解的事实是:高铁发展后之所以给人感觉票好买了其实是因为总车次多了:普速车加高铁车总数多了。
但高铁的发展是跨越式的,债务也是跨越式的,高铁发展是以铁路公司大量贷款为代价来发展的,铁路公司总贷款已经有几万亿每年利息几百亿。
这就带来个问题,高铁怎么收回成本?要知道铁路客运一直是赔本的,普速车年代没有那么夸张而已,到了高铁时代这个成本就远远高到铁路无法忽视的地步了。
到了这个地步,如果你是铁路负责人会怎么做?
大多数人自然会想到把普速车停了,把大多数乘客赶到高铁上去,再提高高铁票价。铁路公司也确实是这么做的。
高铁发展的这十年,也是普速车慢慢停运的十年,于是旅客感觉高铁车票从开始随走随买到一票难求。很多热门线路例如京沪线,京广线。大量普速车被停运,好点的会换一部分动车,差的连动车都没有。结果就导致铁路运力在发展高铁十多年后再次变得紧张。这也是铁路部门搞的饥饿营销策略,你不买高价票,你就没办法回家。
由于高铁天量的贷款,可以预见两个事实:普速车在将来还会进一步减少,高铁票价还会一涨再涨,节假日高铁票依然会一票难求甚至半票难求。
房地产超速发展已经让中国经济和中国人背上了沉重负担,希望高铁发展变得清醒和理智一点,不要再走房地产的老路。中国还是发展中的人口大国,中国需要的是大量普速铁路和适当高铁而不是全面高铁。
超前一步是先知,超前十步是先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