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怎么刷微信文章点击量?
1、第3方平台刷阅读,现在有很多第3方平台可以刷微信阅读,而且效率高,但是付费,操作是把公众号文章的链接和二维码发布出去,系统按照点击量收取费用,网上搜索一大把,大家可以去询价比较。
2、QQ群互刷已经是一个很常见推广方式了,缺点是效率低,操作重复难以坚持,优点是免费,成本低,主要是通过QQ群发布文章链接,双方号主互点的一个操作。
3、自媒体矩阵,在微信之外,往微信导入流量,比如豆瓣、知乎、小红书、简书等等,这些开放平台都是比较优质的引流平台,而且粉丝画像高度集中,是目前主流的引流方式之一。
4、发布文章,要做一个“合格的标题党”,举个例子:《xxx一篇文章涨粉50000》或者是《xxx一个月2篇文章涨粉10w》,对于很多人感觉特别吸引人,涨粉就非常的简单,这些讲究适可而止,公众号内容一定要优质才能真正留住人。
5、提供好处给用户(比如一些课程、海报了),刺激用户,让用户关注,用户关注之后公众号可以带来价值。
6、联合读者画像相似度高的公众号,大家文章互相转载,达到互补的效果,这种情况目前也比较主流,前提是读者属性必须高度一致,比如: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地域等等。
7、联系粉丝巨量的大V号,采取付费合作的模式让他帮忙推广。还有一个就是向大V号投稿,当然文章质量必须是前提,私人大号一般不会愿意,可以找人民日报、杂志大号、文学社这种投稿。
二、微信公众号刷文章阅读量方法?
1.
要实现微信刷粉、微信刷阅读量等相关的业务,只要简单加入网上相关平台就可以了,也就是说只要注册一个号就可以轻松地刷起来了。
2.
在手机中打开需要刷阅读的微信图文,点击右上角。选择“复制链接”,然后把其链接粘贴到图文地址中。输入需要的阅读数量以及点赞数量。
3.
微信公众平台图文链接要从手机微信端复制才有效
微信“阅读数”如何计算:
1.
每个微信
ID
每天可以贡献
5
个阅读数,但只有
1
个赞。连续
5
次打开文章,也没问题,阅读数会增加,再多就不算了。过晚上12点后,打开文章又可以增加
5
个阅读数。
只计算微信app打开的文章,将文章链接转发到手机浏览器或PC浏览器均无效。无论是直接将文章“发送给朋友”,还是先“复制链接”再把URL发送给微信好友,都是有效的,只要TA在微信中打开即算数。
2.
Web
版或
Mac
版微信打开的文章会跳转到
PC
浏览器,也不算数。微信文章在PC浏览器中是不显示阅读数的,也不显示“赞”数,手机浏览器同理。
3.
贡献“阅读数”不需要关注公众号,聊天或朋友圈打开的文章均算数。只要在微信手机客户端里即可,除非第6条。
4.
“阅读数”是实时的,不是(截止到)前一天的累计数据。在公开数据之前,公众号运营者可以在后台看到前一天的累计“阅读数”。
5.
通过关键词自动回复功能获得的文章不计入阅读数。如果设定回复某关键词获得一个“图文消息”,这篇文章将从
0
开始计“阅读数”。
6.
通过“查看历史消息”打开文章是算数的。当然要算数了。但历史阅读量是不记录的,仅从统计代码部署当日起算数,也就是7月25日左右。
7.
灰度测试期间阅读数是可以刷的。7月24日(含)之前的统计代码比较简单,同一个微信ID可以无数次刷同一篇文章,所以如果一个公众号
24
微信公众号流量新逻辑,涨粉在左,流量在右
微信最近一直在对其功能进行调整,新增了小绿书以后,近期也开始在后台公然强调兴趣分发了。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就分析了微信这一调整并阐释了自己的看法,推荐对微信公众号运营感兴趣的人群阅读。过去几年,微信官方一直在提升兴趣分发在公众号分发机制中的占比,为此订阅号信息流反复改版,看一看页面也是频繁调整。但是像近期这样在后台公然强调兴趣分发的,应该还是头一次。
之所以会在这个时间点拿出来讲,我推测可能有这么几点原因:
一、兴趣分发已经非常成熟早在2020年,我曾看过一篇微信看一看技术团队发布的文章《微信看一看内容召回》,在这篇文章中,微信官方详细披露了平台兴趣分发的逻辑,按照文章的介绍,当时微信兴趣分发的逻辑就已经非常清晰,但是当时微信看一看的分发表现却非常糟糕,背后主要的原因是分发模型的数据量太小。
如今已经过去了3年,从微信看一看的呈现效果来看,微信的兴趣分发技术已经非常成熟,推荐的颗粒度非常之细,对低质内容也有非常有效的排除。
对于微信官方而言,已经有十足的自信将兴趣分发作为公众号的主要分发方式,甚至可以成为最重要的分发方式。
二、传统分发方式很难扭转公众号生态的颓势作为中文互联网时代最成功的内容产品,微信公众号在过去11年时间已经创造了一次又一次的伟绩。
但是任何互联网产品都有其生命周期,按照查尔斯-汉迪的说法,产品S型曲线的衰退是无可避免的,人工干预只能减缓其衰退的速度。
对于微信团队而言,现在能做的也就是尽可能去减缓微信公众号的衰退速度。
过去5年时间的经验说明了一点,温和的改革对于微信公众号而言价值不大,想要让这款王牌产品的生命周期更长,就必须采取更加激进的手段。内容平台最核心的逻辑就是内容分发方式,所以,微信必须改变公众号的内容分发方式。
在大数据时代,兴趣分发无疑是最佳的内容分发方式。
虽然微信官方已然下定决心断臂求生,但是毕竟微信公众号是一款存活了11年的超级产品,其内部早已形成了一种由内容创作者-内容消费者以及商业用户共同搭构建起的良性自循环体系,即便官方下场,也很难从根本上破坏微信公众号的这种自循环体系。
这就导致了,现阶段微信公众号生态呈现出了一种自我矛盾的局面。
三、平台被迫以一敌三,涨粉在左流量在右按理说,任何一项改革,必然会有人利益受损,也会有人获益。
但是如今呈现的局面是,公众号分发机制的改革,似乎让三方利益同时受损,也让微信公众号官方团队陷入以一敌三的尴尬局面。
1.于内容生产者大部分仍然在公众号平台坚守的内容生产者,都是因为公众号订阅式分发机制下内容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所存在的强黏性关系。这部分内容生产者,是自循环体系中最核心的一部分,但是他们对微信公众号的信任并不是无条件的,当强黏性关系消失的时候,坚守就会变为逃离。
2.于内容消费者表面看,兴趣分发更有利于用户高效获取感兴趣的内容。但是受限于图文内容的传播形态,现阶段微信公众号生态中的内容消费者,阅读公众号内容的目的极度单一化,他们渴求个人成长,需求的内容就是知识类。然而知识类内容,在兴趣分发中的优势通常不明显。所以呈现的局面就是,微信公众号的深度内容消费者对兴趣分发这件事几乎是怨声载道。
3.于商业用户微信公众号的商业化一直都是所有内容平台中最成功的,这种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平台对商业化的行为足够包容。这种包容,最表层的体现就是商业内容不会被限流,但是不限流的前提是订阅式分发。当订阅式分发占比越来越低的时候,包容性就降低了,商业用户对平台的认可度自然就降低。
内容生产者、内容消费者以及商业用户之间,形成了一种让人啼笑皆非的割裂局面。这也导致,微信公众号生态中的流量和内容端呈现一种“涨粉在左,流量在右”的趋势。
4.为何说涨粉在左?现阶段微信公众号生态下,能够依靠内容实现粉丝增长的,无外乎职场、个人成长、副业、赚钱等主题的内容(核心就是必须让用户有获得感)。
以往公众号平台流量优势最大的类目,早就被短视频平台所抢占。
无论是职场、个人成长、副业还是赚钱,都很难在短期内形成大面积的传播,所以这些类目涨粉的过程会非常缓慢。
5.为何说流量在右?另外一方面,泛娱乐内容仍然是兴趣分发下最容易获得流量的类目。
这些内容,对于用户而言缺乏获得感,因而很难带来粉丝的增长。
对于微信公众号官方而言,他们肯定是希望把更多的流量分配给核心用户所需要的类目,但是人工对算法的干预永远都只能存在于早期。算法发展越成熟,人性的本质在算法中的价值就会越大,因而算法永远都只能迎合人性。所以,无论如何迭代算法逻辑,最终呈现的结果都会是一种极端的割裂。
对于微信公众号而言,订阅式分发曾经是他们引以为傲的优势,也是他们能够稳定发展数十年的基础。如今,订阅式分发却成为了他们想摆脱也摆脱不了的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