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340924900770759179/
原创2024-02-29 15:44·是晓聪不是大聪在这个世界上,我们似乎总是在寻找那个不存在的“完美受害人”,
一个连在悲剧面前都能保持完美无瑕的圣人。
但让我们现实一点,这种人真的存在吗?
重庆姐弟坠亡案中的母亲,陈美霖,决定开启直播带货以改善家庭生活,这一行为立刻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有人说她是在利用悲剧博取同情,甚至有更恶毒的声音指责她“拿自己两个孩子的命换钱”。
这种诛心的言论,不就是我们这个社会对“完美受害人”执念的最好写照吗?
1
在这个喧嚣的世界里,大家似乎对那个“完美受害人”有着一种莫名其妙的迷恋。
想象中的他们,得是那种在苦难中依然能微笑着、泪水不乱流的圣人,
一边挨打 一边还要高唱《世界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
天哪,这种人真的存在吗?
在这个定义下,受害人必须是那种连小脚趾头都充满了道德光辉的人,
遭遇不幸后还得忍着痛,一边擦干眼泪一边继续做好人。
更荒谬的是,如果他们敢于快速翻篇,比如重拾生活的勇气,
或者天哪,竟然敢有自己的事业计划,
那么立刻就会有人跳出来,用那种看似关心实则充满酸意的眼神审视,仿佛在说:“哟,这就忘了你的悲伤了?”
这种活在人们期待中的“完美受害人”,简直比独角兽还难找。
就像陈美霖这样的母亲,面对生活的残酷,她选择站起来,为家人寻找出路,结果却被一些人用怀疑的眼光看待。
这不禁让人感叹,我们这社会的眼光何时才能温柔一些,
何时才能放下那些不切实际的幻想,
去接受每一个努力生活下去的“不完美受害人”呢?
世上本没有完美,追求它不过是自寻烦恼。
这桩“网暴”让我们再次面对这个问题:一个母亲,在失去了最亲的血脉后,选择继续生活,努力让剩下的家人过得更好,这难道错了吗?
她不是圣人,也不是什么铁石心肠的利益追求者,她只是一个在现实生活中寻求一线希望的普通人。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普通的决定,也能引发如此大的争议,
不禁让人感叹,社会的眼光何时才能温柔一些?
2
2021年12月28日的重庆姐弟坠亡案,是一场全国瞩目的悲剧。
凶手被法律制裁,死刑落实,但对于遗留下来的家庭,这只是悲痛的另一个开始。
陈美霖,作为两个孩子的母亲,在经历了无法想象的痛苦后,选择了直播带货。
她解释说,这是为了让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
她的选择,引发了社会上的热议和争论。
在这个过程中,陈美霖面对的不仅是经济上的压力,更有来自社会的冷嘲热讽。
有人支持她的坚强和勇敢,
而有些人则用恶毒的言语攻击她,质疑她的动机。
这不禁让人思考,为何一个人在面对生活的重压时做出的选择,会成为外界评判的对象?
我们是否有权利要求一个经历了巨大悲痛的人,必须按照我们的期望活下去?
在这个事件中,陈美霖并不是想要成为任何人眼中的完美受害人,她只是想让家人过得更好。
3
首先,让我们直面一个残酷的现实:无论这个世界上发生什么,悲剧都不会因为我们的期待而改变其本质。
人们在面对不幸时的选择,应当被尊重和理解,而不是被指指点点、被背后议论。
陈美霖选择通过直播带货来改善家庭生活,
这不仅是她的权利,
更是她作为一个母亲、一个女性,在面对绝望时勇敢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