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电器的正确接线?|24v继电器工作原理及接法

hafe49d5

时间 2024年2月25日 预览 128

一、继电器的正确接线?

接线图如下:

5和6是一对公共端子,1和2是一对常闭触点,3和4是一对常开触点。7、8不通电时,5—6和1—2接通,通电后就会断开1—2,而5—6不断,再和3—4接通。

一般中间继电器是双刀双掷开关,7—8端子接内部的线圈,使用时会并联一个续流二极管,二极管接入时的极性和继电器端子标注相反(8+接二级管的负极,7-接二级管的正极)。

达到预定值时,继电器会工作驱动电路断开,那一瞬间会因为自感电压产生很高的的电流,而这个电流会流过续流二级管,而不会经过起到电路,从而保护了电路中的元件。

中间继电器工作原理:

线圈通电,动铁芯在电磁力作用下动作吸合,带动动触点动作,使常闭触点分开,常开触点闭合。

线圈断电,动铁芯在弹簧的作用下带动动触点复位,继电器的工作原理是当某一输入量(如电压、电流、温度、速度、压力等)达到预定数值时,使它动作,以改变控制电路的工作状态,从而实现既定的控制或保护的目的。

在此过程中,中间继电器主要起了传递信号的作用。

扩展资料:

中间继电器的作用:

1、代替小型接触器
中间继电器的触点具有一定的带负荷能力,当负载容量比较小时,可以用来替代小型接触器使用,比如电动卷闸门和一些小家电的控制。这样的优点是不仅可以起到控制的目的,而且可以节省空间,使电器的控制部分做得比较精致。

2、增加接点数量

这是中间继电器最常见的用法,例如,在电路控制系统中一个接触器的接点需要控制多个接触器或其他元件时而是在线路中增加一个中间继电器。

3、增加接点容量

中间继电器的接点容量虽然不是很大,但也具有一定的带负载能力,同时其驱动所需要的电流又很小,因此可以用中间继电器来扩大接点容量。比如一般不能直接用感应开关、三极管的输出去控制负载比较大的电器元件。

而是在控制线路中使用中间继电器,通过中间继电器来控制其他负载,达到扩大控制容量的目的。

4、转换接点类型

在工业控制线路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控制要求需要使用接触器的常闭接点才能达到控制目的,但是接触器本身所带的常闭接点已经用完,无法完成控制任务。

这时可以将一个中间继电器与原来的接触器线圈并联,用中间继电器的常闭接点去控制相应的元件,转换一下接点类型,达到所需要的控制目的。

二、24v继电器工作原理及接法

24V继电器的工作原理是,当输入端(IN)接收到一个信号时,控制端(IN1)的电压会发生变化,这个变化会触发继电器的内部电路,进而导致输出端(OUT)的状态发生变化。

具体来说,当控制端(IN1)接收到一个低电平信号时,继电器内部的开关会断开,输出端(OUT)的电压会变成高电平;而当控制端(IN1)接收到一个高电平信号时,继电器内部的开关会闭合,输出端(OUT)的电压会变成低电平。

关于接法,一般来说,24V继电器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进行连接:

  • 直接连接:将24V电源直接连接到继电器的线圈上,使线圈得电,从而触发触点动作。这种接法适用于小电流、低电压的电路。

  • 间接连接:通过中间继电器或其他控制器件来控制24V继电器的动作。这种接法适用于较复杂的电路控制,可以实现远距离控制和多点控制。

  • 反向连接:将24V电源连接到继电器的触点上,而不是线圈上。当触点闭合时,电路通电;当触点断开时,电路断电。这种接法适用于某些特殊的应用场合,如反转电机等。

  •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果还有疑问,建议咨询专业人士。

    参考来源:24v直流继电器的奥秘

    三相四线制的相电压与线电压,这样理解更容易

    一、波形角度看相电压与线电压

    企业动力(380V)和居民照明(220V)用电来自于电力变压器,如图1。变压器原级线电压,如是10KV,副级的线电压,如是380V(空载0.4KV)。副级中性点工作接地,引出零线N和接地保护线PE。

    1、三个相电压

    变压器副级相电压波形图如图2。图中,、、是变压器副级三相对零线电压,或称相对地电压,即相电压,每个相电压都是按照正弦变化的。三相相电压互相有120°(2π/3)相位差,这个相位差是由发电机决定的。三个相电压的表达式分别是:

    2、相位与初相位

    ωt、ωt-2π/3、ωt+2π/3分别是A相、b相、c相的相位。交流电是按照正弦规律变化的,相位就是表示t时刻的角度。当t=0,A相、b相、c相的相位分别是0、-2π/3、+2π/3,即为初相位。

    3、有效值

    以a相为例,峰值是220*1.414=311V,由于相电压是按照正弦变化的,按照等效原则,把220V交流电与220V直流电加在同一个加热器,发热量相等,因此我们就说220V交流电的有效值是220V。我们使用万用表测量的交流电压就是有效值。

    继电器的正确接线?|24v继电器工作原理及接法49D50B4C-B4A1-4859-9B84-7C1D69FE57B8

    4、相位差

    有一些初学者被相位差搞糊涂了,其实,相位差就是时间差,我们把a、b两相单独画出来,如图3,就清楚了。看一下a相电压波形,交流电频率f=50Hz,周期T=0.02秒,角频率=2π/T,一个交流电周期,t从0一直到T,按照正弦变化,正好是2π弧度。

    、到达正峰值的相位之差是(7π/6-π/2)=2π/3,即一个周期的1/3,时间差T/3,其实就是说,a相到达正峰值,过了0.02/3秒,b相到达正峰值。以此类推,b相与c相,c相与a相,都是有相位差2π/3。

    5、三要素

    峰值、角频率、初相位称为交流电三要素,就是说通过三要素就可以唯一的确定一个交流电表达式。

    6、线电压

    相线与零线之间的电压是相电压,相线与相线之间的电压是线电压,那么,线电压与相电压之间有什么关系?

    我们知道,所谓电压,就是电位差,那么,比如就是a相与b相之间的电位差,就是表示a/b相之间的线电压,相电压都是按照正弦规律变化的,这个线电压怎么求?

    看图4,我们从t=0开始,在一个周期T里面,以30°(π/6)间隔,分别把a相和b相相电压波形选择13个点,Ua1~Ua13,Ub1~Ub13,对应点做减法,如Ua1-Ub1,就是t=0时刻相位差;Ua2-Ub2就是T/12时刻的电位差;Ua3-Ub3就是2T/12时刻的电位差...Ua13-Ub13就是12T/12时刻的电位差。求对应时刻的电位差,通过描点法就可以获得线电压的波形。

    显而易见,线电压的周期/频率与相电压相同。当t=T/6,相位=π/3,线电压到达峰值:

    Ua3-Ub3=220sinπ/3-220sin(-π/3)=220*=380。

    与相电压类似,线电压的有效值是380V,是对应相电压有效值倍。

    观察一下可以发现,波形与波形相位差30°(π/6),线电压超前相电压相位π/6到达正峰值。

    三个相电压的相位差固定,那么,波形与波形、波形与波形的相位差也是π/6,因此,三个线电压之间同样是2π/3相位差。

    二、向量角度看相电压与线电压

    如上述,运用电压正弦波形解释相电压与线电压的关系容易理解,使用向量表达交流电更为便捷。

    1、相电压相量图

    如图5,相电压ua波形,在一个周期T之内,其电压值变化满足正弦规律:ua=220√2sinωt,角频率ω=2π/T=2π/0.02=100π弧度/秒。

    如图5左侧圆,现有一个向量=220√2∠ωt,以角速度ω=100π弧度/秒,从ωt=0开始逆时针旋转,那么这个向量在Y轴上的投影(红色线段)就是:

    =220√2sinωt

    因此,任意时刻,向量在Y轴上的投影与相电压相等,那么旋转向量可以表达相电压这个正弦变化量。

    一般来说,交流电压有效值使用更为广泛,因此,我们一般使用有效值相量。因此相电压可以使用有效值相量表示,由于他们的角速度相同,所有他们之间的相位差固定2π/3,且相电压有效值是定值,因此可以把他们画成静止相量、、,一般可以使用图6表示:

    2、线电压相量图

    由于线电压是相电压的电位差,线电压==,我们就可以使用平行四边形法则求得线电压相量。类似的,可以获得线电压和,如图中红绿蓝三个向量。很显然,简单的三角运算即可证明:线电压是相电压的√3倍,线电压超前对应的相电压π/6,与波形图方法得到的结论完全相同。如图7所示:

    三、三相电与负载

    三相负载

    如图1,三相四线制可以为三相用电设备供电,当电机为Δ接法,每相绕组获得380V线电压,即相线之间的电位差。当电机为Y接法,每两相绕组串联获得380V线电压,每相绕组电压为220V。由于线电压对称,相互之间相位差2π/3,并且三相绕组也是对称的,因此三相电流对称,他们的向量和为0,不需要零线作为回路。

    单相负载

    三相四线制同样可以为单相用电设备供电,如图1所示。负载需要均匀地接在三相之上,保持三相负载平衡。每相负载获得220V单相电压,即相线与零线之间的电位差。

    Copyright2025未知推广科技
    拨打电话拨打电话
    Copyright2025未知推广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