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相册III|?桃园

hafed9d6

时间 2024年3月14日 预览 20

转载: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301316020118192681/

原创2023-11-1421:55·澎湃新闻

【编者按】

上海“老城厢”是许多摄影师出片子的地方,叠加的生活形态和团身的烟火气随着时代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摄影师陆军让他的照片生在弄堂巷子里,有时更深入,潜到了门背后的房间与楼道,对犄角旮旯的凝视与沈轶伦这段文字开头的遥相呼应,仿佛“在午夜醒来时,打量过别人家气窗外走廊的光。”这种“气窗外走廊的光”在陆军的摄影作品里,斑驳陆离,失真一般的好看。

在故事里醒来的女孩叫“金雪敏”——沈轶伦笔下的主人公,生在弄堂,长在弄堂。美术老师对她说“不要去过你应过的生活,而是去过你想过的生活。”父母想让她长大以后做个空姐,因为可以嫁个好人家……女孩最终是要离开弄堂的,做了该做的事,选了该选的生活,即使看照片一样回望自己的选择,她也很坦然。

《大上海老印象》系列之一。陆军作品

这个地方属于城郊接合部,往西是农田,往东是市区。小河蜿蜒而过,河边桃树成林。过去几百年里,太湖流域各条水路的人带着各自的田产,撑船去上海出售,多半是先经过这条小河。每遇夏季,他们就把桃园里新丰收的水蜜桃一起带上来。上海人——最早是老县城的人、然后是租界的人、再然后是整个城中心的人就吃桃子,也一口一口吃过来,终于有一天,吃掉此处的田,地面上竖起烟囱开出各类村办厂、镇办厂和私人老板来设的工厂。商品房也就跟着来了。沿着河景,几十年里,陆续建起一个由精品购物中心、网球场和双语学校构建的新世界,服务新世界北侧别墅的住户——桃树还是保留了一片,别墅的名字,就是桃园。

清晨,从这些间距宽敞的独栋花园洋房里,一辆辆名牌车开出去,到了夜晚,是一辆辆保姆车出门,接回孩子或者购物。等车辆回来时,都在桃园别墅门口稍停,等待机器无接触读卡,拦车杆升起,然后各自无声地潜入各自车库。从头到尾,谁都不露脸。

有一年上海刮台风,桃园别墅一侧围墙坍塌,露出围墙外边:是一小片本地农民的自建二层房,白墙黛瓦,下面走动几只狗和鸡。在村里慢慢走动的是沪郊老人,活泼年轻些的则是外来租客。桃园别墅的人,拥在那个缺口看了看。好像忽然看到另外一个星球。

《大上海老印象》系列之一。陆军作品

《大上海老印象》系列之一。陆军作品

《大上海老印象》系列之一。陆军作品

《大上海老印象》系列之一。陆军作品

金雪敏嫁给夏愚鲁时,愚鲁刚阔,够买别墅,但够不上在市中心买,便选了此处,也是因为离夏家的钢琴加工厂更近些。金雪敏从小在上海市中心长大,对她来说,所谓上海,就是苏州河南,就是从外滩到徐家汇,去莘庄已属出远门。至于桃园所在的这片城郊接合部,她之前从未来过,也从未听说过。但大批新建的房产,已经改变了,并不断改变着上海的定义。

金雪敏40岁那年,又怀了孕,预产期是9月。夏愚鲁承诺带儿子到加拿大入学后就回。但刚出机场,儿子摔了一跤,左脚骨折,父子发微信来——预备在温哥华待到圣诞节。

虽是经产妇,但这次胎儿臀位,雪敏分娩时吃足苦头,痛足两天一夜,先顺转剖。麻醉前最后的意识,是雪敏听到屋内有牲口被宰杀前的哀号,歇斯底里,她看见医生围拢过来的、一张张平静的脸,都戴着口罩,没有人发声,除了她自己。

等麻醉劲头过去,雪敏醒来,已经在病房。唯一的光线,是从气窗投射进来的走廊的光。有这么一瞬间,雪敏觉得自己还躺在一个熟悉的地方,那时候她还是少女,穿着别人的睡衣,躺在别人家,也是这么在午夜醒来时,打量过别人家气窗外走廊的光。

咿咿呀呀的声音响起来。继而沙发里也有响声。月嫂过来俯身在小床边。雪敏回过神来,意识到她被换了新的病号服,头脸也被擦过,身上盖着被子,大约是轻和暖的,但她一动,只觉得被子如铅板,压得她浑身酸痛。身边小床上有个隆起。“是女儿,”月嫂凑过来说,“宝妈儿女双全,凑成一好字。你真好福气。”

《大上海老印象》系列之一。陆军作品

《大上海老印象》系列之一。陆军作品

《大上海老印象》系列之一。陆军作品

雪敏福气好。大家总这么说。她孩提时就是大大的眼睛,小苹果一样的粉扑扑的脸蛋,弄堂里最有文化的退休老师自告奋勇来取名字。叫学敏,典出《论语》,“敏而好学”,但临到报户口时,母亲转念一想,改成了雪字。因为生雪敏这天上海难得下了雪,也因为母亲说,“女孩子,书读这么多,没什么意思,雪白漂亮要紧,干得好不如嫁得好。”

改了一个字,似乎真的改了雪敏的运程。她越长大出落得越好看,身段苗条、五官像洋娃娃一样。她四岁那年去照相馆拍照。摄影师硬是没有收费,只求允许把她的照片挂在门口橱窗里。雪敏对这外表感到不知所措,好像得双手捧着什么她本不该拥有的贵重东西过长街,小心翼翼地,而路边每个人都在提醒她所持之物的价值。

盛夏时节,人人在弄堂里乘凉,赤膊的男人,正在冲凉的孩子,做饭的女人,大家见到她,都带着那种欣赏的、叹息的表情,仿佛造物主在制作雪敏这天心情是格外好。但雪敏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喜欢或者不喜欢什么东西,擅长或者不擅长什么,想要或者不想要什么,好像谁也没有问过。等雪敏开始发育,周边欣赏的眼神里就有了新的爱欲。父母很快警觉起来,不允许她和伙伴外出溜冰,不能结伴看电影、不允许她和弄堂里的男孩打牌,整个上学期间,父亲风雨无阻,接送雪敏,这个下岗工人从前是厂里的篮球队员,腿长惊人,从他那高大的身量的头部射出的眼神,足够把校门口的孩子们一震。雪敏班里好几个同学,包括女同学直到毕业都没和她怎么说过话。

《大上海老印象》系列之一。陆军作品

《大上海老印象》系列之一。陆军作品

《大上海老印象》系列之一。陆军作品

一个人待在家很多东西都玩不了。雪敏开始画画。她发现自己对构图很有感觉,她在厨房帮妈妈洗菜时,也喜欢把菜蔬一样一样按颜色搭配摆好,她很容易就能明白同学们总也搞不懂的透视或者阴影,她自学素描,画天空、画云朵、画停在窗口又翛然飞走的麻雀。在那些不被允许出门的日子里,她就在家端详名画的印刷品许久。

美术老师姓韩。虽是副课老师,但来校时总穿得正式。有时是一身藏青的洋装裙子,有时是一身白色的青果领连身裙,她烫头发擦口红,下巴颏下,压一串珍珠。韩老师在放学后,也去菜场买菜,但出来时自行车前兜装的芹菜和青菜中,还斜插着一束百合花,有时是黄玫瑰。她中意雪敏的感受力,自愿辅导雪敏素描和水彩,当雪敏为了掩饰发育开始驼背时,是韩老师带她去淮海路的“古今”商店买了人生中第一个胸罩。

结账后,她们坐在淮海路上的露天咖啡座,这是雪敏第一次坐在这样的地方。她自己的家,就在上海市中心最黄金地段南京东路北侧,却是老弄堂,没有独立煤卫,楼下是菜场和一家面馆。每天早上,母亲要去倒马桶,还要去公用水站去打水。夏天时,邻居们带着小板凳,结伴去临近的南京路步行街里的商厦大堂坐着孵空调,结毛线、看报纸,在保安走过来劝赶时,大家又结伴去另一家店,嘻嘻哈哈,不以为意。但雪敏却紧张。久而久之,所有的消费场所,都让她紧张。现在坐在露天喝咖啡吃浇着巧克力酱的香蕉船,让雪敏觉得不自在。

但韩老师却很自在,和学生说起了自己的人生:她从未结婚。她说她最喜欢上海的一点,是一个单身的女人凭自己的工作,也能在这座城市里生活得体。她说要活出潇洒。“怎么样做到潇洒你明白吗?”雪敏腼腆笑笑摇头。韩老师说“不要去过你应过的生活,而是去过你想过的生活”。

这天,阳光照在这两个人身上,一个即将迈入老年的女人,和一个即将迈入成年的女人。边上走过的行人踩踏着梧桐落叶,发出脆响,写字楼里的白领们昂首阔步地走进咖啡店,又昂首阔步拿着咖啡走出店,走远了。这些美丽的卖奢侈品的精品店的大门成日开着,对所有人开着,但雪敏的妈妈一次也没走进来消费过。此刻的妈妈,应该还穿着雪敏淘汰下来的校服,在七浦路摆摊卖切片水果。周末的时候,妈妈和阿姨去浙江买来马海毛织绒线衫。从早到晚,手脚不停。做的全部都是应该做的事、不得不做的事。雪敏想到妈妈,再看韩老师。雪敏低头,搅动半融化的冰激凌球。

《大上海老印象》系列之一。陆军作品

《大上海老印象》系列之一。陆军作品

《大上海老印象》系列之一。陆军作品

到了学期末,雪敏画的作品,被报送去区里参加学生绘画展。韩老师特意登门家访。父母对韩老师的到来很客气,预先泡了茶,还切了西瓜。但当韩老师提出将来希望雪敏往美术方面深造时,父母却立即推脱起来,几句话后,这对家长的意思已经非常明确,那就是:“这没什么意思”。

送走韩老师,父亲对雪敏说,“你们炭笔画人头,爸爸看了觉得实在晦气。长大去西宝兴路门口摆摊位?”西宝兴路,是上海北区殡仪馆所在。门口有殡葬一条龙,有卖花圈的、卖寿衣的,还有就是给死人画素描像的。母亲则到楼下公用厨房,一边清洗待客的茶杯,一边讲:“你们这个老师,人是蛮好,但没结婚的老姑娘,啧啧,到底是怪来兮的。”又把一盘水果端过来给雪敏“你老师也没碰过,你吃了别浪费。”

父母觉得有意思的,是雪敏应当去做空姐,因为他们打听好了,收入高,最重要的是,空姐能嫁给有钱人。“最漂亮的就这么几年,要抓紧,女人嫁人就是第二次投胎”妈妈说。晚饭时,妈妈拨拉着盘里的茭白炒肉丝,把肉丝挑出来,都夹给雪敏,爱怜地抚摸雪敏一头浓密秀发,“以后就全靠你了。你要把握住机会。”

Copyright2025未知推广科技
拨打电话拨打电话
Copyright2025未知推广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