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回来了!刀郎用一首新歌,就让那英被骂三百万条?
转载: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260497376933659199/
原创2023-07-2721:58·橘子娱乐你们最爱看的逆风翻盘戏,来了?十五年前,他被挖苦↓被讽刺↓被不看好↓十五年后,那个男人他杀回来了,带着他的新专辑,新歌,歌词辛辣到疑似把当年所有质疑过他的人都diss了一通,卑微苦情歌手变身毒舌rapper,回旋镖的戏码谁不爱看?目前专辑热度已登顶酷狗。而开头三位质疑过他的人呢,毫无意外地,从微博被追着骂到了抖音。评论区沦陷,无一幸免。网友:我以为你都要退圈了,没想到你十年磨一刀。但,事实果真如此吗?先来看这首被网友视作在diss别人的新歌《罗刹海市》,这首歌取材自蒲松龄《聊斋志异》里头的一则故事《罗刹海市》,故事大纲如下:
一个怀才不遇的美少年叫马骥,去海外经商,漂到了一个叫罗刹国的地方。这个国家以丑为美,越是丑的地位越高,越是漂亮的越要当乞丐,所以国中最丑的那个是宰相,宰相有三个鼻孔。有人告诉马骥,我们这个国家是以相貌取人。但是大罗刹国恰好是和传统审美颠倒着的,它是以丑为美,越丑的才越美。所以,马骥来到这里就被看成是怪物,人们看到他都吓跑了。
新歌里的“少倜傥,华夏的子弟,泛舟搏风打浪”“两耳傍肩三孔鼻”“罗刹国里常颠倒”,都跟原故事里“出海少年马骥”“三鼻孔的丑宰相”“审美颠倒”一一对应,蒲松龄创作初衷本是在批判科举制,揭示当时官僚腐败,拍马屁的人一步登天,真正学富五车的人得不到重用,那么被刀郎借来一唱,对标当下,近几年来娱乐圈流量当道,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很明显是借古喻今,讽刺如今行业无序。本来没那英他们什么事,但歌词里的许多细节却被网友一点点拎出来,再三比对,认为在疑似内涵开头提到的三位,比如未曾开言先转腚——好声音导师转桌椅(汪峰杨坤那英都曾是好声音导师)网友@裴新雷甚至出了一张表格,哪句分别在内涵谁,列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
逆风翻盘的戏码太带感,即使只是网友的一家之言,也迅速聚集了最多的看客,歌火了,也顺带着把十几年前的歌坛恩怨一一翻出。约莫20年前(2003-04年前后),华语乐坛迎来彩铃时代,实体专辑彼时正在遭受互联网第一波冲击,即便天王天后,销量也只有30万张,
比起巅峰期动辄百万的,实力大不如前,但却有一匹黑马在这个当口强势冲出,以270万销量横扫歌坛,专辑名叫《2002年的第一场雪》,这匹黑马就是刀郎~这歌火到什么程度,一条街从头到走到尾能听上三遍。那时候歌坛画风或小清新或讲究脱俗温柔干净...对比起来,刀郎属于豪放粗鄙,
他有首歌叫《情人》,歌词展示下,
这种在小时候听到要脸红的句子,在主流赛道里属于野路子,却非常击中下沉市场,你家里的舅啊叔啊伯啊,总有一个pick刀郎。这种自然的野性的魅力,get到的爱到不行,罗大佑在节目中公开赞美过,说刀郎唱歌像在说故事,张艺谋也自称是听了刀郎的歌很受感动,当年《十面埋伏》首映会,大导演死活要请刀郎,为了拿下刀郎,跟团队死磕,刀郎的意思是唱歌可以但不太愿意示人,张艺谋就说那我给你做个面具~于是张艺谋就真的跟剧组美术师合计着去做面具了。何时见过大国师这样呐~这场首映礼过后,汪峰首先站出来一通挖苦,说他唱歌的时候底下观众都不怎么喝彩...2010年,刀郎入选《音乐风云榜十年盛典》十年最具影响力歌手(内地),跟他一同的入选的还有那英刘欢汪峰韩红崔健...但在投票环节,却被担任评委会主席的那英,以“销量不代表一切,歌不具备审美观点”为由否了,报道写,那英是“力排众议”,将刀郎挡在了盛典门外。也因为这件事,那英成了此次“刀郎逆袭”现象的头号靶子,
说起来,她的发言比起汪峰杨坤那样带有情绪的批判,显得理智得多,但是却承受了网友最多的怒火。一来影像的传播效力相对文字而言呈指数放大,以上几位,除了那英都是文字报道,
文字人家还可以否认,说是记者乱写,你看杨坤就否认了,但那英,视频为证,高清镜头下的judge,否无可否,加上她那张出了名的大嘴巴,许多话即便不是出自她口,因为像是她能说出来的也被当作就是她说的了,比如她被指“认为刀郎的歌都是农民在听”,即使刀郎本人都不信那英会说这种话,但网友吃瓜哪管的上那么多,更别说求证了,于是这压根儿没说过的一句话,给那英招来了最凶猛的攻击。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博主甚至将《罗刹海市》的部分音源转成女音,还配上了田震老师的画面,
恨不能搞个针对那英的几大门派集体围攻光明顶。
也是没想到,那英跟田震的龃龉已经过去20年,还有这么多人对此记忆犹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