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产家庭移民荷兰后的真实生活:一个中国女子的自述

hafea158

时间 2024年3月12日 预览 98

转载: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297202456025924134/

原创2023-11-0319:52·揽月吟歌

中国中产家庭移民荷兰后的真实生活


一个中国女子说,去年她和老公带着两个孩子从杭州搬来了荷兰。她老公是荷兰人,在中国工作生活了将近20年,他们俩也一起经历了中国飞速发展的20年。


但老公考虑到父母年纪大了,加上公司正好有个机会可以把他调回荷兰,于是他们一家就从中国搬到了荷兰。


女子说以前每年夏天,他们都会带着孩子到荷兰住上1个月,那时候觉得荷兰的生活非常享受。荷兰的夏天温度在25度左右,没有太多雨水,到处是小河流水、绿色花草,感觉异常舒适,度假的时候一切都是美好的。


但到荷兰定居后,感受却完全不同了。


首先,荷兰的工资收入税后大概在2000到5000欧每月。如果你是环保工人、建筑工人、卡车司机、餐厅服务员,到手的收入可能在3000欧左右。如果你是公司总经理,到手也就5000欧左右,部门经理4000欧上下。


所以两口子在超市上班,不比一个总经理差。因此如果一个体力劳动者,来到荷兰可能收入会有明显提高,而且福利多多。但如果一个北上广深的中产来到荷兰,那么税后工资将会严重缩水。


其次,荷兰的税收非常高。不光薪水要缴纳高额个税,你所居住的城市根据住房面积要征收城市税,倒垃圾要征收垃圾税,房产要征收房产税。如果家里有两套房产或者银行存款超过50000欧,每年还要征收1.2%的资产税。


另外,荷兰的医疗是每家都必须购买医疗保险,每月300欧上下。女子说很多人羡慕荷兰的免费学校、免费医疗,每个孩子每月还有100欧的补贴,但其实这些都是羊毛出在羊身上。


低收入者是享受者,富人也有方法转移资产或进行合理避税,但中产真的就是妥妥的税收贡献者。


还有,女子说虽然欧洲的人工贵在来之前就听说了,但真正经历后的感受和冲击还是超出了她之前的浅显理解。


之前在国内,什么家具安装、下水道堵塞、墙上打洞、家居保洁,万事都习惯了打个电话,半小时内就有人上门来帮忙处理,价廉物美。


但在荷兰,这些小事请人来做起价都在100欧以上。而且也别想着半小时就有人上门,全都得提前预约,快的两三周,慢的等到花儿都得谢。


买个空调1000欧,安装费也要1000欧,下完订单6个月后才来安装。电动窗帘坏了,上门维修要400欧。冬天汽车开去换冬胎,人家说要等3个月,冬天都要过完了。


女子说荷兰人口少,市场就小,加上人工贵,能自己干的活儿都自己干,所以消费也少。公司要想赚钱,就只能想办法提升产品价格,于是就变成了恶性循环。


在荷兰,有人请半年停薪留职的假,买一堆工具来自己装修房子和砍树,做这些自己并不专业的事。因为请人砍树和装修房子的钱,比半年的薪水还贵得多。


所以公司里三天两头有请假的人,开会都很难把人集全,工作推进缓慢又困难,整个社会的效率都非常低。


加上低收入者或单亲家庭什么的,往往能拿到不少补贴,卖力干活者工资涨了,补贴反而没有了,所以大家都不怎么愿意卖力干活,没动力。


还有,在中国只要你能想到的东西,就没有买不到的,高端、中端、低端,任何国家的商品应有尽有,选择非常多。但在欧洲,每个国家都以本国产品为主,选择性很窄。


女子说出了国门后,他们才深切感受到了中国近20年来的飞速发展。相比之下,欧洲没有电子门锁,地铁无法手机支付,道路导航不清晰,物流没有追踪,通信不畅网速奇慢。


女子说自己是一个在国内成长起来的中产,动手能力不强,以前家里的一切都不喜欢也不擅长,都是请阿姨维修工代劳。但到了欧洲后,税收大幅提高,收入大幅缩水,生活成本上升,而且及其单调。


她不得不开始学习做一些自己并不擅长的活,幸福感没有随着环境优美、空气新鲜而到来,反而需要调整心态才能面对现在的各种不适。并且优美的环境和新鲜的空气仅限于乡村,中心城市很多地方都挺脏乱差。


以前有人说欧美人喜欢手工DIY,原来是别无选择只能自己动手。以前有人说欧美人不怎么卷,原来是卷和不卷没什么差别,把自己卷个半死,也只是让自己多养活几个不卷的人。


所以结论就是,在这里低收入人群的日子挺轻松不艰难,反而中产才是吃力又不讨好的那一波。


对此,你怎么看?

Copyright2025未知推广科技
拨打电话拨打电话
Copyright2025未知推广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