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巴黎,就没有花不出去钱的道理

shlh79b72

时间 2025年6月30日 预览 32

转载: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394428962762244627/

原创 2024-07-22 20:01·南方周末

大巴黎快线:开往奥运的列车

回家进小区要扫码,出门先撞上铁栅栏,全城各地交通限制不能开车:似曾相识的场景,恍惚身在新冠时期的记忆中。但铁塔和五环提醒着这不是魔幻的2020年:我在巴黎,此时这座条条大路不通罗马的城市,即将举办2024年的夏季奥运会。

7月的巴黎像一座巨大的工地。奥运会开幕已进入倒计时,四万五千名警力进驻,让这座曾经以不安全闻名的欧洲首都,进入一种战时氛围。但比警察更多的是来自世界各地、日夜赶工的建筑工人:说英语的工程师团队在荣军院广场调试电力设施;沉默的中国保洁站在梯子上,擦拭开幕式临时导播间的大玻璃;肤色深沉的安全员穿荧光黄背心,指挥寥寥路人绕过工地前往Allee Royale的电车站:车站背后就是凡尔赛宫花园的西门,这里正为举办奥运会马术比赛搭建巨大的临时看台。

马术和现代五项将在凡尔赛宫的运河和临时体育场举行。 摄影 沉白白

2024年巴黎奥运会,号称有史以来第一场全程公交可达的奥运。古老城市的动脉血管大改造,甚至在2017年申奥成功之前就开始了。2013年投入建设的大巴黎快线计划环绕市区一圈,并连接了巴黎近郊地区和三座机场。6月24日,该计划第一条地铁(延长)线14号线率先贯通,为奥运前处处堵车的巴黎带来让人安心的好消息。

14号线被誉为奥运“生命线”,终点站是本届奥运会主体育场:法兰西体育场。它所在的巴黎北郊还有另一个让人闻之色变的名字:93区。它是吕克·贝松的电影《暴力十三区》原型,巴黎乃至整个欧洲脏乱与暴力街区的典型。

地铁到站时我尚未感受到异样:阿尔斯通开发的无人驾驶列车安静清凉,带我来到这座全新的交通枢纽。走出地铁是干净的站台,木质贴面装饰的墙壁,清晰的路标让人恍惚间以为身在新加坡。

设计中这里将是四条地铁交会的枢纽,八台自动扶梯同时运营显示着规划中对未来巨大客流量的预期。但今天,奥运村入住前一天,这里空空荡荡,我几乎是唯一的旅客,此外只有零星工人在完成最后的装修工作。地面进站大厅里,一队地铁安保在开会,腰间别着配枪。售票处有两台自动售票机,加上问询处的两个窗口,构成面向游客所有的设施。我在自动售票机上操作失误,本想买去机场的地铁票,却买成了巴士票(地铁自动售票机为什么会卖机场巴士票啊!)。当我前往问询处时,崩溃地发现三名工作人员都不说英语。借助翻译软件艰难沟通后,我被告知买错的票不能退,需要重新买地铁票;刚才刷过的地铁次票也作废了。想起前一天在另一个奥运场馆荣军院的地铁站问询处,工作人员面无表情向我和另一位美国游客重复:I Don’t Speak English(我不说英语),我感到一种怪异的冲突感:表面上多种语言的奥运标语随处可见,但巴黎似乎更像巴黎人的巴黎了,属于那些有地铁月票的本地人。

巴黎北郊新建的圣旦尼交通枢纽,连结法兰西体育馆,奥运村与巴黎市区各个场地。 摄影 沉白白

走出地铁站来到地面,异样感更加强烈。这里和印象中塞纳河畔浪漫的巴黎不同,充斥着未完工的建筑工地,涂鸦的建筑外墙,路边随意停放的车辆和被损毁的路标,以及十几辆严阵以待的警车。下一个缓坡向西边走,像走过任何一个萧条的县城,十分钟之后,在居民楼的尽头就是奥运村。

离奥运会开幕还有两周,次日第一批运动员即将入住,但此时奥运村的建设施工尚未结束,零星有戴着安全帽的工人进出忙碌。

奥运村所在的圣旺省只有五万多居民,1/3是非裔移民和他们的后代。这里平均每天发生25起治安案件,其中3起是贩毒,青壮年登记失业率高达17.7%。本届奥运会官方合作的公益组织为15-30岁的青年提供免费的融入和就业培训,培训计划的第一个目标,是让年轻人按时起床。

奥运的到来,会改变这个地区的社会生态吗?这些短暂融入一份工作的年轻人,能够在奥运结束后继续投入新的岗位吗?奥运结束警察离开后,我们是否还能安全地走在圣但尼和圣旺的街头?这些问题没有人能够回答,大概也不是一个游客应该关心的。但我私心还是希望这片繁杂之地能获得改变和发展的新契机。

离开的时候我还是从这里出发。14号线只需要48分钟便带我纵贯巴黎。无人驾驶地铁的车头是巨大的玻璃,能看到整个地铁线路,还设置了模拟驾驶台,让乘客体验地铁司机的视角。我假装开了两站,把“驾驶位”让给了一个八九岁的非裔小男孩。他全神贯注“驾驶”着这辆地铁穿过圣但尼水上中心(花样游泳、跳水、水球),协和广场(三人篮球、霹雳舞、自由式小轮车、滑板),贝尔西体育馆(体操、篮球、蹦床),最终抵达巴黎东南郊的奥利机场。7月下旬这里前往意大利的航班机票大多早早售罄:这座主要运营欧洲境内廉价航班的机场,载着大批巴黎人逃离奥运的夏天。

巴黎地铁站内的奥运标志 摄影 沉白白

巴黎人与奥运:逃离巴黎计划

2023年4月,当著名会计师事务所德勤预测,奥运期间巴黎的民宿价格将上涨85%时,我的巴黎朋友们分成了两派:一派是不得不在巴黎度过2024年夏季的人,他们担心会有大量游客涌入巴黎观看奥运会影响自己的日常生活;另一派是计划去其他地方度假,将自己的“奥运公寓”挂在爱彼迎上出租赚一笔的人。

前者的悲观有迹可循,后者的乐观则似乎有些过于乐观。

早在今年2月,我的朋友田田开始在朋友圈发布奥运短租广告。她在巴黎留学工作多年,于市区置办下一套两卧室的小公寓,简单温馨。她本希望在奥运会期间把自家作为民宿出租,自己则短暂离家去海边,靠租金收入或可以美美度个假,甚至小赚一笔。但直到4月她的房源还在朋友圈挂着,似乎无人问津。时间快进到6月,她在朋友圈吐槽,遇上“不要求看房,不关心设施”的租客,心有疑虑。虽然不想房屋空置,却也担心住客不爱惜,甚至把自家用来做和居住无关的事情,遂狠心拒单。兜兜转转,本打算空出来整个7、8月的房子,竟大部分又重新属于了她自己。由于租金收入和理想相去甚远,她取消了海滨度假计划,只是改为在有人入住时临时搬去朋友家。假期被分割得零碎,预期中的收入也没能达成,还欠了朋友人情,这个夏天的田田有些沮丧。

中文作为奥运相关各种标识上的第四门语言无处不在,但中国游客并没有复现往日盛况。闲鱼上单价1600欧元的开幕式门票8折促销仍有不少,不愿透

Copyright2025未知推广科技
拨打电话拨打电话
Copyright2025未知推广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