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哈尔滨防洪纪念塔景点介绍
哈尔滨防洪纪念塔景点介绍
1.历史背景:哈尔滨防洪纪念塔是为纪念1957年哈尔滨市民共同抗击洪水而建立的。这场洪水是哈尔滨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但市民们团结一心,成功抵御了洪水的侵袭。
2.建筑风格:防洪纪念塔的建筑风格独特,融合了中西方的设计元素。塔身采用圆柱形设计,顶部装饰有金色的五角星,象征着人民团结一心。
3.地理位置:防洪纪念塔位于哈尔滨市松花江畔,是城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它周围环境优美,靠近松花江和中央大街,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
4.观光活动:防洪纪念塔是一个热门的观光景点,游客可以登上塔顶,俯瞰整个哈尔滨市的美景。夜晚时分,塔身上的灯光照亮了整个周边区域,给人一种浪漫的感觉。
5.文化意义:防洪纪念塔不仅是一座建筑物,更是一种文化符号。它代表了哈尔滨市民在困难面前的坚韧与勇敢,也展示了人民的团结力量。
6.艺术表演:在特定的节假日和活动期间,防洪纪念塔附近会有各种文艺表演和演出活动,为游客提供了更多的娱乐选择。
7.纪念意义:防洪纪念塔是一座纪念性的建筑,它提醒人们珍惜和维护自然生态环境,以及加强城市防洪工作的重要性。
8.旅游服务:防洪纪念塔周边设有多个旅游服务中心,提供导游服务、纪念品销售等便利设施,方便游客游览。
9.交通便利:防洪纪念塔位于市中心,交通便利。游客可以通过公共交通工具或自驾前往,轻松抵达该景点。
10.综合体验:防洪纪念塔是一个综合性的旅游景点,不仅提供了观光和娱乐的机会,还让人们了解到哈尔滨的历史和文化。
二、防洪纪念塔属于什么类型的景点
防洪纪念塔属于哈尔滨城市观光的著名旅游去。
防洪纪念塔位于哈尔滨市道里江岸中央大街终点广场。1957年,特大洪水威胁哈尔滨市,在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洪水被战胜了,于是1958年建立此塔,以志纪念。
纪念塔由圆柱体的塔身和附属的半圆形回廊组成,高13米,古罗马式回廊高7米,谐调壮观。塔身底部设11个半圆形水池,其水位即1957年最高水位标志。塔身以浮雕方式描绘了当年战胜洪水的生动情节。塔顶是工农兵和知识分子形象的圆雕,展现了战胜洪水的英雄形象。
哈尔滨防洪胜利纪念塔,座落在风景如画的松花江南岸,是这座英雄城市的象征。是为纪念哈尔滨市人民战胜1957年的特大洪水,于1958年建成的。纪念塔由立体塔身和附属的回廊组成。塔高22.5米,塔基用块石砌成,意味着堤防牢固、坚不可摧,塔基前的喷泉,象证勇敢智慧的哈尔滨市人民,正把惊涛骇浪的江水,驯服成细水长流,兴利除患,造福人民。
塔下阶表示海拔标高119.72米,标志1932年洪水淹没哈尔滨时的最高水位;上阶表示海拔标高120.30米,标志1957年全市人民战胜大洪水时的最高水位。塔身中部浮雕雕刻着防洪筑堤大军,从宣誓上堤、运土打夯、抢险斗争到胜利庆功等场面,集中描述了人们在防洪斗争中所表现的英雄气概。
罗马式回廊高7米,由20根擎天柱连成弧形相衬托。塔顶是工农兵和知识分子组成的圆雕;塔身下部是群像浮雕,描绘了哈尔滨人民战胜洪水的生动场面。搭基前有两层水池:上层标志1957年全市人民战胜特大洪峰时的最高水位,它高于下层水位0.58米;下层标志1932年洪水淹没哈尔滨的最高水位。夏季池内的喷泉象征着英雄的哈尔滨市人民已把汹涌的波涛驯服成清涓细流。
这座塔现在已成为英雄城市哈尔滨的象征;来哈尔滨的人,无不到这座塔下拍照留念。1957年,英雄的哈尔滨人民战胜特大洪灾之后,建塔纪念,故名为防洪纪念塔。该建筑群由塔和古罗马式回廊组成,塔高22.5米,塔座上、下两层水池标志着1957、1932年两次特大洪水的水位。塔身浮雕再现了战胜洪水的生动景象,塔顶是防洪筑堤英雄们的主体塑像。松花江水映衬着这座雄伟的防洪纪念塔,与美丽的太阳岛构成了一道驰名于世的壮丽景观。上阶表示海拔标高120.30米,标志1957年全市人民战胜大洪水时的最高水位。塔身中部浮雕雕刻着防洪筑堤大军,从宣誓上堤、运土打夯、抢险斗争到胜利庆功等场面,集中描述了人们在防洪斗争中所表现的英雄气概。罗马式回廊高7米,由20根擎天柱连成弧形相衬托。塔顶是工农兵和知识分子组成的圆雕;塔身下部是群像浮雕,描绘了哈尔滨人民战胜洪水的生动场面。搭基前有两层水池:上层标志1957年全市人民战胜特大洪峰时的最高水位,它高于下层水位0.58米;下层标志1932年洪水淹没哈尔滨的最高水位。夏季池内的喷泉象征着英雄的哈尔滨市人民已把汹涌的波涛驯服成清涓细流。这座塔现在已成为英雄城市哈尔滨的象征;来哈尔滨的人,无不到这座塔下拍照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