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详细
课本里的祖国大好河山,你去过几个?
转载: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341215323276214784/
2024-03-0110:45·成都儿童团
2024年,成都儿童团将陆续推出全新系列策划,不断践行“与孩子一起看见世界”的关键词。
今年,为了向孩子眼中的世界更靠近一步,我们重新打开了课本。细细读来,竟有种意外的感动。我们发现,课本很努力地为成长中的孩子呈现了一个美好的、斑斓的、丰盛的世界。课本原意并非把孩子们禁锢在教室,而是希望将他们指引向更大的世界。课本是孩子与世界的第一次相识,是一个很好的世界观察指南,儿童版的《孤独星球》。
课本中的插画
为了用一种更有趣的方式链接起课堂和世界,2024年,成都儿童团特别策划发起“微观·课本里的中国”栏目。
我们将以课本为指南,把每一篇有趣的课文,当作观察世界的入口,循着课本去提问、去探索、往细微处钻研,发现更丰盛的世界。
课本究竟有趣在哪儿?
我们发现,课本也是有“时令性”的。寒假结束,回到教室的孩子们翻开崭新的语文课本,春天的气息立即扑面而来。三年级下册的语文课本,以杜甫和苏轼的两首诗开篇迎春。著名的《惠崇春江晚景》可能很多孩子已经会背了。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但这首诗除了背诵,有趣的地方还很多。
宋文治《江南春早图》
《惠崇春江晚景》并非苏轼游春之作,他是在用诗写一幅画。画画的人是一位叫惠崇的和尚。画是已经失传了,但苏轼这首诗却流传下来。那么问题来了,诗句既然如此生动鲜活,我们能不能再用诗去复原这幅画呢?这就有意思了。如果真的提笔要画,那就不得不确认一下,蒌蒿是何物,芦芽又是何物呢?它们长什么样子,哪里能找到实物?
还有“正是河豚欲上时”里的“上”是什么意思?河豚不会上岸,那只能是洄游而上,或者上市?再加上蒌蒿、芦芽,好家伙!东坡先生吃货的本质又暴露了。这幅春江晚景虽已失传,但惠崇和尚还有一幅《溪山春晓图》传世,原作就在故宫,也相当古雅。我们能不能读完诗再去看看这幅真迹?看看惠崇的笔法中,究竟是什么打动了苏轼,才写下如此生动练达的诗句?
惠崇《溪山春晓图》局部
再往前,可以深究一下北宋的山水画,或者了解一下题画诗,看看我们“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传统是怎么一回事。一首诗,有好多有趣的细节值得推敲。我们希望跟大家一起,抽丝剥茧一般地游戏起来。
数十年过去,曾经出现在课本里的山水名胜,依然是我们说起某个地方时第一个蹦出来的名字。我们心中的世界,已经被课本悄悄构建起来了。但除了能将名字脱口而出,其他似乎已经没有印象了。小时候读课文,是我们与世界第一次相识,里面的世界我们自然好奇。
语文课本中的桂林山水与趵突泉
钱塘潮究竟有多厉害,要是站在岸边会不会真被卷走?赵州桥1400年了,桥洞是很大,但桥上石狮子肯定很旧了吧?
海上的日出,简直是一场关于色彩的变奏曲,是有点意思,但船上看日出会不会是晃的?就像镜头没拿稳一样。
七月的天山,课本说要骑马上去才好。先远看,再近看,最后走到深处去,有锦缎霞光一样的花海,一伸手就可以采个满怀,真是期待。但我有点担心骑马这件事,毕竟没骑过。
还有泰山的挑山工、北方的火烧云,西湖的月亮,甚至乡下的人家、祖父的园子......如果我们让孩子对书中的世界任意提问,相信会远超大人的意料,但这是我们面对世界时的真实反应。
语文课本中的爬山虎与琥珀
如果孩子们能够在读课本的同时,再走进这些地方,把书本上的文字和真实的感受结结实实地叠加起来,世界在他们眼中会不会从一张张二维的薄片,一下子变得立体丰富起来?长大说起名胜古迹,不会再意兴阑珊。四年级下册的语文课本,第一单元用了4篇文章,展现了一个美好的乡村。
从古典诗词到现当代名作,把乡村的春天,乡间的日常,乡居的晨昏,一一呈现。
如果换算成课堂时间,孩子至少要花一两个星期学习乡村。《乡下人家》这篇长散文里写道,乡下的人家屋前搭着瓜架,门前种着花,屋后的竹子投下浓荫。鸡在房前屋后踱步,鸭子在河里扎头觅食。傍晚一家人把餐桌搬到院子,天高地阔地吃起来。天边红霞,向晚微风,鸟儿归巢......
在乡村生活过的人,读到这里应该“DNA动了”,无需多言,我们能懂乡居生活的疏淡静美。但孩子们能懂吗?
语文课本中的“乡下人家”
课本里所呈现的,是一个地理空间和文化意义上都美好宁静的乡村。乡居生活是农耕中国数千年的生活方式的载体,我们文化中的很多审美观念是从这里长出来的。不了解村庄,可能不会对日常有太大影响,但可能会影响我们读诗,影响我们抵达传统文化的美之根源。《乡下人家》里所描述的乡村,和我们所生活的成都平原的“林盘”似乎很相近。从成都开车出发,一个小时之内,我们是可以寻找到这样的村庄的。还有范成大的诗中所写,“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一个漫漫白日的平凡午后,院落静静无人,只有蜻蜓蝴蝶飞过,又是什么触发了诗意呢?
这些有趣的、广阔的、静美的细节,躲在课本的缝隙里。这些每天陪伴孩子时间最长的书本,在“考试”这个外壳之下,其实有着最好的选题和对待孩子最温柔的心意。让我们用一句看似奇怪的口号,成为我们的行动指南——把课本塞到背包里,开启一场奇妙旅行吧!▼
成都儿童团2024特别策划微观·课本里的中国我们将拆解课本趣味选题,定期邀请各行业嘉宾开讲,相约走进课本之外的真实世界。
欢迎对课本里的大大小小的课题感兴趣的小朋友或者家长,来到成都儿童团开讲。
●嘉宾导师团:◇各大博物馆、考古研究院研究员◇高校古建筑研究专家导师◇世界文化遗产相关研究者◇儿童艺术教育专家导师◇中国画画家、山水画研究者◇植物学、生态学博士、研究者◇高校现当代文学专业老师◇儿童绘本作家微观·课本里的中国2024首期线下讲座招募开启!3月9日14:00-17:00特别邀请青年艺术家郝建涛莅临红星小讲坛解读苏轼《惠崇春江晚景》背后趣事郝建涛,青年艺术家,2007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并获得学士学位,2010年毕业于四川美院油画系并获得硕士学位。
▼活动免费报名入口▼>>戳这里报名<<“微观·课本里的中国”互动交流群欢迎你的加入!
扫描左方二维码即可加入
文丨思静排版丨阿乔部分图片来自视觉中国[END]
发布人:hafef089发布时间:2024-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