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标题:《闲人AI写作智能文章生成》
一、简述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写作工具也越来越多。其中,《闲人AI写作智能文章生成》是一款备受瞩目的智能写作工具。它能够根据用户输入的关键词或主题,快速生成符合要求的文章,大大提高了写作效率。
二、功能特点
- 智能生成:该工具利用人工智能技术,通过对大量文本数据的分析和学习,能够自动生成符合要求的文章。
- 内容丰富:生成的文章内容丰富,涵盖多个领域,能够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 快速高效:相对于传统写作方式,使用该工具可以大大缩短写作时间,提高效率。
- 修改完善:生成的初稿可以作为参考,用户可以根据需要进行修改完善,提高文章质量。
三、使用方法
- 打开软件:在电脑上下载并打开《闲人AI写作智能文章生成》软件。
- 输入关键词:在软件界面上输入需要生成文章的关键词或主题。
- 生成文章:点击“生成文章”按钮,软件会自动根据输入的内容生成文章。
- 修改完善:生成的初稿可以作为参考,用户可以根据需要进行修改完善,提高文章质量。
四、优点和缺点
优点:
- 快速高效,节省时间。
- 内容丰富,覆盖多个领域。
- 可修改完善,提高文章质量。
缺点:
- 生成的文章可能存在语法错误或内容不准确的情况。
- 对于需要深入探讨的领域,可能无法提供全面的信息。
五、总结
《闲人AI写作智能文章生成》是一款非常实用的智能写作工具,能够大大提高写作效率。虽然存在一些缺点,但它的优点仍然让它成为许多用户的首选。对于需要快速产出文章的人来说,它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同时,我们也应该意识到,尽管智能写作工具能够提供便利,但人工修改和完善仍然是提高文章质量的重要步骤。
触乐夜话:写新闻出版小说的写作机器人
每天胡侃与游戏有关的屁事、鬼事、新鲜事,触乐夜话。
图/小罗
“刚才,小编昨晚写了2:30的稿子,被机器人‘杀’了。”
这是“机器人写的稿子”的开头。它在我的朋友圈里疯传。
腾讯的写作机器人“杀”了这个小编Dreamwriter"。在不到一秒钟的时间里,它自动完成了一篇图文并茂的活动演讲稿。
这不是Dreamwriter的处女秀。2015年,国家统计局刚刚公布了8月份的CPI数据,Dreamwriter第一时间发布了新闻。除了列出数据,他还自动抓住了几位业内人士的观点分析——整个“创作时间”只花了一分钟。
Dreamwriter的现场写作演示
然而,机器人染指媒体的时间更早。2001年,谷歌可以用机器选择新闻;此后,写作机器人逐渐渗透到校对、验证、编辑等领域。现在,它可以很容易地从大量的信息中筛选信息,提取数据、观点或分析,并以标准的标准格式快速写作。在Dreamwriter前两年公布的数据中,它已经写了20万篇文章,单篇文章200-1000字,总字数4000万。
然而,在CPI的文章中,Dreamwriter未能确定“高级统计师余秋梅”是一名女性,仍以“他”为代表。
通过游戏第一次接触银翼杀手
前不久上映的电影《银翼杀手2049》改编自科幻小说《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小说中有一种“沃伊特·坎普夫移情测试”,用来区分真人和仿生人。测试将描述一系列涉及动物和人的情况,然后口头询问受试者,观察他们无法控制的身体反应——因为仿生人没有群体本能,没有同理心,更不用说同理心了。
在小说中,导致仿生人暴露的关键是,当面对人们喜爱但灭绝的猫头鹰时,她总是用“它”(it)而不是“他/她”(he/she)”来称呼。
我之所以能讲这个故事,是因为我对机器人写作并没有太强烈的忧虑——尽管写作机器人似乎正朝着一个惊人的方向快速发展。
2007年,中国一位名叫“紫峰闲人”的作者用VB语言编写并自动生成了一部1.7亿字的小说《宇宙大学闪级生》。在TXT格式下,纯文本大小为340mb,而“创作”只需37小时。小说在起点中文网连载了1600多万字后,被官方删除。
这部“旷世巨作”小说的原文
2008年,一部电脑程序创作的小说《TrueLove》这部320页的小说在俄罗斯公开出版,用村上春树的文字风格改写了《安娜·卡列尼娜》。网上发现的正文开头是这样的:“基蒂久久不能入睡。她的神经紧绷得像一根紧绷的弦。弗龙斯基给她喝了一杯温酒,结果没用。她躺在床上,满脑子都是草原上可怕的一幕。”
2013年,麻省理工学院的一位教授也用自己的程序创作了小说《WorldClock》并成功出版。2016年,有人用人工智能创作了四部小说,参加了日本“星新一文学奖”的评选。一些创作也通过了文学奖的初步审查——他只提前设置了角色和故事框架。
《WorldClock》目前还是可以在网上买到的
而新闻领域的写作机器人,光是中国第一财经的“DT稿王”、新华社“快笔小新”、《南方都市报》的“小南”、昆明报业的“小明”。。。事实上,信息和信息现在很容易在互联网上获得,而国内撰写的海外游戏信息几乎都是海外网站的二手翻译和加工(甚至没有加工)。新闻制作与采访完全分离。即使新媒体编辑不依赖采访,他们也可以生产大量的信息。面对越来越智能的写作机器人,只写快讯的编辑迟早会被机器人取代。
但真人和仿生人最大的区别不在于他们是否有移情能力。即使Dreamwriter最终有能力区分他和她,它也永远不会知道它“记录”的人在想什么。仿生人能梦见电子羊吗?不能。未来,当写作机器人真正普及时,也许解放的人类编辑真的可以回到现实世界——就像回到网络封闭、信息不对称的时代,做一个完全行走的记录者,看到你想看到的人,同情他/她周围的一切,通过互联网找到我们看不到的温暖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