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详细
产品详细当前位置:产品详细

淮南造纸厂历经几任厂长

《淮南造纸厂历经几任厂长》

张天荣幼时聪明,勤奋读书,念中学时就怀有以实业救国的壮志。毕业后,东渡日本攻读造纸专业。1919年在东京高等工业学校毕业,随即在日本富西制纸公司北海道造纸厂担任技师。
1921年,28岁的张天荣回国,先后在上海、杭州、江苏等地造纸厂担任工程师。
1932年,他写的造纸论文曾在上海《申报》增刊上陆续发表,深受专家们的赞赏。
1937年后,张天荣回到江西从事教学工作,先后担任江西省造纸专业学校教师、江西省工艺专科学校化工系主任。
1941年,负责江西建设银行训练班的教务工作。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张天荣在南昌市集资经营酒精厂、天工酱油厂,生产的飞机牌酱油质高味美,在全省享有盛誉。
1950年,张天荣受人民政府委派,筹建了江西省第一个造纸厂——赣西南人民造纸厂,并担任厂长兼总工程师。在人员、经费、设备不足的条件下,他深入生产第一线同技术员、工人同甘共苦,克服重重困难,只用了3年时间,就建成投产,受到赣南行署的表彰。
1952年,张天荣调到南昌,参与筹建江西造纸厂的工作,并担任该厂总工程师。他悉心研究,刻苦攻关,终于消除了纸张上的“沙眼”,使产品质量显著提高,受到省长邵式平的嘉奖。
1955年后,张天荣先后担任江西工业技术学校副校长、江西工学院化工系主任、江西轻工业学院副院长、江西轻化工业学校副校长等职。

一位造纸厂助工的“长跑”

原标题:西湖大学讲席教授柴继杰获2023未来科学大奖(引题)

一位造纸厂助工的“长跑”(主题)

浙江日报记者林晓晖通讯员沈是

8月16日上午,2023未来科学大奖名单揭晓。

西湖大学植物免疫学讲席教授柴继杰荣获三项大奖之一的“生命科学奖”。与他一同分享这个奖项的,是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周俭民,两人在植物免疫上的研究合作,跨度将近20年。

淮南造纸厂历经几任厂长(纸厂厂长年度总结)

未来科学大奖,是中国首个非官方、非营利的科学奖项,由科学家和企业家群体共同发起,有着“中国诺贝尔奖”的美称。颁奖词写道:“奖励他们为发现抗病小体并阐明其结构和在抗植物病虫害中的功能做出的开创性工作。”

35年前,柴继杰还是丹东鸭绿江造纸厂的一名助理工程师,6年前,他已经成为中国大陆首位获得“德国洪堡教席奖”的科学家。在外人眼里,柴继杰的科研道路有一丝传奇色彩,现如今拿下又一个大奖,让人对这位西湖大学新成员的好奇拉到了满格。

对科研而言,笃信和坚持比什么都重要

国际著名植物抗病专家李昕等人曾在《植物学报》上对柴继杰团队这项获奖研究发表专文评述,认为它“开启防御之门”,是植物免疫研究的里程碑事件。

仅2022年,柴继杰团队就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Cell、Nature、Science发表了6篇关于植物免疫的研究论文,这一系列成果在植物免疫和抗病研究中取得重大突破。“我们为此准备了近20年。”柴继杰说。

他把3D打印的抗病小体模型小心地收藏在办公室的玻璃柜里,为记者讲解的时候拿出来捧在手上,眼前这个黄色小花一样的物体,正蕴藏着破译植物免疫的密码。

对一个蛋白质而言,如何发挥作用和它的结构息息相关。作为一名杰出的结构生物学家,在微小的生命单位内,柴继杰通过解析蛋白分子结构洞悉生命发生发展的规律。“以结构作为一种手段来解决生物问题”,柴继杰说,这是他的导师施一公教授给结构生物学下的定义,也是他解决生物问题的一把利剑。

这20年里,柴继杰主攻的植物免疫大致分成两个层面。细胞膜上,由膜表面识别受体(PRRs)直接识别病原体,包括受体激酶和受体蛋白两种;细胞内,由核苷酸结合和富含亮氨酸重复序列受体(NLRs),识别病原体的效应因子,从而引发免疫效应。

2013年前后,柴继杰团队在PRRs领域的研究已经取得多项突破,而对于胞内NLRs抗病蛋白的研究,受限于当时各方面技术条件,他们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前夜”。

Copyright2025未知推广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