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340216681232843264/
首发2024-02-27 17:51·一林简史#时事热点头条说#
俄乌冲突两周年了。泽连斯基发布了一组伤亡数据称,乌军阵亡人数不是30万,也不是15万,而是3.1万。俄军阵亡人数则是18万,伤亡总数更是高达50万。看到这组数据,不知道的还以为乌军打到莫斯科了。都不用质疑,这100%就是一组假数据。可为什么泽连斯基要公开造假呢?还假得这么离谱!俄乌真实伤亡究竟如何?今天,一林想跟大家来聊一聊,泽连斯基伤亡人数造假背后的原因,有哪些?
在过去2年里,乌军经历过至少五大苦战,伤亡人数都在一万人以上。就拿最近的阿夫杰耶夫卡战役来说,乌军伤亡总数就突破了1万人。俄军集结约6万兵力,在这里攻坚,打了4个多月。乌军总兵力大约3万人,双方兵力对比是2比1。但俄军不仅是兵力占优,还有火炮优势。俄军每天对乌军发射重型炸弹,打得乌军抬不起头。由于双方根本没有经历过巷战,俄军以大炮兵优势,就碾压了乌军,乌军被迫弃城而逃,阵亡人数就超过了5000人。
最惨烈的还是巴赫姆特战役,俄乌双方鏖战224天,经历了残酷的巷战。俄乌双方在每一条街,每一栋楼之间生死争夺。其中,瓦格纳集团投入5万兵力,阵亡人数就超过了2万,而乌军阵亡人数就更多了,高达3.2万人,伤亡合计突破14万人,20个旅都被打残了。就这一场战役,就超过了泽连斯基所说的3.1万阵亡总人数。
此前,还有马里乌波尔战役、北顿涅茨克战役,赫尔松战役、马林卡战役以及扎波罗热大反攻的失败,都对乌军造成了无法估量的损失。去年中旬,据北约公开数据显示,乌军伤亡总人数突破30万,而俄国防部长绍伊古公开的数据是,乌军伤亡38万人。
相比之下,北约与俄国防部的数据更为可靠。乌军伤亡总人数大约接近于40万。那么,俄军伤亡多少人呢?真的有泽连斯基说的50万那么高吗?显然,这个数据水分太大了,俄军伤亡肯定是要比乌军低的。原因很简单,俄乌战争打满2年,其中乌军仅在哈尔科夫大反攻时,抢占了大约三到四个月的进攻主动权。可赫尔松大撤退后,俄军紧急征召30万动员兵,并允许瓦格纳征召4万囚犯兵,投入乌东战场,一举扭转局势。
绝大部分时候,进攻权都掌握在俄军手里。乌军是缺兵、缺粮、缺武装,俄军是兵员充足、粮食充足,武器供应源源不断。在实力的严重不对等下,俄军不可能伤亡50万以上。很多人对这个数据没概念,俄军在乌东投入总兵力才60万,要是伤亡50万,早就可以打道回府了,乌东四州也早就全部落入乌军手里了。这时候,就不应该是俄军进攻,而是乌军反攻克里米亚了。
可这么假的数据,岂不是把北约当傻子吗?为什么泽连斯基还要这么说呢?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骗军费。在世界军队史上,有个词叫“吃空饷。”乌克兰财政早就破产了,自己根本没钱支付军费了。乌克兰的军费几乎全部是靠北约在掏钱。乌军吃不了自己的空饷,就只能吃北约的了。谎报阵亡人数的另一面是,虚报真实兵力。泽连斯基称,乌军总兵力还有88万。按人头算,北约就要按88万人的军队规模,提供援助,匹配武器。
实际上,乌军伤亡40万后,真实兵力不超过60万了,部署在乌东前线的总兵力更是低到了40万左右。虚报兵员总数,才能忽悠北约提供更多的军援拨款。
二是,提振士气。阿夫杰耶夫卡战役是一个重大转折点。从面积上来看,阿夫杰耶夫卡只是一个小镇,总面积才29平方公里。可是,阿夫杰耶夫卡战役的失败,它证明了一个问题:北约大规模军援之下,乌军依托于要塞堡垒,依然无法阻止俄军的前进。
也就是说,北约军援根本挡不住俄军。今天是阿夫杰耶夫卡陷落,明天呢?又会是哪个城镇陷落?乌军不仅丧失了进攻能力,连防守都防不住了。如果一直这么打下去,乌军必然被逼到一个临界点,而面临全线崩溃的风险。
一边是前线告急,另一边是北约军援迟迟无法到位。泽连斯基既要提振乌军士气,也要提振北约信心。他得向北约证明,乌军还没有败,乌军还能打。怎么证明呢?战场上暂时打不赢,就只能搞数据造假的面子工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