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摊被收2万保护费新后续,报警也没用?当地人曝内幕,官方已介入
转载: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366989471893504575/
原创2024-05-0922:19·每日一说摆摊收2万保护费风波持续发酵警方介入调查摆个小摊就能让辛勤劳动者们谋生,但这在淮安国道附近已不复存在。5月6日晚,一名卖小商品的女摊主与儿子在此遭遇一名自称"受城管委托"的男子,被索要2万元"保护费",拒绝交纳就不准摆摊。这一骇人听闻的事件迅速在网上引发热议。一名女子带着儿子在淮安国道边缘地带摆起了地摊小商品。此地虽不临主路,却也挺热闹,周边常年都有不少小商贩聚集谋生,形成了一个临时性的"集市"。谁曾想,眼下看似平静的景象竟也潜藏着"猫腻"。就在母子俩兴冲冲准备开摊时,一名中年男子突然拦车步伐,口出狂言:"这地方不是你想来就来的。"妇女万分诚心地询问原由,想不到对方的回应却无比狂妄:"想摆摊,得先交2万块钱的保护费!"2万元保护费?听起来跟"潘金莲"时代赎身钱似的,难怪"哪阿妈"操心。该男子不仅如此,还特地叮嘱:"2万块钱只收现金,转账就算了。"做贼心虚,防患于未然。女摊主的儿子上前查探男子身份。对方竟一本正经地称:"是城管委托我来的。"如此荒唐回应让人啼笑皆非:区区一介小民,怎有委任城管的资格?背后定有蹊跷。尴尬一幕暴露无遗,女摊主儿子见状掏出手机拍摄,男子这才意识到有违法嫌疑,竟起了夺机的心思,被母子喝止。此事经现场网民拍摄后在网上流传,当即引发群众哗然。"地摊费"疑点重重内幕曝光让人大跌眼镜男子既逻辑混乱,又图夺手机,自知理亏,言行可疑。但更令人费解的是,一名区区私人到底凭什么,有胆量在公共场所明目张胆地敲诈勒索,还扯上了"城管"的大旗作遮掩?这显然有蹊跷,因此网民们纷纷质疑其身份背景。就在疑云重重时,有当地朋友终于拨开云雾,道出了更多内幕。这起事件并非突发,早在3个月前,男子就开始在此"收保护费"。男子只是向一位商贩朋友要了价值二百元的烟酒,其理由是"给城管意思意思,让他们不来清剿"。没有及时受到制裁,以为可以侥幸逃过一劫,于是胆子越来越肥。"给城管意思"的说法至今尚无定论,是否属实仍有待调查。不过此话确实让人深感这个"保护费"说辞存在重大疑窦,它究竟是为了敛财个人腰包,还是真与城管勾连呢?舆论沸腾官方展开立案调查无论从哪个角度看,男子这种行为都已经涉嫌违法犯罪,比如敲诈勒索、非法经营等。现在网上巷议纷纷,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当地执法形象。有网民大呼:"这要是真的,城管岂不是成了'保护伞'?"也有人怒斥:"就这种无赖勒索的货色,竟敢打着执法的旗号狐假虎威!"面对轩然大波,事到如今,官方已无视之理,只能积极应对。据悉,淮安当地警方已高度重视此事,立案展开全面调查,将追查男子身份、是否与执法部门有牵连等情况。当地城管部门也做出回应,明确否认该男子与机构有任何关联,并表示将全力配合警方调查,共同还社会一个公道。
随着案情进一步引爆舆论场,更多相关人士开始现身说法。有商贩暗示,类似勒索"保护费"问题在当地情有可原,背后疑云令人咋舌。公权力被滥用,国家利益受损,这已不仅是普通违法行为,而是腐败犯罪。一个区区地摊事小,但一旦放大到全国,影响面就非同小可,必须杜绝此等不法行径。"冰糖葫芦事件"前车可鉴呼吁依法理性维权回顾近期多起因买卖摩擦而引发的群体性事件,都凸显了一个共同问题,那就是有人试图借机敲竹杠、收"保护费"等手段。有人荒谬地认为,由于小商小贩无证摆摊在先,故而应该受罚没收甚至付费。这种认知是极大的谬误!凡事应先分是非曲直,再行维权。当前社会确有相关管理空白,但仍不能允许随意加征"乱纳税"。不论你是小商贩还是执法者,都应该在法治框架内有理有据地生存发展。一味地横加勒索霸凌无疑与法治背道而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