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正规公司业务中介服务——一周内搞定
电话微信: 152079-09430 ,欢迎咨询公司资本的增减案例有哪些(投资者属性)B7BB4470-D484-44f3-A19C-B236B1EB91B4,[办理公司注册|过户|企业贷],[法人贷年化3.6%额度最高1000万],[企业贷贷5%最高1000万],[大额垫资万9],[车抵GPS或不押车]
公司资本的增减案例
一、引言
在公司的运营过程中,资本的增减是不可避免的。本文将以某公司为例,分析公司资本增减的具体案例,包括资本增加的方式、原因以及资本减少的应对措施等。
二、资本增加案例
某公司为了扩大业务规模,提高市场竞争力,采取了多种方式增加资本。首先,公司通过发行新股,吸引了更多的投资者加入,从而增加了公司的注册资本。其次,公司还通过与其他公司合作,进行业务拓展,提高了公司的收益水平。这些资本增加措施,不仅增强了公司的实力,也为公司的长期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资本减少案例
然而,公司资本的增减并非总是正面的。某公司曾经因为经营不善,导致资本大量流失。为了应对这种情况,公司采取了多种措施。首先,公司进行了资产重组,优化了资产结构,降低了经营风险。其次,公司加强了财务管理,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从而减少了不必要的开支。这些措施的实施,有效地控制了公司资本的减少,为公司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四、总结
根据我们上面内容,小编觉得:公司资本的增减是公司运营中不可避免的问题。通过对公司资本增减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资本增加的原因和方式,以及资本减少的应对措施。这些经验教训对于我们了解公司运营状况,提高公司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在未来,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财务管理,优化资产结构,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以实现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公司减资后增资,能否免除股东减资不当的责任?
司法观点
如果公司减资不当,增资不能改变损害债权人利益的事实。而且,在股东增资到位之前,增资认购金额的实现是可以的,股东不得以增资为由免除不当减资的法律责任。
知识点
1、公司减资的法律程序有哪些?
2、公司减资不当的法律责任是什么?
3、减资后增资不当,为什么还要承担法律责任?
4、如何确定公司“已知或应知”的债权人?...详见下文
经典案例
自2006年以来,A公司对B公司负有共计660万元的债务,因为它已经与B公司签订了销售合同。之后A公司只支付了540万元,剩余债务未清偿。自2012年2月9日起,B公司三次未能向A公司发函催收余款,因此B公司于2014年7月3日向法院起诉,要求A公司支付剩余款项。B公司的债权经法院有效判决确认。2016年,B公司申请强制执行A公司。由于A公司没有财产可供执行,法院裁定终止执行。
2012年5月,A公司作出股东大会决议,主要内容为:公司注册资本由2500万元减至600万元;公司减资后,股东C公司认缴出资540万元,占90%,刘认缴出资60万元,占10%。2012年6月5日,A公司在新闻晨报上发布减资公告。2012年9月10日,工商行政管理局批准A公司变更注册资本。
2014年7月14日,A公司注册资本从600万元增加到2500万元,其中刘某认缴2250万元,实缴540万元,认缴日期为2019年7月7日;C公司认缴250万元,实缴60万元,认缴日期为2019年7月7日。
2017年,B公司以不当减资为由向法院起诉刘和C公司,要求刘和C公司对B公司未执行到位的债权承担补充赔偿责任。在审判中,刘、C和第三方A公司辩称,他们在减资时对B公司的债务不清楚,因此他们没有通知B公司,但他们已经公布了程序,A公司的减资行为是合法的。
法院认为
本案争议焦点如下:1、B公司是否为A公司减资时已知债权人;2、2012年9月10日A公司减资是否存在缺陷,刘、C公司是否应承担不当减资责任;3、A公司减资后认购增资的行为是否可以免除股东不当减资责任。
关于争议焦点1,B公司表示,其对A公司的债权形成于2009年11月,A公司在减资时知道B公司的债权。刘、C、A公司表示,在减资之前,B公司对A公司的诉讼之后,A公司在减资时对B公司的债务不清楚。
在这方面,法院认为债务人是否知道债务不是在诉讼的前提下。在这种情况下,根据有效的民事判决,B公司自2006年12月1日起与A公司签订了四份合同,同意A公司向B公司订购配电箱等产品。2009年5月12日,双方签署承诺书,A公司确认B公司仍欠7、853、485元,并承诺分期付款。虽然承诺书规定最后一笔付款约为2650元和766元,但在核对账户后需要付清。但从承诺书中记载的合同总额、已付款项和欠款金额来看,足以确定双方在业务往来期间已对账户进行了大致核算,在2009年11月30日的书面材料中,A公司经办人毛华明确确认未付款为6638元和767元。
由此可见,截至2009年11月30日书面对账材料形成之日,A公司仍欠B公司6、638、767元,但随后A公司仅支付540万元。可见,截至2012年9月减资之日,A公司对B公司的债务尚未全部履行。此外,自2012年2月9日起,B公司已向A公司发函要求欠款,随后,上述债权也得到了生效法律文件的确认。很明显,A公司在2012年9月实施减资时,知道B公司还没有履行债务。
关于争议焦点2,法院认为,中国《公司法》第177条规定:“当公司需要减少注册资本时,必须编制资产负债表和财产清单。公司应当自作出减少注册资本决议之日起十日内通知债权人,并在报纸上公布。债权人有权要求公司自收到通知之日起45日内偿还债务或提供相应的担保。根据上述规定,公司减资必须在法定期限内通知债权人,并在法定期限内公布。公告作为起草通知的一种方式,是对直接通知的补充,即对能够直接通知的债权人采取直接通知的方式。
在本案中,如前所述,A公司知道B公司负债,但只在报纸上发布减资公告,未通知已知债权人B公司,显然违反了《公司法》第一百七十七条的规定,因此2012年9月A公司的减资程序存在缺陷。作为a公司的股东,刘某和C公司仍然通过股东大会的决议减少公司的注册资本,并通过股东大会的决议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出具虚假的情况说明。主观上存在过错,客观上损害了a公司的偿债能力。因此,减少股东资本的行为构成对a公司债权的侵犯。此外,程序缺陷的减少本质上会导致与虚假投资或撤回投资相同的后果。减资股东应根据虚假投资或撤回投资时的股东责任,在减资范围内对公司债务承担补充责任。
关于争议焦点3,刘、C、A公司表示,A公司已以增资的形式恢复注册资本2500万元,股东不承担责任。在这方面,法院认为A公司在2012年9月因减资不当而损害B公司的债权,损害结果实际发生在减资期间。随后,虽然A公司通过认购将注册资本增加到减资前的金额,但认购期限为2019年7月7日,刘、C、A公司也明确表示未缴纳增资。此外,认缴资金的实现是可能的,因此B有权要求刘和C在实际履行增资义务之前承担不当的减资责任。因此,法院不采纳刘、C、A公司的上述意见。
因此,法院判决支持B公司要求刘、C公司承担不当减资责任的诉讼请求。
律师点评
上述典型案例涉及对公司减资合法性和法律责任的认定。我们将解释这一点:
1、公司减资的法定程序
公司减资是根据业务实际情况依法减少注册资本的行为。一般来说,公司减资主要是由于严重的损失,有些公司因资本过剩而减资。公司减资必须依法执行以下程序:
首先,公司减资必须经股东大会决议批准。公司减资是一个重大问题。有限公司必须经代表三分之二以上表决权的股东批准,股份公司必须经出席会议的股东持有的表决权三分之二以上批准。此外,股东大会的程序和表决程序应严格遵守法律规定,否则可能会影响股东大会决议的效力。
其次,公司应当依法编制资产负债表和财产清单,并履行通知和公告义务。公司已知债权人应当自减资决议之日起10日内通知;公司未知债权人应当自减资决议之日起30日内公告。需要注意的是,通知和公告义务应同时履行,而不是其中一项。公告的媒体应当根据潜在债权人的范围进行选择,尽量选择有影响力的省级媒体或者国家级媒体。如果公司债权人遍布全国,公司只选择市级媒体进行公告,法院可能会认定公告义务履行不当。
第三,公司债权人要求公司清偿债务或者提供相应的担保的,公司应当采取相应的措施。
最后,公司应当变更工商登记。减资完成后,公司应当及时变更工商登记。公司未依法办理变更登记的,由公司登记机关责令限期登记;逾期不登记的,有权处以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2、公司减资不当的法律责任是什么?
《公司法》没有明确规定公司不当减资的法律责任。在司法实践中,法院一般是指股东逃避出资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和其他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的法律责任。
首先,承担不当减资法律责任的主体应当是公司的股东。《公司法》第二十条规定了公司股东损害公司债权人的法律责任。在不当减资中,公司减资决议经股东大会批准,具体减资程序也由股东经营。因此,公司股东应当对减资决议和减资过程造成的法律后果负责。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的,股东也应当承担责任。
其次,公司股东应当对公司债务无法清偿的部分承担补充赔偿责任。《公司法》规定,未履行、全面履行出资义务、逃避出资的股东应当对公司债权人承担的法律责任——对公司债务无法清偿的部分承担补充赔偿责任。股东在公司减少不当时的责任也应参照本规定。
最后,赔偿范围为公司减资金额。公司股东应当在公司减资金额范围内对公司不能偿还的部分承担补充赔偿责任。若公司有多名股东,各股东应按股东认购比例确定赔偿金额。例如,在这种情况下,刘和C公司的认购比例分别为10%和90%。最后,法院判决刘对1900万元不当减资的10%,即190万元承担补充赔偿责任。
公司除民事赔偿责任外,还应当承担不当减资的行政责任。公司减资时不依法通知或者公告债权人的,公司登记机关有权责令改正,并处以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3、减资后增资不当,为什么还要承担法律责任?
法律规定不当减资的法律责任是确保公司资本充足,从而达到保护公司债权人的目的。公司减资不当后,将增资恢复到原注册资本状态。从表面上看,此举似乎纠正了以前的错误,保护了公司债权人的利益。但根据深入分析,此举偏离了法律规定,公司股东无权要求免除不当减资的法律责任。原因如下:
首先,减资不当的损害已经实际发生。减资不当的赔偿责任实际上是一种侵权责任。一旦符合侵权责任要求,就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即使公司在减资不当后采取了“补救措施”
其次,增资并不意味着认缴出资到位。从表面上看,公司的注册资本在增资后又回到了原来的状态,但实际上注册资本很难反映公司的实际资产状况。认购制实施后,股东认购期限届满前,难以强制股东提前出资。因此,认购资本的实现是或自然的,这使得公司债权人的利益难以得到保障。本案中,刘某和C公司增资后的认购期为2019年7月7日,刘某和C公司均确认未实际缴纳增资。因此,法院认定刘某和C公司仍对不当减资承担赔偿责任。
公司治理建议
1、如何确定公司“已知或应知”的债权人?
上述公司必须同时履行通知和公告义务。公司履行公告义务不能免除已知或应知债权人的通知义务。因此,公司应仔细选择通知主体,否则可能承担减资不当的法律后果。在确定公司债权人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债权形成的时间。在公司作出减资决议之前,必须形成债权。公司先减资,后形成债权的,公司无通知义务。
二是债权的确定性。也就是说,当债权人在公司作出减资决议时,他已经决定获得公司拟议的债权。这种债权是确定性的,不同于附加条件、附加期限和其他不确定性。需要注意的是,债权的确定不是基于有效判决的确认。只要债权人有证据证明债权确实成立,就应当确定债权。即使双方对债权债务的争议尚未经法院有效判决确认,也不影响债权确定性的确定性。在这种情况下,A公司与债权人B公司签订了承诺书,确认了A公司的欠款金额,A公司也做出了分期付款的承诺。此外,B公司还多次发函催促欠款。结合上述事实,足以确定B公司享有的债权是合法确定的。
2、公司应保留通知和公告的证据
公司股东与债权人就公司减资是否依法履行减资程序发生争议的,公司股东应当承担履行法定程序的举证义务。其中包括履行通知和公告义务的证据。
法条指引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第一百七十七条公司需要减少注册资本时,必须编制资产负债表和财产清单。
公司应当自作出减少注册资本决议之日起十日内通知债权人,并在报纸上公布。债权人有权要求公司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清偿债务或者提供相应的担保。
第一百七十九条公司合并、分立、变更登记事项的,应当依法向公司登记机关办理变更登记;公司解散的,应当依法办理公司注销登记;设立新公司的,应当依法办理公司设立登记。
公司增加或者减少注册资本的,应当依法向公司登记机关办理变更登记。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三)
第十四条股东撤回出资,公司或者其他股东要求其返还出资本息,协助其他股东、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或者实际控制人承担连带责任的,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
如果公司债权人要求提取出资的股东对其他股东、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或实际控制人在提取出资的资本和利息范围内无法偿还公司债务的部分承担补充责任,并协助提取出资,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提取出资的股东已承担上述责任,其他债权人提出相同请求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公司减资后增资,能否免除股东减资不当的责任?
司法观点
如果公司减资不当,增资不能改变损害债权人利益的事实。而且,在股东增资到位之前,增资认购金额的实现是可以的,股东不得以增资为由免除不当减资的法律责任。
知识点
1、公司减资的法律程序有哪些?
2、公司减资不当的法律责任是什么?
3、减资后增资不当,为什么还要承担法律责任?
4、如何确定公司“已知或应知”的债权人?...详见下文
经典案例
自2006年以来,A公司因与B公司相继签订销售合同而对B公司负有660万元的债务。之后A公司只支付了540万元,剩余债务未清偿。自2012年2月9日起,B公司三次未能向A公司发函催收余款,因此B公司于2014年7月3日向法院起诉,要求A公司支付剩余款项。B公司的债权经法院有效判决确认。2016年,B公司申请强制执行A公司。由于A公司没有财产可供执行,法院裁定终止执行。
2012年5月,A公司作出股东大会决议,主要内容为:公司注册资本由2500万元减至600万元;公司减资后,股东C公司认缴出资540万元,占90%,刘认缴出资60万元,占10%。2012年6月5日,A公司在新闻晨报上发布减资公告。2012年9月10日,工商行政管理局批准A公司变更注册资本。
2014年7月14日,A公司注册资本从600万元增加到2500万元,其中刘认缴2250万元,实缴540万元,认缴出资日期为2019年7月7日;C公司认缴250万元,实缴60万元,2019年7月7日。
2017年,B公司以不当减资为由向法院起诉刘和C公司,要求刘和C公司对B公司未执行到位的债权承担补充赔偿责任。在审判中,刘、C和第三方A公司辩称,他们在减资时对B公司的债务不清楚,因此他们没有通知B公司,但他们已经公布了程序,A公司的减资行为是合法的。
法院认为
本案争议焦点如下:1、B公司是否为A公司减资时已知债权人;2、2012年9月10日A公司减资是否存在缺陷,刘、C公司是否应承担不当减资责任;3、A公司减资后认购增资的行为是否可以免除股东不当减资责任。
关于争议焦点1,B公司表示,其对A公司的债权形成于2009年11月,A公司在减资时知道B公司的债权。刘、C、A公司表示,在减资之前,B公司对A公司的诉讼之后,A公司在减资时对B公司的债务不清楚。
在这方面,法院认为债务人是否知道债务不是在诉讼的前提下。在这种情况下,根据有效的民事判决,B公司自2006年12月1日起与A公司签订了四份合同,同意A公司向B公司订购配电箱等产品。2009年5月12日,双方签署承诺书,A公司确认B公司仍欠7、853、485元,并承诺分期付款。虽然承诺书规定最后一笔付款约为2650元和766元,但在核对账户后需要付清。但从承诺书中记载的合同总额、已付款项和欠款金额来看,足以确定双方在业务往来期间已对账户进行了大致核算,在2009年11月30日的书面材料中,A公司经办人毛华明确确认未付款为6638元和767元。
由此可见,截至2009年11月30日书面对账材料形成之日,A公司仍欠B公司6、638、767元,但随后A公司仅支付540万元。可见,截至2012年9月减资之日,A公司对B公司的债务尚未全部履行。此外,自2012年2月9日起,B公司已向A公司发函要求欠款,随后,上述债权也得到了生效法律文件的确认。很明显,A公司在2012年9月实施减资时,知道B公司还没有履行债务。
关于争议焦点2,法院认为,《中国公司法》第一百七十七条规定:“公司需要减少注册资本时,必须编制资产负债表和财产清单。公司应当自作出减少注册资本决议之日起十日内通知债权人,并在报纸上公布。债权人有权要求公司自收到通知之日起45日内偿还债务或提供相应的担保。根据上述规定,公司减资必须在法定期限内通知债权人,并在法定期限内公布。公告作为起草通知的一种方式,是对直接通知的补充,即对能够直接通知的债权人采取直接通知的方式。
在本案中,如前所述,A公司知道B公司负债,但只在报纸上发布减资公告,未通知已知债权人B公司,显然违反了《公司法》第一百七十七条的规定,因此2012年9月A公司的减资程序存在缺陷。作为A公司的股东,刘某和C公司仍通过股东大会决议减少公司的注册资本,并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出具虚假的情况说明。主观上存在过错,客观上损害了A公司的偿债能力。因此,股东减资构成侵犯A公司债权。此外,程序缺陷的减资本质上造成了与虚假投资或逃避投资相同的后果。减资股东应当根据虚假投资或者逃避投资时的股东责任,在减资范围内对公司债务承担补充赔偿责任。
关于争议焦点3,刘、C、A公司表示,A公司已以增资的形式恢复注册资本2500万元,股东不承担责任。在这方面,法院认为A公司在2012年9月因减资不当而损害B公司的债权,损害结果实际发生在减资期间。随后,虽然A公司通过认购将注册资本增加到减资前的金额,但认购期限为2019年7月7日,刘、C、A公司也明确表示未缴纳增资。此外,认缴资金的实现是可能的,因此B有权要求刘和C在实际履行增资义务之前承担不当的减资责任。因此,法院不采纳刘、C、A公司的上述意见。
因此,法院判决支持B公司要求刘、C公司承担不当减资责任的诉讼请求。
律师点评
上述典型案例涉及对公司减资合法性和法律责任的认定。我们将解释这一点:
1、公司减资的法定程序
公司减资是根据业务实际情况依法减少注册资本的行为。一般来说,公司减资主要是由于严重的损失,有些公司因资本过剩而减资。公司减资必须依法执行以下程序:
首先,公司减资必须经股东大会决议批准。公司减资是一个重大问题。有限公司必须经代表三分之二以上表决权的股东批准,股份公司必须经出席会议的股东持有的表决权三分之二以上批准。此外,股东大会的程序和表决程序应严格遵守法律规定,否则可能会影响股东大会决议的效力。
其次,公司应当依法编制资产负债表和财产清单,并履行通知和公告义务。公司已知债权人应当自减资决议之日起10日内通知;公司未知债权人应当自减资决议之日起30日内公告。需要注意的是,通知和公告义务应同时履行,而不是其中一项。公告的媒体应当根据潜在债权人的范围进行选择,尽量选择有影响力的省级媒体或者国家级媒体。如果公司债权人遍布全国,公司只选择市级媒体进行公告,法院可能会认定公告义务履行不当。
第三,公司债权人要求公司清偿债务或者提供相应的担保的,公司应当采取相应的措施。
最后,公司应当变更工商登记。减资完成后,公司应当及时变更工商登记。公司未依法办理变更登记的,由公司登记机关责令限期登记;逾期不登记的,有权处以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2、公司减资不当的法律责任是什么?
《公司法》没有明确规定公司不当减资的法律责任。在司法实践中,法院一般是指股东逃避出资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和其他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的法律责任。
首先,承担不当减资法律责任的主体应当是公司的股东。《公司法》第二十条规定了公司股东损害公司债权人的法律责任。在不当减资中,公司减资决议经股东大会批准,具体减资程序也由股东经营。因此,公司股东应当对减资决议和减资过程造成的法律后果负责。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的,股东也应当承担责任。
其次,公司股东应当对公司债务无法清偿的部分承担补充赔偿责任。《公司法》规定,未履行、全面履行出资义务、逃避出资的股东应当对公司债权人承担的法律责任——对公司债务无法清偿的部分承担补充赔偿责任。股东在公司减少不当时的责任也应参照本规定。
最后,赔偿范围为公司减资金额。公司股东应当在公司减资金额范围内对公司不能偿还的部分承担补充赔偿责任。若公司有多名股东,各股东应按股东认购比例确定赔偿金额。例如,在这种情况下,刘和C公司的认购比例分别为10%和90%。最后,法院判决刘对1900万元不当减资的10%,即190万元承担补充赔偿责任。
公司除民事赔偿责任外,还应当承担不当减资的行政责任。公司减资时不依法通知或者公告债权人的,公司登记机关有权责令改正,并处以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3、减资后增资不当,为什么还要承担法律责任?
法律规定不当减资的法律责任是确保公司资本充足,从而达到保护公司债权人的目的。公司减资不当后,将增资恢复到原注册资本状态。从表面上看,此举似乎纠正了以前的错误,保护了公司债权人的利益。但根据深入分析,此举偏离了法律规定,公司股东无权要求免除不当减资的法律责任。原因如下:
首先,减资不当的损害已经实际发生。减资不当的赔偿责任实际上是一种侵权责任。一旦符合侵权责任要求,就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即使公司在减资不当后采取了“补救措施”
其次,增资并不意味着认缴出资到位。从表面上看,公司的注册资本在增资后又回到了原来的状态,但实际上注册资本很难反映公司的实际资产状况。认购制实施后,股东认购期限届满前,难以强制股东提前出资。因此,认购资本的实现是或自然的,这使得公司债权人的利益难以得到保障。本案中,刘某和C公司增资后的认购期为2019年7月7日,刘某和C公司均确认未实际缴纳增资。因此,法院认定刘某和C公司仍对不当减资承担赔偿责任。
公司治理建议
1、如何确定公司“已知或应知”的债权人?
上述公司必须同时履行通知和公告义务。公司履行公告义务不能免除已知或应知债权人的通知义务。因此,公司应仔细选择通知主体,否则可能承担减资不当的法律后果。在确定公司债权人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债权形成的时间。在公司作出减资决议之前,必须形成债权。公司先减资,后形成债权的,公司无通知义务。
二是债权的确定性。也就是说,当债权人在公司作出减资决议时,他已经决定获得公司拟议的债权。这种债权是确定性的,不同于附加条件、附加期限和其他不确定性。需要注意的是,债权的确定不是基于有效判决的确认。只要债权人有证据证明债权确实成立,就应当确定债权。即使双方对债权债务的争议尚未经法院有效判决确认,也不影响债权确定性的确定性。在这种情况下,A公司与债权人B公司签订了承诺书,确认了A公司的欠款金额,A公司也做出了分期付款的承诺。此外,B公司还多次发函催促欠款。结合上述事实,足以确定B公司享有的债权是合法确定的。
2、公司应保留通知和公告的证据
公司股东与债权人就公司减资是否依法履行减资程序发生争议的,公司股东应当承担履行法定程序的举证义务。其中包括履行通知和公告义务的证据。
法条指引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第一百七十七条公司需要减少注册资本时,必须编制资产负债表和财产清单。
公司应当自作出减少注册资本决议之日起十日内通知债权人,并在报纸上公布。债权人有权要求公司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清偿债务或者提供相应的担保。
第一百七十九条公司合并、分立、变更登记事项的,应当依法向公司登记机关办理变更登记;公司解散的,应当依法办理公司注销登记;设立新公司的,应当依法办理公司设立登记。
公司增加或者减少注册资本的,应当依法向公司登记机关办理变更登记。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三)
第十四条股东撤回出资,公司或者其他股东要求其返还出资本息,协助其他股东、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或者实际控制人承担连带责任的,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
公司债权人要求股东承担补充赔偿责任,协助其他股东、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或者实际控制人承担连带责任;股东承担上述责任,其他债权人提出同一请求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知乎问答】
【GSFAI BANK FINANCING】尊享直接对接老板
电话wx: 152079-09430
我司专注于为杭州小微企业、行业精英策划优质融资、公司配套流程服务方案。为企业及个人客户提供了高性价比的融资方案,解决了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