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详细
新闻当前位置:新闻详细

南京明孝陵神功圣德碑——阳山碑材的微型缩水版

转载: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6763045303810523651/

原创2019-11-2509:09·大湖文摘

南京明孝陵神功圣德碑亭位于明孝陵陵区的前部,俗称四方城,是陵区正门后的第一座主体建筑,是明清皇家陵寝中同类型建筑体量最大的一例。四面各开一券门、上盖黄琉璃瓦重檐歇山顶的碑亭,碑高8.78米,其实是阳山碑材的微型缩水版,而且只有阳山碑材的九分之一大小。

“永乐三年(1405)秋八月,皇帝因建碑孝陵,斫石于都城东北之阳山,得良材焉。”这是明建文二年(1400年)庚辰科状元胡广在《游阳山记》中的记载。“良材”是因为阳山山体是由石灰岩构成,石灰岩可以用来制作石碑,并且相对花岗岩易采。当然,花岗岩坚硬比石灰岩制作石碑更为理想,但南京地区无花岗岩。

据夏树芳《金陵风貌》解释:“唯独火石峰正处于一个小型盆状向斜的中心部位,四周的压力都集中到这里,相互抵消,岩层很少产生破裂,加之这里的石灰岩层厚,要开采大块完整的石料比较方便。”

永乐皇帝的“颂扬”工程就选择阳山向阳的山坡上,这里原为古采石场。此处距南京中山门17公里,山顶标高341米,取碑材处标高120-140米。

开工时间为永乐三年(1405)秋八月,永乐四年(1406)九月,胡广、解缙、金幼孜三学士兴高采烈地予以现场测验,解缙大人第一个爬上碑身,并“立久之”,望着已成雏型的巨大碑材,手舞足蹈一阵,陷入片刻的沉思。碑材开采至目前大体成型,历时仅用13个月。怎么一锤一凿开采的,半座山被破肚开肠,消耗了多少人力物力财力!这恐怕不是的这群人所要想的。站在大石碑上的解缙,与同往的胡广、金幼孜,三人内心世界该是什么样的感想和期待!无人知晓。

阳山,扒皮去骨,留下“神功圣德碑”的赤裸雏形。在这“天下第一碑材”刀切斧劈的阴影里,凝结了多少人的血、泪和生命,该有多么的惨烈!据说,当时为了开采这块阳山碑材,整个工程涉及采石、开路等工序,明成祖朱棣动用了将近10万名工人,其中,因此而丧命的人,多达三千余人。最后这一“颂扬”工程却不了了之,无厘头的搁置下来,成为现今世界吉尼斯纪录——“世界最大的碑材”。

当年采石的主战场就在阳山上,山脚下草棚数百余间,每排6-12间,每间面积不大,可容6-8人。草棚呈阶梯状依山而建。占地三四十亩,容纳工人少则千余,多则三四千人。草棚区入门百步有井一方,小石池二座,出门百步许有井一方。这就是负责开采神功圣德碑碑材的工人居住生活用水的主要设施。当时的规模之大,可想而知。目前,两口水井遗址尚存,而且保存完好。两口井至今保持旺盛的出水量,每口井日出水量约30吨,足够3000人的饮用。

大石碑又是怎么开采的呢!三座石碑的工作面约300米,其他方面的工作面约为600米,可同时工作的工约为600人。任务繁重的是搬运和杂工,都在800人左右。还有辅助工人如铁匠、木匠、炊事、管理和勤杂人员,主采石工地用人规模应在2000-3000人,不停地忙碌在这片山坡上。

如何考核计量这些工人的工作量呢!据2011年版《汤山志》载:传说每个工匠每天必须完成三斗三升石屑,傍晚时必须如数缴足。完不成者死。负责监工者全是太监。太监,变态的身体自然有变态的阴暗心理。死亡在这里成了家常便饭。这里坟头村的来历,就与这些累死病死的工匠有关。人死了就埋在这里,大片的坟头,而后就成为了这村的名字,一直沿用至今。

工地对面山坡上有几棵大松树,枝叶繁茂,主管太监坐在树荫下,监督整个工地。夏天,撑着阳伞,手摇蒲扇,到工地各处巡视。那些小太监则分段包片监视。因皇命迫切,这些太监对工人毫不留情,心狠手辣,动辄打人致死,不知有多少冤魂死于太监之手。

工役们住在草棚,地势低湿,又脏又乱。夏日蚊叮虫咬,极易染病。加上粗菜淡饭,陈粮杂谷,营养不良,很多人被折磨得骨瘦如柴,一命呜呼。还有越山逃跑的,逮回后立即处死;起哄闹的,格杀勿论。在一年多的劳役中,死人无数。这些死者,用稻草或芦席裹尸,抛在山下的土坑中,加土掩埋。久而久之,漫山遍野坟头,坟头就成了此地的代名词。

永乐皇帝“颂扬”工程,一块大石头,多少无辜人的生命永远地留在了这里。当胡广、解晋和金幼孜三学士测验完毕后,各自的内心里恐怕还是停留在“颂扬”二字上,别的又能想些什么!就是浮想联翩又有何用!

阳山碑材,令三学士万万没想到的,这次巡视过后,随着他们屁颠颠前去向皇帝报喜的背影离去,随后而来的是“颂扬”工程戛然而止,大明王朝的原版“神功圣德碑”,永远地定格在阳山向阳的山坡上,这阳刚而巨大碑材,仿佛在无声嘲笑,明孝陵四方城中那块养尊处的“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文/蔡驷读历史图/源于网络)

参考:《汤山志》

Copyright2025未知推广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