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反转!重庆警方最终通报“胖猫跳河”详情,不予立案,姐姐道歉
转载: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370745872923116070/
首发2024-05-2000:36·小王子.5月19日晚间,重庆市公安局南岸区分局发布了对"胖猫"跳江事件的详细通报。原来"胖猫"与网传的"捞女"谭竹,不过是一对你情我愿的普通恋人,二人之间的经济往来也属正常恋爱范畴,压根构不成诈骗!这与舆论炒作"捞女"骗钱的版本判若云泥,堪称一个天大的反转!通报公布后,引发网友热烈讨论,很多人质疑之前是不是被带了"节奏"?当初这起事件是怎么被上纲上线、炒作至此的?现在真相大白后,则又引发了哪些新的思考?事情的经过2011年11月,一对姐弟恋小情侣在网上相识并恋爱。女方谭某与"胖猫"张某年龄相差6岁,前者略长一些。两人关系一路相当"热烈",短短两个月便已确定恋爱关系。2022年春节期间,张某还邀请谭某到湖南老家游玩,并由妹妹及男友陪同。这说明二人的关系,已获得双方家人的认可。次年双方矛盾渐起,谭某希望结束异地恋爱,让张某到重庆一同生活。于是张某在2023年10月从湖南来到重庆,在谭某家附近区租了房子,双方开启了同城恋爱模式。同年,张某还出资7万元为谭某开了一家花店。2024年春节前夕,两人更是一起回谭某老家,向父母和亲友正式介绍了彼此,可谓亲事看在眼里。然而即便如此,他们的恋情还是一路波折,争吵分分合合。直至2024年4月5日,谭某向张某发去一段"互相冷静一段时间,过自己生活"的暂别信息。随后情况急转直下,仅仅5天后,张某便向谭某转账66666.66元,并特地备注为"自愿赠予",似乎已有轻生的决心。最终在4月11日凌晨,张某留下一句"我们已经结束了"的话后跳入长江轻生,一个月后于4月23日被警方发现已溺亡。如果我们从正常恋爱关系的角度来看,这类经济往来其实也不算惊世骇俗,只是张某的执着和偏执行为,让人始料未及罢了。在一段恋爱关系中,男友为自己的女朋友暂时照顾生活费用、送礼物等,都是很正常的事情。据警方调查,两人在恋爱中互有转账,但张某转给谭某的数额较多,大约有13.6万元。而在张某离世后,谭某已将这笔钱全部归还给了张某的父亲。换句话说,他们之间也不存在任何单方面"被骗财"的情况。通报中提到,张某在最后转账给谭某时,不仅特意备注为"自愿赠予",还将谭某的支付账号直接拉黑,不让她退款。看来最后那笔钱,确实是张某心甘情愿给予的结果。有了这些关键信息,不难判断出,张某的自杀根源很可能就出在他们感情的困局上。作为异地恋中较年长的一方,谭某可能比张某理智一些,所以在二人矛盾不断时,先提出了"冷静期"。然而年轻气盛的张某,可能正是对谭某一往情深,才难以接受这种分离,最终走上了一条不归路。走入极端行为的根源,正是一种过于深沉、偏执的爱。张某将谭某当成了自己生命的全部,离不开她便无法活下去。而他身边缺乏可以给予正确引导的人。世间有太多人正陷入类似的感情困境,却无法自拔。在这方面,张某是可怜而又极端的一个缩影。从事后谭某主动归还财物的角度来看,她的初衷其实未尝不是一份真心爱意。否则,按照那些"捞女"的作风,她大可不予理睬,反正钱财也已到手;而即便被曝光也无需在意,继续去"捕获"下一个金主。即便在遭到舆论口诛笔伐时,她也一再表示愿意归还"违规所得",可见其中依旧含着一份恋人的良心。双方最终还是难以化解心结,才会走上了今天的结局。这起事件已不再是一个简单的"捞女"诈骗案。它背后隐藏了太多普通人难以理解、艰涩的情感纠葛。反复无常的爱恨,强烈到走火入魔的执着,人性中阴暗扭曲的部分,在这段感情里无一不体现出来。这不过是一个被曲解、被炒作之后,导致舆论狂澜的非典型恋爱悲剧罢了。这件事在初期被广泛认定为一起"捞女"诈骗案,对谭竹一片谩骂。然而事实往往比我们想象的更加复杂。在缺乏全面了解前,我们不应过于武断地下定论,更不应对他人加以人身攻击。保持开放、宽容的心态,用理性审视问题,是我们应该学习的一课。这起事件在网上曾掀起声讨谭竹个人的浪潮,出现了许多谩骂、人肉、威胁等极端言行。网络暴力不仅违法,更是对理性交流的伤害。我们应该尊重每个人,用文明、理性的方式表达分歧,互相包容不同观点。"胖猫"和谭竹之间是一段纠结的感情纠葛,彼此矛盾重重。面对感情问题,我们不应简单地把一方视为"受害者",另一方就是"加害者"。每对情侣关系的内核都是独特的,需要用开放、宽容的心态去审视。只要涉及金钱输出,我们就容易将其贬低为"为钱所困"、"唯利是图"。然而事实告诉我们,在一段感情中付出金钱并不一定就是被"骗财"。我们需要打破这种狭隘认知,用更包容、更宽阔的视角审视人际关系。这件事也警示我们:在信息时代,我们务必保持独立思考能力,切忌被别人渲染和操作的言论所左右。只有通过自我学习和思辨,我们才能真正认清事物的本质,而不被表象所迷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