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363663788869976610/
原创 2024-02-10 08:31·老孙市井聊
去非洲创业是一种什么体验?一对福建夫妻的经历,可以给你答案。
据说这对夫妻在非洲打拼了十几年,如今已经在老家买下了一套首付100多万的房子,每个月光是开销,就得花好几万。
然而很多人却不知道,他们在非洲生活可谓困难重重。
从这对夫妻的口中可以得知,他们在非洲不仅要忍受缺电缺水缺网的痛苦,每天还得提防有人偷东西。
最关键的是偶尔还会有火灾来袭,将自家店铺烧的一干二净。
真实的情况究竟是怎样的?他们如今在非洲又过的怎么样了?

一、从福建到非洲
开头提到的这对夫妻,就是徐元燕夫妇。徐元燕是福建莆田人,87年出生的她,初中还没毕业,就辍学打工了。
在此之后徐元燕去晋江做过鞋盒,做其他城市做过导购和销售,总之各行各业都有徐元燕的身影。
直到2004年,徐元燕遇到了自己的丈夫,这才停止了候鸟式迁徙的脚步。
当然了尽管夫妻二人婚后的生活很稳定,但收入依旧很低,平均每个月也才2000块钱左右。
在2007年的时候,徐元燕的丈夫觉得不能再这么继续下去了,还是得搞一份收入高的事业,这样才能养家糊口。
于是乎他们在叔叔的介绍下,去往了非洲马拉维。
按照徐元燕的说法,飞机刚降落的时候,她发现下面都没有房子,整个地界一片荒芜。这不禁让她感叹道,这个地方也太落后了。
而且初来乍到的时候,由于对环境不怎么熟悉,以至于她觉得当地人都特别恐怖。
毕竟这些人一个个都黑不溜秋的,说话做事的方式也跟国人差距很大,所以她对此颇有一些畏惧。
在马拉维住下以后,夫妻俩便来到了叔叔的店里打工。
叔叔在马拉维开了好几家店,当时正缺人手,所以才把徐元燕夫妇喊了过来。就这样,夫妻俩算是在非洲开启了打拼的步伐。
当然了,由于徐元燕夫妇不会当地语言,也不懂英文,所以一开始只能靠翻译器过日子,要不就是直接比划。
像这样的日子,他们整整度过了大半年。
而且由于附近没有菜市场,所以他们只能吃红萝卜和白菜。按照徐元燕的说法,最近的菜市场开车都要10分钟。
但他们没有车,所以在前期只能吃一些清汤寡水的食物。直到有了一定积蓄之后,夫妻俩才改善了生活。
二、赚到第一桶金
此后夫妻俩便开始在镇上租了一个店面,大概40-50平的样子。沿袭福建人一贯的传统,他们开起了一家百货超市。
在没有车的日子里,夫妻俩只能借用姑姑的车,给当地人送货。
靠着这样日复一日的努力,夫妻俩总算攒下了第一桶金。
正所谓一生二,二生三,已经初具经商经验的徐元燕夫妇,开始有了扩展业务的计划。
根据徐元燕的观察,那时候当地人最喜欢穿一些花花绿绿的衣服,而且整天到处浪,基本上存不住钱,想花的时候就花掉了。
在这种情况下,徐元燕开始考虑做一个服装店,说不定到时候能赚的盆满钵满。
说干就干!很快,她和丈夫便从家里拿了3万,并拿出自己存下的7万,在附近又开了一家服装店,大概100来平的样子。
为了送货方便,夫妻俩干脆还买了一辆车。自此,徐元燕夫妇的第二次创业计划,就要扬帆起航了。

三、经营过程困难重重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很快,徐元燕夫妇便遭到了命运的首轮打击。
在经营第二家店铺的过程中,夫妻俩的劳动成果,直接被付之一炬。
当时旁边的一家店铺,因为操作不当,导致失火,很快火势便蔓延到了徐元燕家的店铺。
见势不妙,徐元燕赶紧叫附近的消防队过来灭火。
然而相比于火势而言,当地消防队更加令人感到无奈。
才晒了一车水,消防队就表示没水了,随即就停了下来,眼睁睁的看着徐元燕的店铺被烧光。急的徐元燕咬牙切齿。
当然了,老话说的好,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们又在非洲遭遇了一连串的烦恼。
比如当地的人特别喜欢偷东西。从徐元燕的描述中可以得知,当地的房子,都是用铁皮盖的顶。
这种顶特别脆,稍微用剪刀剪一下就破了。
有一次,一个小偷就在他们店铺的房顶上钻了个洞,然后将里面的货物偷了个七七八八。
据估计,此次徐元燕家的店铺大概损失了一万多块钱,以至于后续她还得雇人专门去盯着店铺的安全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