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342777759108301323/
首发2024-03-05 16:03·暖心财经说202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终于公布,其中明确了2024年将继续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退休养老金是老人们的最主要生活来源,养老金的上涨也代表了让退休老人们的生活更好。养老金上涨多少?究竟是由什么确定的呢?主要有三大因素:
第一,社会平均工资。
社会平均工资,是计算养老金的一项重要因素。比如说,全国统一的养老金计算公式中,基础养老金直接跟社平工资挂钩。
像基础养老金,主要跟养老保险缴费的平均档次挂钩,因此社会平均工资增长,养老金也会增长。与此类似的,还有过渡性养老金。
比如说本人的平均缴费指数是1.0,缴费30年,可以领取30%的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2023年12月退休要使用2022年度的社平工资,2023年1月退休要使用2023年度的社会平均工资。
社会平均工资每年都在增长,因此养老金计算的结果也会提高。为了保障退休老人待遇的公平性和购买力,因此每年一度的养老金调整,也是为了与社会平均工资变化相适应,保障退休老人的养老金待遇水平。
第二,物价增长水平。
退休养老金要保障老人们的基本生活,因此必须要考虑物价的增长。
不过,物价的增长并不平均,因此国家在养老金调整的时候,重点保障的是一揽子购买力的基本。比如说定额调整部分、按缴费年限和按养老金水平调整部分的最低限。
像2023年的养老金调整,国家会首先考虑按照当地按照基本的生活标准的花费,主要是食品、服装、居住、医疗等各个方面。像山东省定额增加41元,缴费年限15年增加18元,如果最低养老金水平是1000元,按养老金水平会增加12.5元。这样相当于最低增加71.5元。
养老金1000元的人增长比例相当于是7.15%,这样就会远超物价的增长了。
2023年,我国消费价格指数仅仅增长0.2%。而养老金增长幅度是3.8%。根据政府工作报告,2024年的物价增长会控制在3%左右。因此预计今年的养老金增长还会超过3%的。
第三,养老保险基金的负担能力。
2022年,我国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为63324亿元,支出为59035亿元,累计结余为56890亿元,收支压力确实比较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