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详细
新闻当前位置:新闻详细

威海老兵的抗战故事:“14岁,无畏!92岁,无悔!”

转载: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003511998306583053/

2021-09-0309:23·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来源:威海新闻网

1945年9月3日,中国人民经过14年的浴血奋战,终于取得抗日战争伟大胜利,血火淬炼出的伟大抗战精神在历史长空定格成永恒。

战火逝去,精神永存!值此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6周年到来之际,记者采访了四位年过九旬的威海抗战老兵,他们参军时14岁到20岁不等,每个人身上都有一段“少年义无反顾,归来终生不悔”的英雄故事。正如孙继奎老人所说:“你问我参加抗战的感受,14岁,无畏!92了,无悔!”

医护兵孙继奎:用担架转移几百名伤员,告诉他们胜利就在眼前

■人物档案:

孙继奎,山东威海人,1929年11月生,1943年中秋节前后光荣参军,1954年复员回乡,先后服役于东海军分区后勤部卫生大队、华东野战军13纵队,参加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大大小小战斗百余次。

“我在报纸上看到了战友,能不能帮我找一找?”这是见到孙继奎他说的第一句话。说着,便开始翻找那份报纸。眼前的老人花白寸头,腰板直直的,灼灼的眼神完全看不出这是一名92岁高龄的老人。

书桌上,摆着孙继奎的宝贝剪报册,最新的一本上写着东京冬奥会,最厚的一本是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拿报纸时隐约能看到他左臂上方的子弹贯穿伤。找到报纸时,孙继奎指着上面的老人说:“我们那个师没剩几个了,他肯定记得我……”

“你们想听我去抗日的事情,我是14岁从学校去参的军。战火都烧到了家门口,每天心里就一个想法——去打鬼子!”孙继奎是环翠区鲸园村人,1938年日军占领威海时他正在上小学,面对帝国主义的殖民教育,心中早已埋下了反抗的种子。上了初一后,14岁的孙继奎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悲愤之情,和两个同学徒步一天一夜参了军。因为当时孙继奎年纪太小,最终成为东海军分区后勤部卫生大队一名医护兵战士。

那时候,孙继奎每天负责为伤员进行伤口处理和日常护理。整个后方医院只有10多个医护人员,而伤员都是几百人,大家能休息的时间非常少。因为条件有限,不少伤员都分布在当地百姓家中,孙继奎等医护兵们就要没日没夜地去值守看护。

孙继奎忘不了自己的15岁,那年他虽然没能上战场,却体会到了战争的残酷,他尽全力想为流血的战士们减轻伤痛,经常和他们聊天来转移注意力。印象最深的是有个年纪相仿的八路军战士,胸口被弹片击中了,流着眼泪呜咽道:“想家,想回家……”孙继奎安慰他,“你放心,解放就在眼前了,到时候准能回家。”战士听后微笑着睡去,再也没有醒来。

别看只当了一年多的医护兵,孙继奎在反日寇三次大扫荡中参与转移掩护伤员数百人,1945年解放烟台、威海、文登、荣成战役时救治伤员五百余人。得知日军投降时,孙继奎说:“我的心里很平静,更希望死在战场的人能知道这个消息。”

解放战争时期,孙继奎如愿以偿冲上一线、亲身杀敌,他先后参加解放平度、莱阳、海阳等大大小小战斗百余次。1947年莱西小埠战斗,时任排长的孙继奎带领战士冲锋陷阵,在与敌军正面交锋时被冲锋枪打中左臂,造成永久粉碎性骨折,多亏战友冒着枪林弹雨把他扛回后方医院,才得以保住性命。摸了摸左臂的伤痕,老人眼泛泪花:“这个印记,是让我别忘了并肩作战的战友,别忘了保家卫国的革命岁月。”

突击尖兵陈士元:第一次战斗就追出了十里地

■人物档案:

陈士元,山东荣成人,1925年5月生,1941年参加八路军,1943年入党。1947年7月,因战斗机智勇敢,由一名独立营的战士擢升为连长,荣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2次,多次获得过“战斗模范”称号。

9月1日,秋高气爽。荣成市上庄镇北也子口村格外安静,抗战老兵陈士元就住在其中的一个农家小院中。97岁头发花白的老英雄说起年轻时抗日的事儿,格外激动。

“参军前,我就对日本人恨得咬牙切齿。”陈士元的表情凝重,思绪回到了过去。1941年正月,16岁的陈士元便步行了两天两夜去参军,成为文登独立营一名战士,分得了一把让他爱不释手的小步枪。

没想到参军第三天,陈士元就赶上一场战斗。只听枪声一响,陈士元就跟大伙直往前冲。回忆起当时的情形,陈士元说当时鬼子吃了败仗撤退,他就开始狂奔追赶,“那时候我真能跑,得追出了有十里地。”等追到了一处荒山野岭,鬼子不见踪影,一回头部队也撤了,陈士元才背着枪返回。回去之后,排长还让人专门做了一碗珍贵的面条奖励他。

1942年一天凌晨,部队周围树叶突然开始乱晃,机敏的陈士元立即把异常报告给班长,侦察后发现原来是敌人设下的埋伏。“当时情况特别紧急,大部队差点进入敌人包围圈”,说起这段,陈士元仍心有余悸。当时,有一个排的战士被敌人的火力压制住无法撤退,陈士元见状便带着机枪班战士进行阻击,掩护战友撤退。在机枪班的奋力阻击下,陷入敌人包围圈的战士全身而退。紧接着我军又用手榴弹、机枪等进行反击,不仅扭转战局,还缴获了敌人15挺机枪。

1943年秋,陈士元所在的部队在两次派人进文登城获得重要情报后,准备第三次进城攻打日寇。陈士元因为身手敏捷被选入突击尖刀队,任务就是“摸岗”进城。当晚,天黑如墨,冷风刺人,为了行动方便,大家身着单衣到达文登城下。“根据之前截获的口令,我们顺利进了城,俘虏了100多人。”陈士元回忆,随后大部队长驱直入,几乎不费一枪一弹,俘虏伪军一个中队。此后,大部队顺利进城围剿了日军。电影《三进山城》就是根据陈士元所在的部队三进文登城歼灭鬼子和日伪军的事迹改编的。

“小鬼子精得很,打仗全凭脑子。”说起和日本人对战的感悟,陈士元一边用手比划一边说。和日本人打地堡时,很难确定敌人的位置,陈士元就想出用手榴弹试一试,手榴弹一扔,敌人的机枪马上扫过来,这样就知道了敌人的位置。还有一次他发现四处都是平地,只有一处高坡,就用机枪扫射,引出日本鬼子,然后马上回连队反映情况,大部队出发把日本鬼子全部歼灭。

后来,陈士元又投身解放战争,因表现出色被提拔为连长。由于身体多处受伤,部队安排他到辽宁省新金县公安局工作。陈士元于1948年9月复员,面对政府安排的武装部工作他却委婉拒绝:“就不给国家添麻烦了。”此后,老人回到村里生活直到现在。

“鹰眼”新兵田兆卿:抗日战场上,绝不让一名敌人逃脱

■人物档案:

田兆卿,山东威海人,1930年9月生。1945年3月,在家人的鼓励和支持下报名参军入伍,被编入区中队,参加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期间被编入华东野战军第九纵队,曾参加过孟良崮战役、南麻临朐战役、潍县战役等,荣获三等功1次。

8月30日,90岁的田兆卿又翻出了他珍藏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深情地抚摸,回忆起76年前的那个“新兵蛋子”。

“打败日本鬼子,把他们赶出中国!”抱着这样的信念,1945年3月,年仅14岁的田兆卿从环翠区羊亭镇南小城村报名入伍,被编入南海独立团第三区中队,跟随队伍参与了解放北竹岛的一系列行动。

当时,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武装准备攻打驻守北竹岛的日伪军据点,提前做了一系列部署,“堵粮”就是重要一环。“为了削弱日伪军势力,我们拉起了十几公里的堵粮防线,就是要断掉他们的粮食来源。”田兆卿守在羊亭镇王家河附近,一一核查来往人群的身份,不放过任何可疑人员。

前期“堵粮”行动卓有成效,在攻打北竹岛行动的前几天,队长又叫来田兆卿等部署任务:“北沟有一股日伪军驻扎,大部队攻打北竹岛的时候,不能让他们增援,给我死死看住他们!”队长的话让田兆卿热血沸腾,在田兆卿和战友的严防死守下,北沟日伪军被困在山上,几乎弹尽粮绝。蠢蠢欲动的敌人想趁天黑之际绑架附近的村民,威胁人质的亲人送粮食换人,田兆卿等立刻发现了敌人的打算,加强监视力度,轮班驻守在北沟附近,“若发现日伪军准备下山,我就打枪警告,绝不让任何一名敌人逃脱。”田兆卿眼睛尖,能看清黑黢黢的山林里的人影,夜里驻守时他拿着“汉阳造”,一双“鹰眼”目不转睛地盯着山林,不放过任何风吹草动,在密不透风的监视下,日伪军再也不敢轻举妄动。

就这样日夜轮班盯着敌人,8月1日,主力部队攻打北竹岛日伪军据点的枪声打响,在前期堵粮、围困周边日伪军等部署的帮助下,北竹岛敌军实力大减,经过一夜奋战,8月2日晨,北竹岛据点被拔掉。而在北沟,因为多日围困而弹尽粮绝的敌人无力增援,田兆卿等一鼓作气拿下北沟据点,缴获了数支枪械,“虽然没有在主战场与敌人正面交锋,但是我们的任务关系着主战场的胜负,想到这个,决不能有半点松懈!”

后来,田兆卿在解放战争期间被编入华东野战军第九纵队,跟随部队昼夜行军,参加了孟良崮战役、南麻临朐战役、潍县战役等大小多次战役。在潍县战役中,田兆卿因肩膀、腰部等多处中弹受伤,于1948年6月退役回村养伤。

现在的田兆卿视力已经模糊,“鹰眼”不再,但每当谈起抗日战争的那段岁月,他的精气神儿又起来了:“加入抗日队伍,参与威海解放,是我这一生中最自豪的事!”说这话的时候,田兆卿的眼神又有了光彩。

通讯员金立镒:“再艰苦,老百姓和八路军始终一条心”

■人物档案:

金立镒,山东文登人,1928年5月生,1945年5月入伍,194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1年5月因伤病复员返乡。先后参加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在服役期间荣立三等功1次,四等功1次。

在抗战老兵金立镒的床边,摆放着一个军绿色马扎,马扎上的倚带,绣着一颗鲜红的五角星。老人说,这个马扎能让他不时想起自己70多年前的军旅生涯。1945年参军入伍的他虽然只参加了4个多月的抗日战争,却给这位93岁高龄的老人留下了一生难以磨灭的印迹。

那是1944年,家住文登区高村镇的金立镒外出时跟下乡扫荡的日本兵碰了个照面,嘻嘻哈哈的日本兵上来就给了他一个耳光。事后,满腔的屈辱不断积压,金立镒在18岁时下定决心参军抗日。用老人的话说,“庄稼是种不下去了,一心想把日本人赶出中国,也没打算能活着回来。”

金立镒又和四位同乡走了两天的土路,终于来到了一百多里外烟台市桃村镇的胶东军区驻地。部队嫌他小,不想接收,金立镒态度坚决,死磨硬泡,最终被部队收下。最终,他成为了后勤部军需处的一名通讯员,主要负责各后勤工厂的通信以及上下级的联络,金立镒说:“只要能给打‘鬼子’出份力,我就愿意干!”

金立镒记得,当时敌我双方的装备相差很大,并且我方武器、弹药都不足,通常一把枪里只有3发子弹。为了迷惑日军,战士们还把弹夹跟子弹盒用高粱等农作物塞满,制造弹药充足的假象。

武器装备无法匹敌,就在战术上采取分散打游击的方式与日军以及伪军作战。“我所在的营有五百号人左右,分成三个连散在不同地方,日军来了就转移阵地。”金立镒说,司令部走到哪他就跟到哪,从马石山到崮山,从栖霞到牟平,短短四个月时间他跟随着部队跑遍了桃村镇附近。那时候,他也感受到在胶东这片土地上,无论条件再艰苦,老百姓和八路军都是一条心,因此每次“扫荡”都能化险为夷,不时还能组织起反攻,时间一久,打仗的底气越来越足。

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驻地偏远,没有广播,上级送来报纸消息。身为通讯员的金立镒第一时间拿到报纸,送给了领导。

“首长看了报纸,愣了一下,就跑出门甩着报纸喊‘日本人投降了!日本人投降了!’开始是一个人喊,后来所有人都在喊,每个人都在笑,笑着跳着跑着,不知道谁开始哭,好多人都在哭。”金立镒永远记得那一天,消息一出,部队驻地里顿时嘈杂起来,所有人比过年都要高兴。

抗战胜利之后,金立镒又参加了解放战争,直至1951年才因身体原因复员返乡。七十多年一晃而过,金立镒见证了国家从“落后挨打”到如今的繁荣富强,有时也不由回想起抗日战争时躲避“鬼子”扫荡的日子,忍不住感慨:“国家强了,咱们再也不用被人追着跑了!”(Hi威海客户端记者杜晓莹贾文娟孙柯陈怡帆通讯员宋晋杰)

本文来自【威海新闻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Copyright2023未知推广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