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光伏储能系统它有什么应用领域以及如何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_百 ...
一、光伏储能系统的工作原理光伏储能系统由太阳能电池板、充电控制器、储能电池和逆变器等部分组成。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光能转换为电能,通过充电控制器对储能电池进行充电。储能电池储存了电能后,逆变器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以供家庭或工业使用。光伏储能系统的工作流程虽简易,但在设计和实施过程中需考虑众多因素,例如电池板的功率与储能电池的容量必须满足电能生产和存储的需求,同时充电控制器需确保电池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二、光伏储能系统的优点光伏储能系统相较于习惯能源系统具有显著优势
1. 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太阳能是一种环保的能源,与化石燃料相比,减少了环境和气候的负面影响
2. 独立供电能力:在电网不覆盖或不稳固地区,光伏储能系统可独立供电,提高能源供应的可靠性
3. 成本效益:虽然初期投资较高,但长期来看,光伏储能系统的维护成本低,且电能几乎无成本,总体成本更具优势
4. 灵活性:光伏储能系统可根据需求调整容量,适应能源需求的波动。
三、光伏储能系统的应用范围光伏储能系统的应用前景广阔,主要应用领域包括
1. 家庭与商业:提供备用电源,确保电力供应的稳固性
2. 农村电网:在农村地区,光伏储能系统可作为主要供电来源,改善电网覆盖
3. 太阳能车库:利用屋顶太阳能电池板为车库内的电动汽车提供动力,促进低碳出行
4. 大型储能电站:在电力调峰方面,光伏储能系统可作为大型储能电站的替代方案,平衡和优化电网负荷。结论光伏储能系统作为清洁能源的代表,对节能减排具有重要作用。随着技术进步,光伏储能系统的技术和发展将不断更新,为能源供应和环境保护做出更大贡献。
二、十年沉淀新能源,中天科技:光伏+储能+铜箔有望全面迎来收获期_百度知 ...
1. 十年沉淀新能源,光伏+储能+铜箔将全面迎来收获期1.1. 中天科技新能源产业布局积累长久中天科技成立新能源集团,实现新能源子公司管理。中天科技目前形成包括光通信、海洋业务以及新能源业务三大业务板块,新能源业务方面,公司在2012年开始积极入局新能源业务板块,成立包括中天科技光伏技术有限公司、中天科技储能科技有限公司等公司,在江苏中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设新能源产业集团对六大新能源子公司进行管理。布局三大业务板块。中天科技新能源业务主要涉足三大板块,分别为光伏、储能以及铜箔。中天科技新能源以电站建设为龙头,分布式光伏为特色,微电网技术为核心,关键材料为突破,大型储能系统为亮点,逐渐成长为中天科技新的增长极。建立/收购子公司赋能新能源产业。中天科技新能源集团下设六大子公司,管理光伏+储能+铜箔三大业务板块,其中中天光伏材料有限公司与中天光伏技术有限公司进行光伏相关产品和工程的生产、销售、维护,中天科技氟膜智能工厂则对功能性膜材料进行研发生产;中天储能科技有限公司与中天新兴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对储能产品和原材料的生产销售;江东电子材料有限公司则主要研发生产电子铜箔相关产品。聚焦新能源,全球布局赋能生产销售。中天科技关注创新科技,聚焦新能源,在全球进行产品布局,拥有在印度、巴西等六地的海外工厂,同时在美国、墨西哥等10地具有营销中心、共设立54个海外办事处,具有国际化产品销售布局。新能源业务收入未来有望迎来快速增长。公司2012年开始布局新能源业务,目前已具备一定体量规模,2020年实现新能源业务销售收入15.06亿,同比增长13.55%,我们认为,随着公司三大业务板块不断发力,以及市场的快速发展助力下,公司新能源业务收入将持续快速增长
2. 新能源行业长坡厚雪,持续高景气下打开广阔成长空间2.1. 30·60计划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我国碳排放量改革开放后快速增长。根据Our World in Data数据,我国碳排放量在1949年建国时每年5936万吨迟缓上升至1978年约14.9亿吨,随后呈现快速增长态势,2000年后增速再次上升,2019年我国碳排放量已经达到104.9亿吨。我国是煤炭消费大国。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的资料,2015年到2020年,尽管我国政府已经逐渐意识到节能减排的重要性,但煤炭消费量仍然总体呈现出上升趋势,2020年我国煤炭消费量为40.2亿吨,占终端能源消费的56.7%,是我国主要终端能源消费。煤炭产生热能效率较低。前瞻产业研究院资料显示,1 吨石油所产生的热量等于1.43吨标准煤产生的热量,等于1074.14立方米天然气所产生的热量。在产生相同热能量的情况下,燃烧煤所释放的二氧化碳远高于燃烧石油和天然气所排放的二氧化碳。而碳排放量的增长对环境保护带来了挑战,绿色低碳生活被倡导。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等气候问题加剧,绿色生活被倡导,我国也提出了2030碳达峰,2060碳中和的战略目标,也据此推出了一系列环保政策措施,致力于降低碳排放量,建立绿色低碳社会在政策的刺激下预计未来新能源领域将实现蓬勃发展。我国各地区均积极开始出台新能源相关推进措施,积极发展清洁能源产业
2.2. 光伏装机量快速增长,产业链技术成熟+成本下降持续推动行业发展光伏产业是新能源需求下大力发展的行业。光伏产业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我国目前正大力发展光伏行业,正推动光伏行业成为在国际具备竞争力的优势产业。光伏产业链包括上游多晶硅料、晶硅片,中游的单晶电池、多晶电池等以及下游的光伏发电系统应用。应用涵盖广泛,逐渐成为地区发电主要途径。经过多年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电在我国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从家庭用户太阳能电源到通讯/通信以及石油、海洋、气象等众多领域都可以见到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应用。上游材料产量持续增长,为行业发展赋能。多晶硅方面,据中国光伏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以来,我国多晶硅产量持续增长,2020 年,全国多晶硅产量为41.95万吨,同比增长22.7%。此外我国在硅片产量方面也具有强劲实力,国内产量占全球产量的90%以上,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2020年,国内硅片产量为161.3GW,同比增长19.8%。光伏装机量持续高速增长。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13年以来,我国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增长迅速。2013年,全国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仅为19.42GW,到2020年已经增长至253.43GW,期间复合增长率高达44.3%。光伏新增装机量在经历531光伏新政影响后目前开始回升,2020年新增装机量48.2GW,同比增长59.5%,2021H1持续增长趋势,光伏发电新增装机13.01GW,同比增长12.93%。光伏发电占全国发电比重增加,未来占比预计持续增长。根据全国新能源消纳监测预警中心数据,我国2021年前三季度全国光伏新增并网装机1144 万千瓦,同比增长58.9%,新增装机较上季度增加289万千瓦。新增装机规模较大的省份包括山东261万千瓦、河北192万千瓦、河南103万千瓦。同时,光伏与风电发电量持续快速提升,累计发电量718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4.9%,占全部发电量的比重为11.8%,同比提升1.8个百分点。我们预计随着发展新能源需求的推动,光伏装机量持续提升,光伏发电占总发电比重将持续增长。展望未来,产业链供需矛盾缓解后,预计光伏装机规模增长进一步提速。2020年因扩产周期长,自然灾害及事故造成减产等原因,光伏上游材料如硅料、光伏玻璃价格持续上涨,硅料价格上涨50%,光伏玻璃价格上涨100%,全年整体产能属于紧平衡。我们认为随着供需矛盾逐步缓解,上游材料产能有所恢复后,预计整体市场装机规模增长提速。建设成本预计逐渐降低,带动光伏建设快速发展。我国光伏系统初始全投资预计持续下降,组件、逆变器等关键设备成本预计将随技术进步以及规模化效益,未来具备降价空间。2020年我国地面光伏系统初始全投资为3.99元/W左右,较2019年下降12.3%,工商业分布式光伏系统初始全投资为3.38元/W。预计未来随着技术发展以及上游如多晶硅、玻璃等原材料价格的下降,全投资成本将持续下降,带动建设发展。此外,电站运维成本也预计会略有下降。进一步降低光伏系统的建设、运维成本,推动产业发展
2.3. 储能需求爆发元年,电化学储能市场将乘风而起高增长储能产业链情况。储能产业链中储能系统安装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