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详细
新闻当前位置:新闻详细

传感器的主要技术参数有哪些,工程测量工作主要内容有哪些?

专业物联网产品平台——让生活更美好

电话+V: 152079-09430 ,欢迎咨询智能传感器工程测量技术规范有哪些内容,[物联网技术分享],[物联网场景应用],[物联网产品推广],[物联网流量搜索],[物联网产品创新],[物联网广告价值],[助力创造美好生活]

一、传感器的主要技术参数有哪些

传感器的主要技术参数:

(1)额定载荷:传感器的额定载荷是指在设计此传感器时,在规定技术指标范围内能够测量的最大轴向负荷。但实际使用时,一般只用额定量程的2/3~1/3。

(2)允许使用负荷(或称安全过载):传感器允许施加的最大轴向负荷。允许在一定范围内超负荷工作。一般为120%~150%。

(3)极限负荷(或称极限过载):传感器能承受的不使其丧失工作能力的最大轴向负荷。意即当工作超过此值时,传感器将会受到损坏。

(4)灵敏度:输出增量与所加的负荷增量之比。通常每输入1V电压时额定输出的mV。本公司产品与其它公司产品配套时,其灵敏系数必须一致。

(5)非线性:这是表征此传感器输出的电压信号与负荷之间对应关系的精确程度的参数。

(6)重复性:重复性表征传感器在同一负荷在同样条件下反复施加时,其输出值是否能重复一致,这项特性更重要,更能反映传感器的品质。国标对重复性的误差的表述:重复性误差可与非线性同时测定。传感器的重复性误差(R)按下式计算:R=ΔθR/θn×100%。ΔθR--同一试验点上3次测量的实际输出信号值之间的最大差值(mv)。

(7)滞后:滞后的通俗意思是:逐级施加负荷再依次卸下负荷时,对应每一级负荷,理想情况下应有一样的读数,但事实上下一致,这不一致的程度用滞后误差这一指标来表示。国标中是这样来计算滞后误差的:传感器的滞后误差(H)按下式计算:H=ΔθH/θn×100%。ΔθH--同一试验点上3次行程实际输出信号值的算术平均与3次上行程实际输出信号值的算术平均之间的最大差值(mv)。

(8)蠕变和蠕变恢复:要求从两个方面检验传感器的蠕变误差:其一是蠕变:在5-10秒时间无冲击地加上额定负荷,在加荷后5~10秒读数,然后在30分钟内按一定的时间间隔依次记下输出值。传感器蠕变(CP)按下式计算:CP=θ2-θ3/θn×100%。其二是蠕变恢复:尽快去掉额定负荷(在5~10秒时间内),卸荷后在5~10秒内立即读数,然后在30分钟内按一定的时间间隔依次记下输出值。传感器的蠕变恢复(CR)按下式计算:CR=θ5-θ6/θn×100%。

(9)允许使用温度:规定了此传感器能适用的场合。例常温传感器一般标注为:-20℃---+70℃。高温传感器标注为:-40℃---250℃。

(10)温度补偿范围:说明此传感器在生产时已在这样的温度范围内进行了补偿。例常温传感器一般标注为-10℃-+55℃。

(11)零点温度影响(俗称零点温漂):表征此传感器在环境温度变化时它的零点的稳定性。一般以每10℃范围内产生的漂移为计量单位。

(12)输出灵敏系数的温度影响(俗称系数温漂):此参数表征此传感器在环境温度变化时输出灵敏度的稳定性。一般以每10℃范围内产生的漂移为计量单位。

(13)输出阻抗:本公司传感器与其它厂家传感器并联使用时,必须弄清该公司产品的输出阻抗,此值必须与其一致,否则它会直接影响电子秤的输出特征和四角误差的调试。

(14)输入阻抗:由于传感器的输入端弹模补偿电阻和灵敏系数调整电阻,所以传感器的输入电阻都大于输出电阻,但可通过并联电阻方法使其变化。要求各传感器的输入阻抗一致,若与其它厂家的传感器匹配。则应使输入阻抗与其一致,否则在调试四角误差时会增加工时,因为传感器的输入阻抗对稳压电源而言是一个负载,只有负载一样,同一稳压电源才会提供一样的电源电压。

(15)绝缘阻抗:绝缘阻抗相当于传感器桥路与地之间串了一个阻值与其相当的的电阻,绝缘电阻的大小会影响传感器的各项性能。而当绝缘阻抗低于某一个值时,电桥将无法正常工作。

(16)推荐激励电压:一般为5~10伏。因一般称重仪表内配的稳压电源为5或10伏。

(17)允许最大激励电压:为了提高输出信号,在某些情况下(例如大皮重)要求利用加大激励电压来获得较大的信号。

(18)电缆长度:它与现场布局有关,定货前必须看清楚公司产品的常规电缆长度。另外,注意环境是否有腐蚀性、是否有冲击情况、是否高温或低温。

二、传感器的主要技术指标

传感器技术指标主要看灵敏度、频率、线性范围、稳定性和精度。

1、灵敏度

灵敏度高时,与被测量变化对应的输出信号的值才比较大,有利于信号处理。传感器的灵敏度高,与被测量无关的外界噪声也容易混入,也会被放大系统放大,影响测量精度。

传感器的灵敏度是有方向性的。当被测量是单向量,而且对其方向性要求较高,则应选择其它方向灵敏度小的传感器;如果被测量是多维向量,则要求传感器的交叉灵敏度越小越好。

2、频率响

传感器的频率响应特性决定了被测量的频率范围,必须在允许频率范围内保持不失真。实际上传感器的响应总有—定延迟,希望延迟时间越短越好。传感器的频率响应越高,可测的信号频率范围就越宽。

3、线性范围

传感器的线形范围是指输出与输入成正比的范围。传感器的线性范围越宽,则其量程越大,并且能保证一定的测量精度。当所要求测量精度比较低时,在一定的范围内,可将非线性误差较小的传感器近似看作线性的,这会给测量带来极大的方便。

4、稳定性

影响传感器长期稳定性的因素除传感器本身结构外,主要是传感器的使用环境,传感器必须要有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在选择传感器之前,应对其使用环境进行调查,并根据具体的使用环境选择合适的传感器,或采取适当的措施,减小环境的影响。

5、精度

传感器的精度只要满足整个测量系统的精度要求就可以,不必选得过高。这样就可以在满足同一测量目的的诸多传感器中选择比较便宜和简单的传感器阿特拉斯空压机配件。

如果测量目的是定性分析的,选用重复精度高的传感器即可,不宜选用绝对量值精度高的;如果是为了定量分析,必须获得精确的测量值,就需选用精度等级能满足要求的传感器。

智能传感器工程测量技术规范有哪些内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传感器

三、工程测量工作主要内容有哪些?

工程测量工作内容

业主交点—校测坐标、标高起始依据—场地控制网测量—建筑物的定位放线—基础放线—建筑物的主体放线—建筑物的定期沉降观测。

1.工程定位放线

项目部进场后首先对业主提供的施工定位图进行图上校核,以确保设计图纸的准确。其次与业主一道对现场的坐标点和水准点进行交接验收,发现误差过大时应与业主或设计院共同商议处理方法,经确认后方可正式定位。

现场建立控制坐标网和水准点。现场平面控制网的测设方法见后。水准点由永久水准点引入,水准点应采取保护措施,确保水准点不被破坏。

工程定位后要经建设单位和规划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施工。

2.平面测量控制网设立

根据本工程的建筑物平面设计形状,采用矩形测量控制网进行控制。

(1)控制网布设

根据业主在施工区提供的平面及高程控制点,为保证控制网使用的便利,以建筑纵横两个方向为坐标轴,每30-50m左右测设一条控制线,形成30m(30)*50m(50)的控制网(以现场实际尺寸为准),建筑物的定位即以控制网轴线为准。采用极坐标法先定出各轴线位置上的控制点,形成一个矩形网状的控制网。对建筑物的测量控制地下采用外控法,地上采用内控法,网点的布设以不妨碍施工为前提,尽量布设在施测过程能相互通视的地方,整个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分为两步:

第一、在平面图上根据施工的顺序和方法确定出控制点的大概位置,图解法得到其点位坐标,利用全站仪根据甲方提供的坐标控制点在放样点位,埋设好控制桩。

第二、在用全站仪观测各点的距离、方向,进行平差,得到各控制点的平差坐标和点位精度,如果控制网的精度不能满足施工要求,必须增加观测数据的测回数,提高观测精度,重新平差,直至满足要求为止,以此作为施工的定位依据。

第三、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控制点不可避免的要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而可能受到破坏,故需在施工过程中对一些重要而易受损坏的基点进行拴桩保护。万一基准点被破坏,可通过拴桩点迅速恢复。

(2)控制网的布设原则

为便于测量工作的方便性和准确性,控制网布设遵循以下几点:

a.控制点之间视野应开阔,通视良好。

b.控制点布设在安全地点,尽量防止有外来损坏的威胁。

c.控制网图形要简单,控制点基础具有足够的强度。

(3)平面控制网

按照工程测量规范的要求,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定位桩的精度符合下表要求:

等级

测角中误差(″)

边长丈量相对中误差

一级

±7

1/30000

3.高程控制网的布设

(1)高程控制网的布设

a.为保证建筑物竖向施工的精度要求,在厂区内建立高程控制网,以此作为保证施工的竖向精度的首要条件。

b.根据场区内测绘院给定的高程点BM1布设场区内高程控制网。

c.为保证建筑物竖向施工的精度要求,根据测绘给的高程点,在场区内建立高程控制网。先用水准仪进行复测检查,检测合格后,测设一条闭合水准路线,联测场区内高程竖向控制点,即场区半永久性水准点m1,以此作为保证竖向施工精度控制的首要条件,该点也作为以后沉降观测的基准点。

(2)。高程控制网的等级技术要求

a。高程控制网的精度不低于三等水准的精度。

B.高程控制网技术要求

高程控制网的等级拟布设三等符合水准,水准测量技术要求如下表

高差全中误差

(mm/km)

路线长度(km)

与已知点联测次数

符合或环线次数

平地闭合差(mm)

三等

6

50

往返各一次

12L

(3)水准点的埋设及观测技术要求

A、水准点的埋设

B、水准点选在土质坚硬,便于长期保存和使用方便的地方。墙水准点选设在稳定的建筑物上,点位应便于寻找、保存和引测。

C、水准观测的技术要求见下表。

水准仪型号

前后长度(m)

前后视距较差(m)

前后视距累积差(m)

视线离地面最低高度(m)

基辅分计划读数差(mm)

基辅分计所测高差之差(mm)

三级

DS3

75

2

5

0.3

2.0

3.0

四、建筑物的定位放线测量

1.建筑平面控制网的测设

根据甲方提供的坐标控制点,结合建筑物的平面位置关系,测设和建立轴线控制网,作为基础施工轴线测设及控制依据。

2.用轴线法放样后的点位,应进行角度观测,检查直线角度:测定交角的测角误差,不应超过2.5″:轴交点在长轴线上丈量全长后确定;轴交点应在长轴线上丈量全长后确定;短轴线应根据长轴线定向后测定,其测量精度应与长轴线相同,交角的限差应在90°±5″以内。

3.为了避免施工过程中对施工控制网的影响,必须把主轴线标志桩引测至施工影响区域外且有利于保存和使用的地方,并设置半永久性桩点。

4.为了确保轴线控制网的测设精度,放样后的主控轴线点位,必须进行检测。测角用经纬仪2个测回,测距往返丈量,或用测距仪检查直线度;测定交角的测角误差,不应超过2.5″,直线度限差在180°5″以内,测距结果较差不超过2mm

五.轴线测量法;

1、基础阶段轴线测设:

(1)采用外控法,用极坐标原理,以建筑物的外边轴线作为控制网主轴线,在主控轴线外(内)2m设辅助控制轴线,主控轴线和辅助轴线的交叉点做成用铁钉作固定的三角桩,以便随时控制,从主控点引出外边线轴线矩形方格网后,测量出其他轴线。

(2)基础施工采用矩形控制法,以放线办核定的控制点为依据,采用经纬仪、钢尺、木桩、广线测出闭合矩形控制网,用平行线法测出各轴线,并引测到工程四周辅助固定三角桩或砖砌围墙上,且做好红三角标志,作为基础及楼层平面轴线控制及施工放线的依据。在主体上升施工中采用矩形ABCD的引出点控制轴线位置。并同时做好轴线、标高放线记录,填写报验单报监理工程师核查,监理高程师签认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

(3)基础施工矩形平面控制网设置:

(4)基础施工放线方法

A.根据各主轴线控制桩,按建筑平面关系尺寸测设出其他轴线,然后根据这些轴线进行基础定位及测出开挖线。

B挖孔桩位测设按照建立的施工控制网,测定其实际位置,最后引测出十字控制桩,如图所示。定出的桩位之间尺寸必须再进行一次校核,确保桩位准确无误后,方可进行开挖。

C根据施工图桩基控制点和工程放线轴线交点为中心,设计基础梁宽度确定为基础梁放线依据。

D基础全部施工完后,根据地面设置的轴线控制桩点。用经纬仪将各轴线测设弹放的在基础砼表面。

2.主体施工测量:

(1)内控点设置

采用内控法,控制点设在0.00层楼面上,在楼面上做半永久性标志,作为控制点。随主体施工每增加一层,都在控制点上安置全站仪或激光铅垂仪向上投测,控制点垂直方向各层楼板处留方孔,使激光全站仪的激光能通过孔洞射向各楼层,各楼层准确接收。定出基准点,用经纬仪测出各轴线。

(2)轴线竖向传递

在控制点上安置激光铅垂仪仔细对中、严格整平后,启动电源,让激光向上射出,在需定位的楼层上设靶环,让靶环中心对准激光点,然后将靶环固定在楼板上,作为该楼层定位放线的基准点。在平面的4个投测点都进行如此投测之后,在该楼层上用经纬仪进行角度与距离的闭合检测,校核有测出各轴线,放出墙柱边线及控制线。

(4)主体控制线布置

将定位轴线引入首层楼面。

4内控点设置方法

对全部控制点进行一次整体复测,用经纬仪闭合复核。

7测量放线质量要求

1.轴线位移:许偏差5mm

2.标高:层高许偏差5,全高准许偏差30

3.垂直度:每层许偏差5,全高垂直度H/1000且不大于30.

【GSFAI BANK FINANCING】尊享直接对接老板

电话+V: 152079-09430

专注于为物联网运营推广及产品打包交易配套流程服务方案。为企业及个人客户提供高性价比的共享解决方案,致力于首个物联网行业的平台搭建与合作

智能传感器工程测量技术规范有哪些内容
Copyright2023未知推广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