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数据库和甲骨文对比哪个好用吗,国产数据库,不是造富神话

bczs7142

时间 2024年4月12日 预览 37

专业编程培训机构——完成蜕变以后轻松拿高薪

电话+V: 152079-09430 ,欢迎咨询国产数据库和甲骨文对比哪个好用吗,[python实用课程],[C++单片机原理],[C#网站搭建],[Nodejs小程序开发],[ios游戏开发],[安卓游戏开发],[教会用大脑用想法赚钱实现阶层跨越]

国产数据库和甲骨文对比哪个好用吗

一、性能与稳定性比较

在性能方面,国产数据库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具备了不俗的处理能力。通过针对性优化和本地化定制,国产数据库在处理大规模并发请求时表现出了良好的稳定性和快速响应能力。而甲骨文数据库凭借其成熟的技术和全球众多大型企业的验证,同样提供了卓越的性能表现。然而,甲骨文在某些定制化需求上可能需要更复杂的配置,而国产数据库在这方面可能更具优势。

二、兼容性与扩展性探讨

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而言,数据库的兼容性和扩展性不容忽视。国产数据库通常设计时就考虑到对国内各种操作系统、中间件的良好兼容性,同时在拓展新功能上也展现出较强的灵活性。甲骨文则拥有庞大的生态系统,其兼容性和扩展性也得到了广泛认可,但可能在与某些本土系统的整合上略显不足。

三、成本效益分析

从成本角度考虑,国产数据库往往具有更加亲民的授权费用,这对于预算有限的中小型企业来说是一个不小的吸引力。而甲骨文虽然在初期投入上相对较高,但其强大的功能性和服务支持也为这一成本提供了合理的解释。因此,企业在作出选择时需综合考虑自身的财务状况和未来发展预期。

国产数据库,不是造富神话

原创2021-07-2912:19·雷峰网

作者|王德清王刚

编辑|王刚

对于日新月异的数据库赛道而言,Snowflake700亿美元的“史上最大软件IPO”并没有将甲骨文Oracle送进黑暗的深渊,甲骨文最坏的时代还远远没有到来。

国产替代的大浪潮之下,国内阿里、华为、蚂蚁金服的巨头阵营手握最充足的弹药,PingCAP、巨杉网络、柏睿数据等明星数据库厂商在资本以“刷新全球数据库领域融资记录”的野蛮推动下,正一步一步踏入资本和技术涌动交织的沃土。

  • 这是不是几年之前人工智能“造富”的投影?

  • 国产数据库融了巨资后被冠之以独角兽的称号,然后有媒体大肆鼓吹、资本催熟套现的熟悉剧情?

  • 我们在这场关于数据、技术、资本的大讨论中,真正要讨论什么?

  • 对于国产技术的未来,我们是否要缓一节拍,做时间的朋友等一等,步子大了容易扯着蛋?

  • 我们一点一点说起。

    甲骨文为何成“弃子”?

    数据库赛道,甲骨文是绕不开的大山。一切“中国版的甲骨文”、“去O难”都侧面叙述了这家数据库鼻祖的强大。

    数据库是基础软件皇冠上的明珠,几十年来与操作系统齐名,是每一家公司业务系统的核心,以刚需“收割”企业利润。

    在1989年正式进入中国后,甲骨文的产品不断进入金融、电信、能源、政府等领域。在2013年前后,信息安全的政策导向倒逼信息基础设施国产化加速,国内“去IOE”的潮水向甲骨文汹涌冲击。

    甲骨文创始人兼CEOlarry·ellison

    只要市场上不出现替代者,它就可以坐享其成,但事实上,甲骨文面临着严重的“腹背受敌”。这里主要是有三个原因:

  • 1)2017年开始,行业互联网化和数字化加速,数据量暴增,近两年数字经济成为国策,高并发数据需要得到处理;

  • 2)技术迭代。分布式、云原生等技术概念出现,变革了云技术发展,云数据库带来了增量创新而不是存量替代,云从基础设施上升到对业务的处理,备受欢迎;

  • 3)国产替代在成本上、性价比和舆论导向上都占尽优势,数据库也成为了火热的“国货”。四面楚歌,甲骨文的“敌人”不断出现。

  • 2014年,亚马逊AWS就发布业内第一个云原生数据库Aurora,阿里云则在2017年重磅推出云原生数据库PolarDB,蚂蚁的OceanBase数据库在2017年对外输出技术服务。中美两国最具代表性的云厂商弃用甲骨文,引发的风潮“一发不可收拾”。

    国产力量“觉醒”

    国产力量的“觉醒”,更像是一个新老之争的故事。相当多的受访者都会强调到:很多国产数据库和传统数据库,已经不是一个时代的产物。

    甲骨文是上一代产品,单机性能被优化到极致,但是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数据爆发式增长,单机版的数据库处理起来开始显得力不从心。在这个背景下,分布式数据库应运而生。分布式数据库单个节点性能不如甲骨文数据库,但堆叠起来性能则很可观,而且能够根据需求弹性伸缩,能处理几乎无限量的数据。

    PingCAP联合创始人兼CTO黄东旭对雷锋网表示:“相比于传统单机版的经典数据库,由于其积累的时间更长,国产数据库的成熟度肯定还是会差一些。但是在云数据库领域,我国与国外的同类产品相比,技术上已经没有任何差距,甚至在一些高并发的场景上,国产数据库更具有优势。”

    目前,国内以互联网厂商为背景的主流的数据库产品均实现了云化。如PolarDB、OceanBase、TDSQL、TiDB等。伴随着云化、数字化浪潮在全球逐渐蔓延,我国企业打造的云数据库产品也在国际市场与行业头部公司开始了同台竞技,目前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2016年就投资PingCAP的云启资本合伙人陈昱对雷锋网表示,数据库本身是不分国界的,国外市场对于国内数据库厂商来说机会很大。只要产品足够出色,能和国际上的厂商竞争,就能在国外市场拿到单子。

    可见,云数据库的发展让国产数据库实现了“变道超车”,而互联网发展带来的增量创新场景无疑已经成为了当前云数据库的重要的市场之一。

    从诸多数据库大厂的实践以及客户反馈中,外界不难发现,在一些银行核心业务的替代中,国产数据库在高一致性、高可靠性等核心能力上的表现并不逊色传统的经典数据库,同时在成本上,替换国产数据库也还可为用户降低成本。

    替代之路有哪些坑?

    尽管“去O”成共识,但大势之下,金融等行业核心业务数据库替代意愿成为我国数据库厂商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此前,腾讯数据库技术负责人潘安群对雷锋网表示到:“我们很感谢那些愿意跟我们一起吃螃蟹的客户,因为他们很多人都把自己的职业生涯压在了我们的身上。”

    而这背后的原因,也是云启资本合伙人陈昱眼中当前国产数据库仍旧存在不足的地方。

    “用户大量的应用都是基于传统的Oracle数据库生长起来的,没有一款国产的数据库可以说100%与Oracle是兼容的,面对这样的问题,国产数据库需要为用户把一些传统的特性补足,或者是基于新的数据库再为用户把应用重新写一遍,但是无论哪种方式都是需要大量的时间。”陈昱提到,“所以银行更多的把国产数据库用在创新业务上,核心系统替换还需要时间。”

    同样在行业资深人士看来,工程优化问题是当前国产数据库替代后面临的首要问题,除此之外,“如何避免重度交付”也是我国国产数据库厂商所要面临的又一个课题。

    “只要大家愿意放足够多的研发,放足够多的人,现在替代Oracle已经不再是一个问题了。若一个项目的交付动辄就需要两三年的时间才能完成,试想面对银行成百上千的业务系统,这样的重度交付,将所有数据库替代完,可能会需要很多很长的时间,付出很大的成本。

    “可见,数据库国产化替代不再是一个能不能的问题,而是谁能够交付的更快投入的人力更少。

    资本追逐数据库,带来了什么?

    相关论坛相关论坛
    相关广告相关广告
    广告图
    Copyright2023未知推广科技
    拨打电话拨打电话
    Copyright2023未知推广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