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英九将参访广东!三个关键词读懂马英九此行
转载: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352441335061742080/
2024-03-3116:41·广州广播电视台又是一年清明时节,74岁的马英九先生将再度到访大陆。
台湾地区前领导人马英九将于4月1日至11日,率领“大九学堂”20名青年学子,前往广东、陕西与北京,进行为期11天的参访交流,而马英九基金会执行长萧旭岑今日也公布参访行程,访团将在4月7日抵达北京。
图源台媒资料照
马英九访问大陆完整行程公布预计在广东停留3天据台湾“中时新闻网”报道,萧旭岑指出,访团搭乘中国南方航空CZ-3088班机,于4月1日下午抵达深圳宝安国际机场,预计在广东停留3天,除了参访中山大学与师生交流外,还会瞻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陵园、参观孙中山先生故居纪念馆与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以及参观大疆公司、腾讯公司、比亚迪公司及港珠澳大桥,预计4月3日晚间抵达陕西。
萧旭岑表示,4月4日上午,马将率全团参加“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并预计在陕西停留4天。除了参观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法门寺、大慈恩寺(大雁塔)、陕西历史博物馆及西安国家版本馆,也将参访杨凌智慧农业示范园、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并前往马援祠及马援墓寻根。
萧旭岑指出,访团预计4月7日下午抵达北京,展开此行第三站的访问。在北京期间,除了前往北京大学参访交流外,也会参观八达岭长城、北京故宫、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及卢沟桥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另外还将参观奥林匹克公园内的“冰丝带”(国家速滑馆)及“鸟巢”(国家体育场)。4月11日上午,全团搭乘中国国际航空CA-185班机,由北京首都国际机场飞返台湾,结束此次参访行程。
萧旭岑表示,此行最重要是延续去年开始的两岸青年学子交流,让两岸民间敌意减缓,避免未来走向冲突。马英九期盼透过这次访问大陆,推动两岸更多交流,促进两岸民众福祉,同时也能稳定两岸关系与区域紧张情势。
台媒体人赵少康接受香港中评社专访时表示,台湾和大陆关系很密切,但目前台当局与大陆几乎完全不相往来,两岸间不沟通、不见面,也未有实质深入的意见交流,是个不正常的现象,因此马英九访陆是好事。
赵少康进一步说道,马英九是国民党前主席和台湾地区前领导人,有其代表性,并认为马英九会清楚告知大陆,即将就任台湾地区领导人的赖清德只有40%选票,显见台湾有60%的人不支持赖,两岸间和平最重要,还是得用和平的方式处理两岸问题,马英九此行应该能把目前两岸的紧张情势降温。
国民党民代王育敏接受中评社访问时呼吁,民进党别再成为两岸和平的破坏者,应肯定或支持马英九再访陆,可有效舒缓紧张态势。若民进党无法转换这个观念,又要扯后腿、扣“红帽子”、下指导棋、增加马英九访陆的困难,那是大可不必。
时隔一年将再访大陆三个关键词读懂马英九此行
一年时间,不长也不短。如何观察和理解马英九的第二次大陆之行?答案,就藏在三个关键词中。
寻根
理解马英九的大陆行,首在寻根。
在第一次踏上大陆前,马英九便将寻根祭祖作为其大陆行的核心议程。2023年4月1日,湖南湘潭,“湘潭伢子回来了”,第一次回到祖籍地的马英九用家乡话跟乡亲们打招呼,来到祖父马立安的坟前宣读祭文,期间几度哽咽,令人动容。
这一拜,马英九等了73年。
虽然父母是土生土长的湖南人,但在香港出生的马英九,其实并没有在湖南留下成长痕迹。
执着于回乡祭祖的背后,是他对“根”的谨记,对故乡的思念,是一颗游子归家的心。
“中国人的传统就是不忘祖,永远要记得你是从哪里来的。”马英九当时说。
2023年4月1日,在湖南省湘潭县茶恩寺镇双阳村马家祖墓,马英九先生在献酒。新华社记者才扬摄
即将启程的此次访陆之行,马英九则特意安排前往陕西,参加“甲辰(2024)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对此,国台办使用了“寻根”,以及“慎终追远”“饮水思源”等词。
陕西行,是回溯“小家”的根脉。马家祖先来自陕西扶风郡,马英九的父亲——马鹤凌老先生也曾到陕西祭祖,并留诗一首:跨海寻根万里行,杨凌祭祖正清明;亡人追远还乡日,欣见宗亲乐太平。
陕西行,亦是追寻“大家”的源流。位于陕西省黄陵县的黄帝陵,是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的陵寝,世称“天下第一陵”。可以说,炎黄子孙的根、中华文明的根,就在此处。
一直以来,黄帝陵祭祖都是两岸同胞血脉相连的精神纽带。1946年,台湾仕绅林献堂、陈逸松、丘念台、叶荣钟等人便组织了“台湾光复致敬团”至陕西省耀县,遥祭黄陵,以向世人宣告“台湾六百万炎黄子孙,二千三百余方里版图,已归祖国,籍表台湾同胞拳拳之诚”。
此后,连战、吴伯雄、宋楚瑜、蒋孝严、郁慕明、洪秀柱等台湾知名人士都曾率团到黄帝陵谒陵祭祖、参与清明公祭黄帝典礼。
对于祭拜黄帝陵,马英九极为重视。在2008年担任台湾地区领导人后,他打破过往由台湾内务部门负责人代表主祭的惯例,多次亲临主祭(2010年、2011年除外),8年6次遥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