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尿裤包覆折叠机》
现在国家全面开放了二胎政策,现在也有很多家庭想要二宝,所以母婴行业的需求也非常的大,特别是纸尿裤是很多家长都必备的一种婴幼儿用品。那么,纸尿裤有几种类型?如果您想知道关于这方面的东西就一起接着看吧!
纸尿裤有几种类型
1、尿布型纸尿裤。
所谓尿布型纸尿裤,就是形状和以往传统的尿布没有差别。尿布型纸尿裤适合刚出生几个月的宝宝,因为宝宝还不会动或者很少动,因此尿布型纸尿裤就很适用,而且不用全方位包覆,让宝宝可以适应纸尿裤。
2、内裤型纸尿裤。
内裤型纸尿裤就是纸尿裤做成了贴近体型的内裤形状。内裤型纸尿裤就非常适合可以走动的宝宝。内裤型纸尿裤的固定性更强,宝宝走动也不会掉下来。其次,不会让宝宝的体型特别是退步变形。
3、保养型纸尿裤。
保养型纸尿裤,是现在较为新潮的一种纸尿裤。纸尿裤虽然可以吸收尿液,但是夏天使用纸尿裤难免会让宝宝觉得闷不透气,进而影响到宝宝的肌肤。而保养型的纸尿裤里面含有维生素E,可以起到保护宝宝肌肤的作用,用起来更为亲肤。
家长们可以根据不同阶段来进行选择。现在纸尿裤的品牌众多,家长们在选购纸尿裤的时候注意购买渠道的正规即可。
4、腰贴形纸尿裤的两边有搭带或腰贴,设计得比较立体,可以将宝宝的屁股包起来。市场上的纸尿裤大部分都是腰贴形。
夏季宝宝用什么纸尿裤
1.夏天,宝宝喝进去的水会增加。宝宝新陈代谢加快,那么,尿量就容易增多。宝宝的尿量增多,需要选择吸收快的纸尿裤,这样尿液就可以迅速的被吸收掉,减少屁股与尿液的接触,可以避免宝宝出现红屁股。同时选择纸尿裤的时候,最好是选择干干爽网面的,这样可以保证尿液不会出现浑身,能够让宝宝时刻保持舒适感干爽。
2.应该选择透气性强,不闷热的纸尿裤。夏天天气热,如果给宝宝穿上纸尿裤,那么宝宝容易出现闷热的感觉,但是有的纸尿裤设计的就是防止闷热的,呼吸性强,可以让宝宝穿着更加舒适。高质量的纸尿裤应该是无纺布的,更加透气舒适。宝宝使用这样的纸尿裤,尿了之后屁股也是干干的。纸尿裤上有很多透气的小孔,可以防止闷热。
3.选择更加贴身的纸尿裤。夏天的时候,宝宝的活动量会很大,这样宝宝就需要贴身的纸尿裤,不能太过于肥大,不能太过于紧,不然宝宝会很不舒适。
一次性纸尿裤还能用于建房,你敢住吗?|一周科技
5.20知识分子
TheIntellectual
跟踪前沿进展,掌握最新动态
一手掌握一周重大科技新闻
撰文|姚湧小学森庐州月
责编|既来知
● ● ●
1
一次性纸尿裤还能用于建房?
图片来源:pixabay
近年来,一些国家通过建设低成本房屋来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住房需求。如何获得符合标准的建筑材料是摆在政府面前的一大难题。日本北九州市立大学环境工程学院SiswantiZuraida团队就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研究如何对生活废弃物,尤其是对不可降解废物进行回收利用,使其发挥更大的生态效益。最近,该团队依据印度尼西亚政府的住房建筑材料标准,将回收的一次性尿不湿进行了一系列处理,并尝试用于建造房屋。实验结果表明,用作建筑复合材料的一次性纸尿裤垃圾可最大承载10%的结构构件和40%的非结构和建筑组件。该研究还发现,按照印尼低成本房屋建设标准,建设36平方米的房屋共需建筑材料22.79立方米,一次性纸尿裤可占其中的1.73立方米。
?文章链接:
https://doi.org/10.1038/s41598-023-32981-y
2
空气污染影响肺功能,也许一天就够了
图片来源:pixabay.com
长期暴露于空气污染环境对健康的影响不言而喻。最近,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呼吸科DongniHou团队发现,短期(每天)空气污染物暴露同样和成年人肺功能下降存在关联。该研究共收集到4764名上海居民的健康数据,研究人员通过统计方法将上海市的空气质量换算为每日水平。通过分析,研究人员发现,志愿者的肺功能下降和每日PM2.5、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等空气污染物暴露存在关联。需要注意的是,空气污染物对大气道、中气道和小气道的通气功能均有影响,但污染物和小气道通气下降的相关性在男性更加明显。研究人员还发现,PM2.5、PM10、二氧化氮、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等五种空气污染物和志愿者血液中性粒细胞数量下降存在关联。该研究提示,短期高剂量空气污染物暴露同样对人体肺功能有明显的负面影响。
?文章链接:
https://doi.org/10.1038/s41370-023-00550-0
3
可实时监测食品变质的微型传感器
图片来源:pixabay
食物变质会导致浪费和食源性疾病的发生。然而,食品供应链工作人员或消费者一般不会定期通过标准的实验室手段来确定食物是否开始腐败变质(主要是挥发性生物胺的生成)。最近,土耳其科奇大学机械工程系LeventBeker团队开发出一种两厘米见方的微型传感器,可通过与智能手机连接进行食物品质分析。研究人员将无线传感器嵌入到包装好的鸡肉和牛肉中,在不同的储存条件下,使用传感器从肉类样本中连续读取的数据监测肉品变质情况。结果显示,室温储存食品中的传感器在第三天的响应值就发生了近700%的变化,但储存在冰箱中的样本导致传感器输出值的变化并不明显。这种低成本的微型无线传感器可以集成到包装食品中,帮助消费者和供应商根据需要检测富含蛋白质的食品的变质情况,从而防止食物浪费和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文章链接:
https://doi.org/10.1038/s43016-023-00750-9
4
用细菌杀死肿瘤细胞
图片来源:pixabay.com
对细菌进行生物工程改造用于高效清除肿瘤细胞是一种新兴而独特的癌症治疗方法。最近,深圳大学医学院LiFu联合香港NewPortal公司YeJin设计出一种寿命较短(进入体内后不久便被清除)的可表达铜绿假单胞菌外溶素A(exolysinA,ExlA)的细菌mp105。小鼠实验表明,mp105能通过直接溶瘤、消耗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和激发CD4+T细胞免疫来对抗癌症,静脉注射也很安全。进一步地,LiFu和YeJin设计了另一种名为m6001的葡萄糖感应细菌,能选择性地定植于实体瘤。当向肿瘤内注射时,m6001比mp105具有更强的肿瘤清除能力。研究人员认为,这种增强效果主要得益于m6001在肿瘤内部的增殖能力。静脉注射mp105和瘤内注射m6001联合策略则能进一步提升癌症治疗效果。虽然只是动物实验,该研究还是为工程菌治疗肿瘤带来了希望。
?文章链接:
https://doi.org/10.1016/j.xcrm.2023.101043
5
如何监测动物大脑中药物浓度?
图片来源:pixabay.com
药物在脑组织中发挥作用需要进行严格的浓度控制。因此,精确监测药物在大脑中的浓度显得非常重要。最近,美国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心理与脑科学系TodE.Kippin团队研发出一种基于电化学适体的传感器,可对自由活动的大鼠大脑中药物浓度进行高时空分辨率监测。使用这种传感器,研究人员可将大鼠大脑中普鲁卡因的检测浓度极限降到4微摩尔,时间上达到10秒级别,进而确定药物的药代动力学和浓度-动物行为关系。将该监测系统与闭环反馈控制药物递送系统联合,研究人员能使大鼠颅内普鲁卡因水平恒定时间长达1.5小时。在未来,这种传感器不仅可用于高精确度的神经药理学基础研究,还能在个体水平研究药物浓度和神经相应的关系。
?文章链接:
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adv.adg3254
6
农业生产还能影响鸟类种群
图片来源:pixabay.com
数据显示,欧洲地区鸟类的数量在近几十年来一直下降。最近,法国蒙彼利埃进化科学研究所VincentDevictor团队系统研究了过去几十年来在28个欧洲国家的20000多个监测点的170种常见鸟类的种群时间序列与4种人为活动(农业集约化、森林覆盖率的变化、城市化和温度变化)之间的直接关系。结果显示,农业集约化,特别是杀虫剂和化肥的使用,是大多数鸟类数量下降的主要诱因,尤其是对以小虫子等无脊椎动物为食物的鸟类。从其他因素来讲,森林覆盖对鸟类种群动态有积极影响,而不断增长的城市化对鸟类种群动态具有负面影响。该研究从大空间尺度揭示了人类活动对鸟类生态的影响。作者认为,如果想要鸟类种群得以恢复,欧洲国家迫切需要改变生活方式。
?文章链接:
https://www.pnas.org/doi/10.1073/pnas.2216573120
制版丨李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