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对于餐饮消费的需求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这个背景下,中式快餐市场应运而生,成为了餐饮行业的一大热门领域。本文将对中式快餐市场进行全面分析,以期为投资者和业内人士提供有益的参考。
从市场规模来看,中式快餐市场近年来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根据相关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中式快餐市场规模达到了2000亿元,同比增长了10.5%。预计到2020年,中式快餐市场规模将达到2500亿元,增速将保持在10%以上。这主要得益于消费者对于中式快餐的认可度不断提高,以及企业对于市场的持续开拓。
从消费群体来看,中式快餐市场的消费者主要以年轻人为主。随着90后、00后逐渐成为消费主力军,他们对于餐饮消费的需求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相较于传统的中餐,中式快餐更符合年轻人的口味和消费习惯,如快捷、方便、卫生等。此外,中式快餐的价格相对较低,也符合年轻人的消费水平。因此,未来中式快餐市场的消费群体将继续扩大。
从竞争格局来看,中式快餐市场目前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态势。一方面,传统的中式快餐品牌如真功夫、永和豆浆等在市场上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另一方面,新兴的中式快餐品牌如呷哺呷哺、小杨生煎等也在不断崛起。这些品牌在产品创新、营销策略等方面各具特色,共同推动了中式快餐市场的发展。然而,由于市场竞争激烈,部分品牌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定的压力,如品牌形象不明确、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
,从发展趋势来看,中式快餐市场未来的发展空间仍然巨大。一方面,随着消费者对于餐饮消费的需求不断升级,中式快餐企业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产品和服务质量,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这包括加强产品研发、提高服务水平、优化供应链管理等方面。另一方面,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线上外卖、移动支付等新型业态也为中式快餐市场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企业可以通过利用互联网技术,拓展线上线下融合的经营模式,提高市场渗透率和竞争力。
中式快餐市场在近年来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消费群体日益壮大。然而,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企业需要不断创新和发展,以应对市场的挑战。总体来看,中式快餐市场未来的发展前景仍然十分广阔,值得投资者和业内人士关注。
近日,麦当劳(NYSE:MCD)和百胜中国控股有限公司(百胜中国,09987.HK,NYSE:YUMC)先后发布2023年四季度及全年财报。2023年,麦当劳录得营收254.94亿美元,同比增长10%;净利润84.69亿美元,同比增长37%。第四季度,麦当劳录得营收64.06亿美元,净利润20.39亿美元。
麦当劳营收表
肯德基和必胜客内地运营商百胜中国2023年营收109.78亿美元,同比增长15%;净利润8.27亿美元,同比增长87%。四季度,百胜中国营收24.93亿美元,同比增长19%;净利润9700万美元,同比增长81%。与此同时,百胜中国经营利润增长76%至11亿美元,核心经营利润增长79%,餐厅利润率增长至16.35%,数字订单收入超过92亿美元,约占公司餐厅收入的89%。
百胜中国营收表
尽管麦当劳并未披露中国地区的详细数据,但无论是麦当劳还是百胜中国都意识到,中国消费者正变得更加理性,对价格更敏感。在他们的2024年计划中,加速在中国开店,覆盖更多的人群成为他们获取业绩增长的一大动力。在财报电话会上,麦当劳CEOChrisKempczinski重申,期待到2028年底在中国市场门店数能达到10000家。百胜中国CEO屈翠容则表示,希望到2026年,将中国地区门店数扩展到20000家。
门店扩张助推业绩
作为连锁行业重要的业绩指标,同店销售额是衡量一家连锁企业业绩趋势的重要参考。
从同店销售额来看,2023年四季度,麦当劳全球同店销售额增长3.4%,且所有细分市场的同店销售额均呈正值。其中,美国市场上涨4.3%,国际运营市场增长4.4%,受中东战争影响,国际开发许可市场增长仅有0.7%。尽管2023年第四季度,麦当劳的营收仍然实现了正增长,但相比2022年四季度所有细分市场10%以上的增速,有着明显的放缓。
全年的表现要稍好于四季度。2023年全年,麦当劳全球同店销售额增长9.0%,且所有细分市场的同店销售额表现强劲。其中,美国市场上涨8.7%,国际运营市场增长9.2%,国际开发许可市场增长9.4%。仍然低于2022年10.9%的全年增速。从地区看来,除了北美市场全年同店销售额增速由2022年的5.9%增加至2023年8.7%,其他两个市场的同店销售额增速都有所降低。
同店销售额
百胜中国2023年同店销售额增长4%,高于2022年同期的-4%;2023年全年则为7%,高于2022年同期的-7%。
如果仅从这一数据来看,两家公司似乎显露出不同的趋势,但在2023年,无论是麦当劳还是百胜中国,都以超出以往的速度在中国疯狂开店。数据显示,麦当劳2023年在全球净增加门店数1547家,其中有925家位于中国,占到了总数的59.8%,占中国市场所在的国际特许经营市场净开店总数的近七成。百胜中国同样疯狂,以四季度净增542家、全年净增1697家的增幅创下历史记录。
伴随着门店增长,两家公司的营收也随之增长。百胜中国在财报中指出,按固定汇率计算,2023年公司系统销售额较上一年同比增长21%,主要得益于9%的净新增门店贡献,7%的同店销售额增长以及2022年的低基数。
对于未来,屈翠容表示,“展望未来,我们十分看好中国市场广阔的增长机遇。目前我们仅服务了中国人口的三分之一,我们的雄心是到2026年服务中国一半的人口。”
尽管麦当劳未公布中国市场的具体数据,但ChrisKempczinski在财报电话会上表示,看到了中国市场的强劲增长,对麦当劳中国地区的业绩表现感到满意。2024年,麦当劳将在中国地区开设1000家门店,努力将业务拓展至低线城市。麦当劳预计2024年,公司净新增餐厅将超过1600家,按固定汇率计算,餐厅单位净扩张将为2024年全系统销售增长贡献近2%。
ChrisKempczinski还提及麦当劳全球收购凯雷在麦当劳中国内地、香港及澳门战略合作公司中持有的少数股权一事。今年1月底,麦当劳已经完成了相关股权的收购,麦当劳全球对麦当劳中国的持股比例由20%增加到48%。“我们仍然对中国的前景感到乐观,这也是我们增加该地区持股的原因。”ChrisKempczinski表示,“随着消费者财富中国经济的增长,我们将继续在该市场看到良好的业绩表现,我们将有机会继续在该市场上向许多没有麦当劳的地方发展和渗透。”
下沉寻找增量市场
过去一年,不止麦当劳和百胜中国,国内餐饮行业都在加速开店。加密和下沉成为餐饮行业保持增速和竞争力的关键词。
提到中国市场目前的环境,ChrisKempczinski表示,目前中国消费者的信心面临压力,市场整体的促销变得更频繁,麦当劳需要相关措施来保持自身品牌的竞争力。尽管并未直接谈及下沉,但他在谈及美国市场目标消费群体时表示,未来的战场将围绕低收入消费者进行。“我们将更加关注消费者的负担能力,将其视为绝对价格。”ChrisKempczinski表示,“未来可能会推出一些绝对价格较低的东西。”
从百胜中国2023年财报来看,2023年百胜中国的同店销售额增长了7%,但与此同时,交易量增长了12%。对此,屈翠容表示,近年来,百胜中国一直在将客单价保持在一定水平。2019年客单价为37元,2020年为40元,此后两年分别为39元和42元,2023年为41元。“让客单价相对保持稳定,一直是我们的策略。”
与此同时,百胜中国仍在加速下沉。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百胜中国门店数达到14644家。其中,肯德基门店数达到了10296家,必胜客门店数为3312家。屈翠容介绍说,目前百胜中国在中国2000个城市开展业务,超过一半的新店布局在低线城市,以满足该地区长期消费升级带来的需求。
尽管屈翠容一再表示,低线城市的客单价与一二线城市差别不大,低线城市门店收益更高主要得益于更低的房租、人工等开店成本。但她同时也表示,入门价格相关组合产品市场是一个巨大的,服务不足的细分市场。
在2023年三季度财报中,百胜中国就提到,公司正在扩大价格范围,来吸引更广大的客户群体。例如,在必胜客,通过提供更多价格低于50元披萨的选择,以此来占领披萨这一细分市场。而在肯德基,产品范围从牛肉汉堡等产品到19.9元的三品超值套餐,可以满足不同客户喜好。
随着产品组合价格的进一步下探,对百胜中国而言,增加客流量变得尤为重要。在客流量压力下,百胜中国在推出更过促销活动和产品的同时,外送费也将有可能进一步下调。屈翠容表示,将继续调整外送费用,使其与市场已知水平更加一致。“这将给我们带来流量增量,特别是客单价较小的细分市场和对价格更敏感的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