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台地铺石还是火烧板
在考虑露台地铺石还是火烧板时,我们需要考虑以下几个重点:
1.耐久性:地铺石和火烧板都是非常耐用的材料,但是它们的耐久性可能会因为材料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地铺石通常由天然石材制成,如花岗岩或石灰石,这些材料都非常坚硬,能够抵抗日常使用的磨损。火烧板则是通过高温燃烧的方式制成的,这种处理方式使得它们具有很高的耐磨性和抗压强度。
2.安装和维护:地铺石和火烧板的安装都需要专业的技术和工具。然而,一旦安装完成,这两种材料的维护都相对简单。地铺石可能需要定期清洁以防止污垢和藻类的积累,而火烧板则需要防止水渍和油污的渗透。
3.美观性:地铺石和火烧板都有各种各样的颜色和纹理,可以满足不同的设计需求。地铺石的自然纹理和色彩可以增加室外空间的自然美感,而火烧板的均匀色彩和纹理则可以创造出一种现代和简洁的感觉。
4.成本:地铺石和火烧板的成本都会受到材料、尺寸和安装复杂性的影响。通常来说,地铺石的成本可能会更高一些,因为它需要更多的加工和运输。然而,如果考虑到长期的耐用性和低维护成本,这两种材料都可以视为是物有所值的投资。
豪宅里的露台,都是什么样子的?
中国人对于自然的迷恋,似乎刻在基因里,一代一代被流传下来。为了最大程度的与自然共融,古人甚至发明了“卧游”,就是将山水园林、自然景观画在屏风上,入睡的时候仿佛就能畅游山水之间。
而到了现代社会,居住于城市中的人们,对自然最稀缺的占有,大概就是院子和露台了。端楼每次去踩盘、特别是参观样板间时,也是对院子和露台格外关注。
但今天端楼只分享各式露台,因为与院子相比较,露台能够延伸出更多的生活场景,更能体现屋主的审美趣味。
说起露台,第一印象自然的上叠的超大露台。对于它的改造,进可文艺,退可居家,选择非常多,最常见莫过于花草环绕的“屋顶花园”。
有一段时间,阳光房也十分流行,就是在屋顶花园的基础上,多了一个室内空间,折叠玻璃门窗、或者撑一把大大的遮阳伞,可以喝茶品茗,舒适度更强。
再给家里添一盏“月亮灯”,让孩子把月亮拥进怀里,不美吗?
换一个思路,近两年“露营风”格外流行,扎一顶帐篷,拉一组氛围灯,晚上看着繁星点点,是不是就是李白诗中所说的:“月上九门开,星河绕露台”?
其实上叠露台的改造,最大的优势就在于有“天”这个超强大的背景。用好了它,怎么设计都会出彩。
不过,在大平层当道的现在,对于大平层露台的改造,可能更能满足大多数高净值人群的需求。
端楼认为,大平层露台与上叠露台的不同,在于上叠露台的使用场景相对独立,而大平层的露台与室内相连,景观与功能空间相结合,更加贴近生活与社交场景。

所以,露台之于大平层,是从LDK(客餐厨)到LDKG(Garden)的进化,在改造时,可以充分考露台与起居空间的场景融合。
当然,最重要的,是大平层与之俱来的优势——视野,这是在改造露台时最需要突出的点。比如汤臣一品的弧形露台,为了俯瞰黄浦江,有的家庭只在露台摆几把椅子。
很多为了突出视野的露台都会这样设置,无他,眼前的美景就是最珍贵的。
像是这样简简单单,什么都不做,就已经足够。
说回到LDKG,大平层的露台是家与自然链接的枢纽,像前文所说的,可以打造一个“空中花园”,开门那刻就可以享受到四溢的花香。
或者,露台也可以是“第二客厅”,与起居室、餐厅融为一体,像是端楼在之前写过的巨幕iMax大平层中提及的招商央玺,它的23.5米、60㎡的巨幕露台,除了无敌的视野和采光外,可以依次容纳多个场景:早上浇花、下午饮茶、晚间摆上沙发茶几,就是全家人的露天宽厅,这就是LDKG的意义。
你见过24米的大露台吗?只有真正见识过,才知道什么叫“精彩永不落幕”。
一方面,超大露台可以最大程度的占有室外绝佳的自然景观,拥有绝佳视野,另一方面,是拥有了一个自由流动的起居空间,最大化实现了室内与周边自然景观的交融与平衡;
总之,是追究极致的美景和室内空间的完美融合。
如此大的露台,相当于增加了一个“多功能厅”,因为空间足够大,可以容纳更多:小花园自是不用多提,可以支一个画架,随手描绘出你近在眼前的合家欢乐,抑或是远处的江岸风光;可以放上跑步机、瑜伽垫之类的健身器材,设计一个家庭阳光健身房;再给孩子搭上一顶帐篷,放上天文望远镜,这里还可以是私家的观星基地……
更重要的是,如此多的场景,可以同时实现。作为室内与室外的交汇点,它是进可拥抱人间烟火,退能放松身心的“第三空间”
写在最后
空中花园、屋顶绿树的露台,为钢筋水泥林立的城市注入一丝活力和暖意,在全世界设计者天马行空的想象下,露台成为郁郁葱葱、百花齐放的天空之城。
端楼想了几个关键词给露台下一个注脚:精致感、松弛感、颜值即正义。我们如此热爱露台,大概因为,它代表了真正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