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腊月二十三北方“过小年”,你们哪里有什么习俗?

hafe034c

时间 2024年2月2日 预览 65

转载: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330791332438901288/

2024年2月2日,农历腊月二十三,中国北方习俗“小年”。

为什么腊月二十三是北方“小年”习俗?因为南方是在明天也就腊月二十四过“小年”。

南方小年为什么比北方晚一天?

1、历史原因:清代的雍正年间,皇帝将灶王爷的祭祀安排在腊月二十三日,从而带动了官员和贵族在这一天的庆祝活动。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习俗逐渐被民间所接受,导致北方地区的民众倾向于在腊月二十三庆祝小年。

2、民俗习惯:过小年素有“官三民四船五”的传统说法,指的是官府在腊月二十三庆祝小年,普通百姓在腊月二十四庆祝,而水上居民则在腊月二十五庆祝。南方地区相对远离政治中心,因此其文化和习俗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和多样性。

中国传统小年事实上就是在腊月二十四。古代很多文人墨客诗词就写明了小年日期在腊月二十四。

《祭灶诗》

宋?范成大

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

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

猪头烂热双鱼鲜,豆沙甘松粉饵团。

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

婢子斗争君莫闻,猫犬角秽君莫嗔

送君醉饱登天门,杓长杓短勿复云,

乞取利市归来分。

小年的习俗怎么来的?

小年,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称“交年节”、“灶神节”、“祭灶节”、“小年下”、“小年节”等。

小年起源于古人对火的崇拜,属于祭祀节日。先秦时期,祭灶位列“五祀”之一。秦汉时期,中国就开始祭祀灶神;魏晋以后,灶神有了姓名;宋代祭灶较为隆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老式土灶逐渐消失,祭灶仪式逐渐没落,人们对灶君的信仰减弱。但是过“小年”的传统被保留了下来。

过小年最重要的一个习俗就是祭灶了,在我们当地还是习惯张贴这种木板雕刻的灶王年画,关于灶王爷的传说民间流传着很多的版本,其实灶王爷的传说在秦汉时就有,据《西阳杂俎》记载:灶王爷姓张名单,又名隗,字子郭。因感情受挫,在腊月二十四这天,一头撞死在灶台上。因他和玉皇大帝是本家(都姓张)玉皇大帝就封他做了灶王爷。

在民间对灶王爷有许多忌讳:如不能在灶台上放刀斧等利刃,不能在灶王爷面前说诳语,尤其不能用烧火棍等敲打灶台。在我们日照当地就流传着坏才刘克学的小故事,刘克学本是文曲星下凡,有状元之命,但因母亲用烧火棍乱倒锅门脸(此乃灶王爷之脸,不可乱戳),结果让灶王爷上天找玉帝告了状,玉帝大怒责令将刘克学换了常人之骨,从此刘克学就屡试不中成了普通人。

过小年你们那里有那些习俗?

1、辞灶

传说小年这天灶王爷要升天向玉皇大帝汇报这一家的功过。各家需要烧些纸钱做路费,同时还要供上水饺、糖瓜一些祭品,让灶王爷吃了糖瓜嘴巴变甜,“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

2、扫屋

扫屋就是年终大扫除,南方叫“掸尘”。 “尘”与“陈”谐音,故扫尘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对新一年里有个新气象的祈求。

3、吃饺子

小年这天吃饺子,意为给灶王爷送行,取意“送行饺子迎风面”。

4、理发沐浴

民间一般认为,小年时,除了家里要焕然一新,每个家庭成员都要洗浴、理发,把上一年的尘埃晦气除去,把新一年的好运带来,开启新年吉祥顺利的好兆头。

Copyright2025未知推广科技
拨打电话拨打电话
Copyright2025未知推广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