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343127656680014377/
原创2024-03-0614:05·南方+客户端头晕恶心、行走不稳、视物重影、排尿不畅……两年间,55岁家住广东的郭先生因脑积水接受治疗,辗转多家医院,但疗效都不尽人意。
近日,在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简称“南医三院”),他终于找到病因——15年前的“吞蛇胆疗法”,让他脊髓内长出一团寄生虫,与神经“像口香糖一样黏在一起”。接受手术治疗后,郭先生已能下地行走,正在逐步康复。
因“上火生疮”,他多次生吞蛇胆
2月,郭先生自觉病情进展加快,来到南医三院终身教授金大地的门诊就诊。金大地将其收住院并交给脊柱外科一科副主任医师黄敏军负责诊疗。
黄敏军对郭先生进行全身检查并询问生活史时,问出了一件往事——其年轻时因为“易上火、长热气、头面部生疮”,企图通过民间偏方“治病”,在15年前曾多次生吞蛇胆、饮蛇胆酒。
完善胸椎核磁共振检查结果发现,郭先生的脊髓里面有一大团奇怪的占位性病变。
“这段脊髓里是控制下肢行走和大小便的重要神经中枢。”黄敏军分析,郭先生的怪病可能与15年前生吞蛇胆、饮蛇胆酒的行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查阅大量文献后,黄敏军推断其很可能患上罕见的“脊髓内寄生虫感染”。
金大地主持了全院疑难病例讨论,邀请来自神经外科、感染科、医学影像科、病理科等的多学科专家,经过了近3小时的讨论分析,专家们达成了统一意见:诊断考虑为“脊髓内寄生虫感染”;病变已经严重侵犯脊髓,造成神经压迫和侵蚀,如不及时手术,患者很快便会瘫痪、大小便失禁;手术风险极高,但通过手术捉出“寄生虫”对于明确诊断和后续治疗至关重要。
经过沟通,患者和家属充分知情并理解手术风险。2月底,在金大地指导下,黄敏军与神经外主任科彭玉平共同为郭先生实施了手术。
基因测序确认为裂头蚴感染
“病灶与脊髓和神经紧紧黏在一起,就像口香糖黏在头发里面一样。”黄敏军回忆,术中虽然没看到活的寄生虫,但寄生虫残存的病灶非常广泛,蛛网膜炎性改变明显增厚,且病灶血供丰富,完整切除难度大、风险高。
经过显微镜下近4小时的仔细分离,大部分病灶被顺利切除。
对切除标本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后,结果证实这是“曼氏迭宫绦虫”感染,但进一步病理切片提示病灶内可能还残留未被完全杀死的虫体。
为了防止寄生虫死灰复燃,郭先生在近期还需要再次接受驱虫治疗。如今,他已经下地行走,正在进行神经功能康复。
黄敏军介绍,曼氏迭宫绦虫的成虫对人的致病力较弱,但是其幼虫“裂头蚴”却对人体有很大的危害性。裂头蚴侵入人体组织后,可在各器官组织中移行、寄生和缓慢生长,可存活长达数十年。
根据临床表现及感染部位,裂头蚴感染可分为皮下裂头蚴病、眼裂头蚴病、口腔颌面部裂头蚴病、脑裂头蚴病、内脏裂头蚴病。郭先生患上的是罕见的脑脊髓裂头蚴病,临床表现以癫痫发作最为多见,其次是颅内高压症状,严重时会导致昏迷、视物模糊,甚至瘫痪、突发死亡。
黄敏军提醒,预防裂头蚴感染重在提高科学认识,要注意不用蛙肉外贴伤口,不饮生水,不吃生的、未煮熟的肉类,切生、熟肉的刀和菜板要分开。
南方+记者钟哲
通讯员游华玲
【作者】钟哲
广东健康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