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详细
产品详细当前位置:产品详细

基础医学pbl教学

一、PBL项目教学法

聆听南科大第二实验学校钟文妙老师的《基于在线合作的项目式学习》,PBL项目教学法,对这个新名词感到耳目一新。

PBL项目教学法,是一套设计学习情境的教学方法;是指问题式学习或者项目式学习的教学方法,最早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医学教育,PBL教学法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是基于现实世界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是在教师的引导下,“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基础”,通过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学生围绕问题独立收集资料,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教学模式。与传统的以学科为基础的教学法有很大不同,PBL强调以学生的主动学习为主,而不是传统教学中的以教师讲授为主。

项目化教学法六个步骤

项目教学法包括:

①、情景导入,明确任务;

②、收集资料,制定方案;

③、自主协作,具体实施;

④、点拨引导,过程检查;

⑤、展示成果,修正完善;

⑥、评估检测,拓展升华。

其中对于钟老师说的支架式教学印象最深刻,是的,当学生对于学习过程中大差一步无法进行下去的时候,我们及时的给他们打个梯子,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孩子们不但完成了任务,而且印象还特深刻。

二、如何理解项目学习pbl

PBL是一套设计学习情境的完整方法。

1、PBL是Problem-BasedLearning的简称,也称作问题式学习,最早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医学教育。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运用在临床医学中是以病例为先导,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导向的启发式教育,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教学目标。

2、PBL学习的核心是通过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去优化传统教育中的被动学习模式,激发出学生的创造力和潜能,让学生从被动学习者转变为主动学习。1969年由美国的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在加拿大的麦克马斯特大学首创,现已成为国际上较流行的一种教学方法。以此类教学法出名的包括荷兰顶级大学马斯特里赫特大学等世界著名院校。

3、PBL教学法的精髓在于发挥问题对学习过程的指导作用,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PBL教学法与案例分析有一个很大的不同点是PBL是以问题为学习的起点,案例分析是教师先讲解教材,在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前提下,然后做案例分析。

PBL的特征

1、从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开始学习,这个问题被称为驱动问题。学生在一个真实的情境中对驱动问题展开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类似学科专家的研究过程。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学习及应用学科思想。

2、教师、学生、社区成员参加协作性的活动,一同寻找问题解决的方法,与专家解决问题时所处的社会情境类似。学习技术给学生提供了脚手架,帮助学生在活动的参与过程中提升能力。

基础医学面面观:一不能做医生,二不能给人看病

提起医学专业,绝大多数人脑海中马上就会蹦出两个词,一是“医生”,二是“看病”。可是令很多人意外的是,医学类专业中真的有既不能做医生,也不能看病的专业,基础医学专业就是其中之一。

基础医学专业,名称中带着“基础”二字,这两个字透露出的是“理论”和“研究”这两重关键意思。人体是由各种各样的“部件”组合而成的,其复杂的运行规律、多变的协作方法,决定了对人类疾病的研究难度非常之高。基础医学专业研究的就是人体的构造和机理、疾病的性质和防治。

PBL项目教学法(如何理解项目学习pbl)

如果说临床医学专业的研究对象是疾病本身和患有疾病的人,那么基础医学专业的研究对象就是疾病本身和没有疾病的人。如果说临床医学专业主要培养在医院工作的医生,那么基础医学专业主要培养在高校、研究所、医院工作的科研工作者或教师。

与临床医学专业一样,基础医学专业的本科学制也是五年,比绝大多数大学本科专业都要长一年。某些综合水平较高的大学,开设有八年制的基础医学专业,前五年学完并正常毕业可以拿到学士学位,全部八年学完并正常毕业可以拿到博士学位。

基础医学专业本科阶段的课程基本分为三类:通识课、专业课、延伸课。所谓的“通识课”,基本都安排在本科一年级,比如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化学、英语、思想政治、计算机基础等等。

所谓的“专业课”,基本都安排在大二及大二之后,这些课程比“通识课”更能体现出医学特色,包括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细胞生物学、生理学、神经生理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医学遗传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病理学、药理学、寄生虫学、预防医学、流行病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等等。

“延伸课”伴随在“专业课”左右,看上去医学意味没有那么浓,却为“专业课”提供了有力的方法和工具,这一类课程有仪器分析、生物物理、科研思维等等。

基础医学的课程虽不像临床医学那么“卷”,但这个专业开设的课程也足够“丰富”,比绝大多数大学专业更配得上“学富五车”这四个字。

三、较短比长

与基础医学专业相近的专业,有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临床医学比基础医学更贴近临床、更贴近病患、更多地与人打交道。预防医学研究健康的人类如何能不被疾病所困扰,更像是“未雨绸缪”。

目前,在全国各大医学院校和综合类大学的医学院中,临床医学的招生分数一般是三个专业中最高的。一场疫情袭来,众多高校扩大或者新增预防医学的招生,不少有志服务国家和人民的学子选择了这个专业。相比之下,基础医学专业似乎有些不温不火。

但别忘了,在2022年各大名校的强基计划招生之中,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四川大学这六所985、双一流高校都招收基础医学专业,却没有任何一所大学招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专业。由此可以看出,基础医学是三个专业中,最贴近“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基础学科”之定义的。

四、学以致用

基础医学学科的“理论”和“研究”两大特色,决定了这个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很难找到对口的优质工作岗位。

博士毕业,你可以通过到大学或者科研院所去做博士后工作,进一步寻找教职;你可以进入医院挑战研究岗位,用学术成果作为自己的“工作业绩”。这两种就业途径绝非一帆风顺,名校背景和科研成果是你的“就业法宝”。

硕士毕业,你可以去证券或者基金公司做医药行业的研究工作;你可以去生物医药公司做研发工作。这两种就业途径对学历的要求没有那么高,却需要更多的“就业软实力”。

五、举棋不定

全国范围内开设基础医学专业的院校不少,很多学生在择校时会“举棋不定”。其实本科阶段的择校只需要参照四个维度。

第一个维度是高考分数,每所院校在每个省份的招生情况基本不会有太大波动,只要参考往年的录取数据,就能找到自己大概的位置。需要提醒的是,基础医学专业不会是院校招生分数最低的专业,所以这个专业的具体录取分数比院校录取分数更有参考价值。

第二个维度是所在地域,医学类专业比较讲究传承,本科阶段的选择,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你的深造方向和实习就业的地点。

第三个维度是学科评估,教育部的学科评估是相对权威的学科实力认证,排名越高通常越“值得信赖”。

第四个维度是院校特色,基础医学的细分领域非常多,不同院校的专长不一样。本着“以终为始”的理念,如果你有明确的细分领域兴趣,不妨在择校时选择一所在该领域话语权十足的高校。

六、查漏补缺

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报考基础医学专业,通常数理基础较好、有志于科学研究、对薪酬没有特别高要求的学生,比较容易一路深造,对口就业,而且就业满意度通常比较高。如果对不同的医学专业没有深入了解,通常在本科阶段选择临床医学专业是比较明智的。原因是本科读临床医学,可以在研究生阶段转入基础医学或者预防医学领域;但是本科读基础医学或者预防医学,你很难在研究生阶段转入临床医学。

咬文嚼字,基础医学着重理论研究;学富五车,五年本科学习内容不少;较短比长,强基计划培养重点人才;学以致用,本科毕业难寻对口工作;举棋不定,选择学校参考四个维度;查漏补缺,并非人人适合基础医学。

你是否看好基础医学专业?如果让你在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三个专业中选择一个,你会做出什么选择?评论区咱们唇枪舌剑聊一聊。

Copyright2025未知推广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