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347960796686811674/
2024-03-1914:40·掌上春城“315”当天,央广网曝光了淀粉肠用鸡骨泥代替鸡肉、以次充好、脂肪含量越来越高等乱象。报道称,淀粉肠配料有肉但很少,都是用的鸡肉和鸡骨泥,用鸭肉更便宜,大部分都是淀粉。一夜之间,这个曾经火遍全国的网红亲民小吃被列入了消费者的黑名单。
也因此,#淀粉肠塌房##淀粉肠塌房不该被大家轻易原谅##鸡骨泥#等多个话题在热搜榜持续发酵,不少消费者直呼“再也不敢吃了”。现实中,也出现了“老人出摊卖淀粉肠无人问津,最后自己默默把淀粉肠吃了”的事情。
对于消费者而言,其实不分什么淀粉肠、火腿肠,总之吃起来味道差不多,价格也没什么区别。但现在我们已经知道,火腿肠是有“国标”的,有“国标”就意味着从生产到销售再到监管都有一套相应的制度体系,最终也意味着食品安全有保障。反之,淀粉肠是没有统一的生产标准的,于是就出现了淀粉肠用鸡骨泥代替鸡肉、以次充好、脂肪含量越来越高等乱象,最关键的问题是我们已经吃了好久、吃了好多了呀。
相信很少有人没吃过淀粉肠,它太常见了,不管是街边的小摊还是各大景点的摊贩,都有卖淀粉肠的,笔者有时自己会买着吃,有时也会给小孩买着吃。结果,今天突然告诉我们,淀粉肠存在用鸡骨泥代替鸡肉的问题,而鸡骨泥吃了不消化、没有什么样营养,有商家甚至直言“不建议人吃”,这就像自以为是吃了多年美味,事实却是吃了多年苍蝇一样,让人恶心、无语以及气愤。
问题被曝光之后,淀粉肠一夜“塌房”是一种正常现象,只是可怜了以此谋生的正规摊贩、商家,他们也是受害者。就好比新闻中卖淀粉肠的那位老人,她也是正常出摊,正规渠道买的淀粉肠来卖,然而一夜之间就没有了生意,她可能都不知道怎么回事,最后为了不浪费只好自己默默吃掉,感觉非常辛酸。
此事给人的教训是:一款食品走红之后,相应的生产、销售、监管等制度体系一定要跟上,有关部门不能任其野蛮生长,不能后知后觉。这既是考虑到食品安全,保障每个人“舌尖上的安全”,也是为了这个产品能够持续健康发展,让销售这个产品的每一个环节的商家,都能合法合规合理的挣到钱。
要知道,即使不是今年央视“315”曝光出来淀粉肠的这个问题,这个问题也迟早会被曝光,因为它是一种客观存在,又是食品安全问题,终究会像现在一样,突然有一天平地一声惊雷,很可能把淀粉肠这个食品都给“炸”没了。
昆明日报评论员
责编:李冬雨
编审:吴晨萍
终审:周健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