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概述:普京是如何定义与评价“卫国战争”与“苏联解体”的?
转载: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348685001048818239/
首发2024-03-2117:04·汗八里文艺之声#春日生活打卡季#用发展的眼光看,主动“下课”的叶利钦给普京留下了一个巨大的烂摊子(拓展阅读:理性讨论:叶利钦留给普京的摊子,到底有多烂?)。为了整顿国内秩序、加强中央权威、重建大国地位,普京推行了诸如加强媒体管控、取消州长直选、打击金融寡头、加强与西方对抗等一系列强硬举措(拓展阅读:都是解决“民族分裂”,为什么俄罗斯对车臣下手那么狠?),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亲临车臣前线的普京伴随着国力的逐步复苏,普京有了“重建国家意识形态”的构想。2012年5月,普京开启了自己的第三次总统任期。2014年,俄联邦历史学会正式颁布《历史教学方法新概念》,确立了历史教学的新标准。对于新版历史教科书的编写工作,他在当年的讲话中指出:历史教学需要的是历史连续性和事件发展关联性,俄罗斯历史教育是确立国家民族、文化和历史认同的基础,历史教育的任务应还原历史重大事实和英雄人物事迹,不能像以往历史教科书中贬低历史英雄人物和曲解历史事实。简言之,编者不应该以主观恶意编撰历史,而以客观公正还原历史。2012年的普京2016年,经俄联邦教育部审查通过的新版历史教科书,正式成为了各级学校统一使用的教材,并得到了各界的广泛好评。那么问题来了,新版的历史教科书是如何论述与评价“卫国战争”与“苏联解体”这两大历史事件的?我查阅了一些资料,接下来跟大家简单聊聊。1)新版教科书中的“卫国战争”在新版历史教科书当中,编者对卫国战争的相关内容、性质以及意义,都做出了极为详细的阐述。对于“伟大的卫国战争”,教科书给予了“伟大的、神圣的、国家的”的高度评价。1)卫国战争的性质对于“卫国战争”的性质,教科书中如是写道:苏联伟大的卫国战争,是基于保卫国家领土的完整性,保障国家主权与人民生存权。战争具有真正的全民性。在前线和后方,俄罗斯人民为祖国的自由而战斗,“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胜利!”的战斗口号,鼓舞着人民与敌人斗争的勇气和决心。苏联卫国战争是正义的、反法西斯的解放战争。熊熊燃烧的斯大林格勒2)谁是苏德战争的始作俑者?对于这一问题,教科书以回顾战争的缘起与进程的方式,做出了较为细致的阐述:1939年9月1日,德军突袭波兰、英国和法国,发动历史上最为血腥的世界大战。9月17日,波兰政府已经全面放弃领土,苏联红军实际上己经收复了西乌克兰和西白俄罗斯。9月28日,苏联与德国再次签订《边界友好条约》,确定两国互不侵犯的边界区域。1939年秋,苏联与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签订互助协议。《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约现场1941年6月22日凌晨,德军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对苏联发动猛烈攻势。成千上万的火炮、飞机、坦克和战舰对准苏联的领土,轰炸我们的机场、军事基地以及白俄罗斯、乌克兰、波罗的海沿岸的大型工业中心。苏联军民被迫应战,这场伟大的卫国战争持续了1418个昼夜,是英勇无畏、付出巨大代价的四年正义战争。一言概之,教科书认为,苏德战争的始作俑者是纳粹德国,他们有着明确的侵略性和攻击性。作为对比,苏联没有参与对外扩张的企图与意愿。苏军的炮弹上,刻意写有“希特勒”、“在柏林”等文字3)“卫国战争”初期失利的原因对于这一问题(拓展阅读:理性讨论:为什么希特勒要疯狂叫嚣“灭绝犹太人”?),教师用书当中着重强调,“纳粹德国为了发动对外侵略战争,做出了远比苏联更充分的准备”:1939年前的德国,为发动统治世界的战争做好了准备,创造强大的军事工业。煤炭开采、钢铁生产、机器和机车的生产均优于苏联。德国是飞机材料电解铝生产的全球领导者,钢铁产量是苏联的2倍,铁矿石产量是苏联6.3倍,石油产量是苏联7.3倍,而且,这种工业优势一直保持到了1944年。另外,德国生产武器的能力和军事装备的储备能力远胜于苏联。电影《恶魔的崛起》剧照苏军之所以在战争初期遭遇惨痛失利,教科书给出了这样的解释:德军于1941年6月22日突然发动的闪电战,是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抵抗的。战争一开始,敌军将其70%的军队、75%的枪支和迫击炮、90%的坦克和飞机投向苏联。不过,教科书旋即笔锋一转,着重强调了红军战士们的顽强作风:德军的猛烈进攻遭到苏联红军最顽强的抵坑。按照德军计划,应在30分钟内攻克苏联防线。但是,红军战士顽强作战,许多边境线上的战斗持续了几个昼夜,没有一个师、一支边防支队主动放弃防线,苏联红军表现出了史无前例的英雄主义与英勇精神。战争初期,苏联红军积极应战,在艰苦条件下开展列宁格勒保卫战、斯摩棱斯克会战、基辅战役、莫斯科会战等防御战争。列宁格勒前线的“喀秋莎”火箭炮不仅如此,战争初始,苏联各地就建立了众多游击队伍,成立全俄布尔什维克地下反抗组织。苏联共有6000多支由俄罗斯人与他国人民组成的游击队,英勇的游击队员们击毙、击伤和俘虏了100多万敌军,摧毁4000多辆坦克和装甲车、65000辆汽车和1100架飞机,炸毁1600多座桥梁和2万多列火车。尽管战争初期德国的工业总产量高出苏联两倍多,经济实力也强于苏联,但苏联在苏德战争中投入的军事力量和武器装备却不逊于德军,尤其是枪支、迫击炮和战斗机的数量远远多于德军。一言概之,教科书坚持认为,“没有任何理由说明,苏联红军消极应战而导致战争初期失利”。解放塞瓦斯托波尔4)苏联红军做出的巨大贡献对于苏联红军做出的贡献,教科书中如是写道:苏德战场中,苏联军民在前线和后方都表现了艰苦卓绝的英雄主义精神。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红军对德国纳粹和日军战争具有决定性意义。在苏德战场,苏联消灭了德军607个师,占德军士兵的80%、德军军事武器的75%。在远东战场,苏军三天内消灭大约80万日军。现如今,“胜利日”己经成为了俄罗斯最盛大与最重要的节日。“翠堤春晓”行动中被游街的德军官兵对于苏联在二战历史中的重要地位,教科书如是总结道:苏联军民在消灭法西斯德国、日本及其仆从国的战争中发挥了决定性作用,苏联各族人民用鲜血和生命赢得了胜利。第二次世界大战是20世纪人类历史的重大事件,胜利者的功勋会被永远铭记。柏林的胜利旗帜,1945年5月1日2)“卫国战争史观”的进一步重塑值得一提的是,早在2008年5月,普京就发布了“关于出版多卷本基础性著作《1941—1945年伟大的卫国战争》”的命令。在国防部的统筹下,俄罗斯的军事学院、普通高校、科学院研究所以及国家和地方档案馆的专家们,耗时七年时间,编撰完成了长达12卷本的巨著《卫国战争史》,全面解答了卫国战争史研究中的许多“棘手问题”。苏军进攻柏林在该书第二卷出版发行时,普京特意为其撰写了前言:对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所取得的伟大胜利,付出了数百万苏联人的生命。历史记忆责成我们,要建设一个我们宝贵的前线战士所梦想的俄罗斯。在这方面有力的帮助就是真实的知识,新的伟大卫国战争的巨著,包含着这种知识。普京进入战机驾驶舱1)二战爆发的原因《卫国战争史》认为,除了肆虐于欧洲的法西斯主义与纳粹主义思潮之外,也与帝国主义和一战结束后建立的“不公正和平体系”等因素存在着直接关系。简言之,“地缘政治利益”和“大国野心”是二战爆发的根本原因。帝国主义作为一种体系(一战就产生于这种体系内部),在经济方面制造了新的矛盾。经济发展不平衡、一些年轻国家从19世纪最后25年里继承的那种帝国主义野心,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导致资本主义世界分裂。德国、意大利和日本加入了相互敌对的一个集团,英国、法国和美国加入了另一个集团。二战轴心国与同盟国势力地图变化西方列强利用(一战)战胜国的权利,极力贬辱战败国,俄国被完全摒弃于战胜国俱乐部之外,即便在1917年退出战争之前,它(俄国)对协约国战胜四国同盟作出了决定性贡献。战胜国建立了不公正的和平,播下了复仇的毒种。国际联盟不能够成为巩固和捍卫和平的有效工具,新一轮的军国主义急剧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也就为期不远了。巴黎和会现场2)战争初期失利的原因《卫国战争史》多次强调,“德国进攻我国是背信弃义的和突然的。德国人没有废除1939年8月的《互不侵犯条约》,也没有提出任何要求,也没有宣战就进攻了我们。”电影《莫斯科保卫战》中参与基辅战役的苏军形象可即便如此,该书并未对这段“黑历史”予以回避,态度也颇为诚恳:这些严重失利的重要责任,要由国家和红军领导人承担。他们有时作出了错误的决定,在组织和实施战斗的技艺方面不如德国人;指挥员和战士也有责任,他们表现得胆怯和软弱。但是,1945年胜利的成果,是建立在1941年的牢固基础上的。那些在学会打仗并且在军事艺术和勇敢方面超过敌人的人,是最值得尊敬的,那些永远坚信胜利并且为此献出生命的人是最高尚的人。电影《莫斯科保卫战》剧照3)苏联取得胜利的意义与反思对于苏联取得胜利的意义,《卫国战争史》给予了高度评价:卫国战争作为二战的最重要部分,有权在世界历史上占有显著的地位。尽管有很多牺牲,但对法西斯主义的胜利,就是我国人民和全人类的光辉时刻。对于苏联及其人民来说,它防止了奴隶般的生存甚至灭亡,而从全球意义讲,它是决定未来几十年的突出事件之一。老照片中的苏联军民由于复杂的情况,苏联是唯一一个这样的国家:它能够阻止侵略者,并在反侵略斗争中,实际地联合所有反法西斯力量和在二战中战胜侵略者创造条件。苏联人在保卫自己祖国的时候,拯救了一大批民族,使其免遭奴役和肉体消灭。苏联的目标是要解决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综合性任务:从消灭具有反动意识形态和军国主义的法西斯政治制度,到为战后牢固的民主的和平创造条件。攻克柏林后的朱可夫对法西斯军国主义侵略者的历史惩罚因此就是历史性的,它是针对这样一种反动势力的:它不仅阻碍了各个国家和各个民族的自由与民主的生活,而且使它们受到肉体上被消灭的威胁。通常,在过去威胁俄国各民族的侵略者都遭到了失败。这就是为何战争期间亚历山大·涅夫斯基的话很实际地被传颂:谁对我们拿着剑,谁就将死于此剑!”列宁格勒战役中的苏联儿童对于这场惨烈的战争,《卫国战争史》做出了深刻的反思:苏联人民同法西斯德国的已经过去的战争的教训,反映了战胜法西斯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它是已经完成的活动和事实。它是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一环。没有这一胜利,人类历史就会是另一种样子。因此,历史乐观主义的教训和历史惩罚的教训是具有特别意义的教训。攻克柏林主题油画4)对“强奸指责”回应与反击面对西方学界对苏联红军的“强奸指责”,《卫国战争史》表达了强烈愤慨,“把红军强奸的个别事例普遍化,是一种恶意的谎言”:还有一个不仅在西方而且在我国也被神话的论题是,红军在欧洲的解放使命。现在,篡改的主要方向,就是制造红军的负面形象,把他们说成是在欧洲对被解放国家平民(首先是德国平民)大规模使用暴力的暴徒和凶手。已经公开的红军军人对德国平民犯罪的个别事实,被不合法地描绘成了红军的一般行为特征。苏联和其他盟国都犯有杀人、抢劫和强奸的罪行,这个事实任何史学家都不能否认。对平民的犯罪,是任何战争的伴生现象。电影《柏林的女人》剧照史学家们经常发现,一些作者故意要揭露红军军人,因此,就有一种印象:对平民的暴行几乎就是红军军人的行为特征,只要援引被斯大林极权主义毁坏的精神或者特别的“亚细亚野蛮”就能对此进行解释。史学家可以得到的材料证明,这些(强奸)事例不是大规模的。同时,苏军指挥部作了不少努力以维持纪律,制止这种趁火打劫和暴力。所有残忍对待平民包括强奸的4148名苏联军人都被送交军事法庭审判。这个数字与因强奸在1944—1945年被送交军事法庭的盟国军队士兵的数字是相当的。电影《柏林的女人》剧照由此可见,无论是新版历史教科书的发行,还是《卫国战争史》的出版,都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正本清源”的作用。3)新版教科书中的“苏联解体”关于“苏联解体”的历史评价,俄罗斯各界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值得一提的是,普京早在2005年就做出过非常明确的表态:首先应当承认,苏联解体是20世纪地缘政治上最大的灾难,对俄罗斯人民来说这是一个悲剧,我们数以千万计的同胞流落在俄罗斯土地之外,苏联解体就像流行病一样也波及到俄罗斯自身。于是,人们的积蓄化为乌有,曾经的信仰不复存在,许多部门机构或被解散或是匆忙地进行了改革,而国家的完整因恐怖主义的影响和随后的妥协而遭受损害。简单地说,新版教科书在对戈尔巴乔夫及其改革计划的基础上,重新评价了解体过程中戈尔巴乔夫的决策与作为。1991年8月22日,戈尔巴乔夫在八月政变失败后首次出席新闻发布会1)如何评价戈尔巴乔夫?众所周知,戈尔巴乔夫不仅是苏联“全方位改革”的领导者,也是苏联解体的核心人物。教科书认为,对于戈尔巴乔夫的评价“在俄罗斯国内外存在着巨大的反差”。一方面,他是诺贝尔和平奖的获得者,西方世界的“好朋友”,结束冷战的“英雄人物”;另一方面,他一直难以在俄罗斯民众当中赢得与之对应的群众拥护与支持。与民众握手的戈尔巴乔夫对于戈尔巴乔夫履历,教科书的描述耐人寻味:早在1978年戈尔巴乔夫47岁时,就已成为了苏共中央书记。当时,戈尔巴乔夫区别于绝大多数最高领导人的不仅是年龄,还有其卓越的演说能力。他以自己的开朗和善于交际博得人们对他的好感。但在主管多年国家农业工作后,戈尔巴乔夫还不能很好地了解国家工业问题,不了解苏共与国家军事工业,不清楚如何处理国家对外政策问题。另外,他从未领导过工程项目,从未做过大型工业企业的领导,一天也没有在工业企业中直接工作。正在讲话的戈尔巴乔夫值得注意的是,教科书特别强调:在戈尔巴乔夫走上政权之前,绝大多数民众都照旧完全信赖国家政权,持不同政见者的政治运动经历着严酷的思想与组织危机。鉴于此,对于新的苏共总书记而言,改革不仅可以重新将国家带入先进国家行列,也是一个在政权领域巩固自我地位的极好方法。遗憾的是,戈尔巴乔夫从未制定出明确的改革行动方案。他将改革创新体系视为向列宁社会主义原则的回归,即将社会主义与民主原则结合。政治体制改革措施,应该巩固秩序和纪律,最重要的是促进“人的因素”的积极性。1988年10月1日,戈尔巴乔夫当选为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一言概之,教科书总结认为,戈尔巴乔夫不仅“缺乏领导国家经济工作、军事工作和外交工作经验”,而且“欠缺能力、没有经验、缺少改革方案、没有完整改革计划,对改革缺乏深刻认识,幼稚且盲目乐观”,其结果就是“将国家引入到了不可自拔的深渊。”伴随着红旗的降落,苏联成为了历史2)为什么经济改革以失败告终?教科书认为,改革失败的直接原因,是制定的方针政策“缺乏连贯性”与“存在严重的无序性所导致的”。国营企业改革的失败。促进了经济向市场关系的转轨。1990年,苏联实行了国家工业企业的租赁化,渐进地实行分散管理和多种国有化形式、建立股份制集团、发展私营企业等等。但是,这些措施绝大多数都延迟到了1991年,而直到1995年才有20%企业转轨租赁。戈尔巴乔夫的农业改革,仍然具有无体系无系统化的特征。1988年,戈尔巴乔夫提出了全面农业租赁化,和农民签订50年租赁土地合同,具有收获作物的支配权。1991年夏天前全国只有2%的耕地进行了租赁改革。80年代的苏联农村鉴于此,改革不仅没有给人民带来福利,反而引发了新一轮的经济危机:戈尔巴乔夫不仅害怕“保守主义”促使改革倒退,而且担心社会断裂。因此,他并未进行金融改革和价格改革、供给体系改革。尽管如此,改革的深入仍然引发经济危机的加剧。不仅如此,政权改革的行动后果间接地导致了企业生产的无秩序,破坏了再分配体系,并实际上导致了“经济灾难”。排队购物的苏联民众1988年造成了国家农业生产缩减,1990年工业生产缩减。在莫斯科,许多重要食品商品出现短缺,国家产生了极为严峻的通货膨胀。居民生活水平的下降,使得普通居民更加无法相信现有政权能够顺利成功地完成改革任务,1989年夏天,开始出现第一批群众性罢工,并迅速形成经常性、普遍性的现象。寒冷冬日里的街头小贩,拍摄于1989年鉴于经济改革没有起到任何成效,苏联不得不在1990年出台了新的改革举措。对此,教科书如是写道:1990年的夏天,政治活动家亚夫林斯基和俄罗斯科学院院士斯塔尼斯拉夫以及其他一些经济学家们,共同提出了一个“500天计划”,提出国有企业全面私有化、彻底削弱中央经济权力的改革方略。但在保守主义者的要求下,戈尔巴乔夫拒绝了这个改革方案,委员会从实质上推翻了这个“500天计划”。990年,亚夫林斯基被任命为俄联邦部长会议副主席和国家经济改革委员会主席最终,教科书遗憾地表示: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的本意或许是好的,但由于改革者的盲目、无序与无力,经济领域的任何一个改革都没有收获正面结果,最终让苏联的经济改革走向了全面崩溃。3)“公开性”引发的思想混乱解体前夕的苏联,否定苏联历史和苏共领导的逆流尘嚣甚上(拓展阅读:居安思危:苏联是如何输掉国内舆论战的?)。教科书认为,戈尔巴乔夫倡导的“公开性”,是国家思想领域严重混乱的主要原因:“公开性”作为新政治观点,首次提出是由戈尔巴乔夫在苏共二十七大会议上发起的。他认为,改革者需要依靠更为牢固的社会舆论。戈尔巴乔夫须知,初期的“公开性”并非是全新的官方理论,其口号是“更多民主、更多社会主义”与“向前,向着列宁”,原意是“形成人民群众的社会主义,完全不意指话语自由,这是半自由——即话语权的界限与边际”,但不应是无限的、无原则的公开。遗憾的是,由于缺乏合理的管控,“公开化”造成了思想的无与和混乱,将苏联民众的思想搞乱,将刚刚开始的“重建”任务打乱,从而走向了一条背离社会主义改革的道路。1988年的莫斯科街头戈尔巴乔夫开创了精神社会发展的新局面。1988年秋,苏联允许收看、收听外国电台和电视;开始出版大量自由主义的新报纸和新杂志;为研究者开放国家“秘密”档案和书稿文献材料。国家的历史问题,成为政治生活的重要因素,民主进程中开始重新评价、重新认识苏联历史,思想审查的薄弱造成作家、评论者,甚至专业的历史学者描述国家历史污点问题,这也触及社会科学的基础学科——哲学、政治经济学、法学等。反对戈尔巴乔夫发苏联民众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一大批自由派文学家和政论家以“历史解密”为名,恶意歪曲和否定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历史,丑化和扭曲苏共领导人和苏联红军的英雄形象。这样的风气,引发了众多苏联民众的强烈不满:对斯大林及其影响的各种批判引发群众争议。1988年3月,《苏维埃俄罗斯》报刊载了列宁格勒教师安娜·安德烈耶夫娜的来信《我不能放弃原则》。安德烈耶夫娜认为,当前反社会主义的公开化政策和重建计划完全来自于西方,是歪曲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和伪造马克思列宁主义学说。她在信中坦言,自己正在捍卫斯大林与斯大林主义。安娜·安德烈耶夫娜与《我不能放弃原则》那么问题来了,如何看待和评价安德烈耶夫娜及其来信?这是她是个人行为还是代表了民众呼声?对此,教科书认为:安德烈耶夫娜与其他的斯大林主义拥护者具有一定的社会基础,社会民众在很大程度上并不期盼激进、极端地重新评价历史意义和价值。一方面,“揭秘”史实引发了社会思想迷失与精神断裂的现象,甚至引发某些代表人物的知识学术转向。另一方面,“公开性”促进了苏联社会各领域,如意识形态、社会、政治、民族以及宗教等学派和自身利益的尖锐冲突和碰撞。对社会状况的不满,最终导致了对苏联几十年来奉行的正确而牢固的权力组织体系的不满。苏共二十大会场一言概之,教科书认为,“公开性”使得社会主义的形象被玷污,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被动摇,苏共中央的执政地位与合法性遭遇到了严峻挑战:“公开性”从政治口号转变为社会改革的强大工具,在很大程度上具有变革不可逆的特征。铺天盖地的新消息,迅速撕裂了官方意识形态赖以生存的体制神话。在“公开性”的影响下,共产主义理论最终丧失了重要地位,而这种结果显然是“重建”倡导者(戈尔巴乔夫)完全没有预料到的。1990年3月12日,戈尔巴乔夫当选为苏联主席4)如何评价“外交新思维”?为了赢得更加宽松的舆论环境,戈尔巴乔夫明确提出了“放弃美苏冷战,放弃与美国意识形态的对立,宣布实行全人类价值”的“外交新思维”政策。在他的倡导下,苏联先后达成了裁军、削减核武器和常规武器等让步性协议,与西方国家的关系有了显著改善。签署《核裁军条约》的戈尔巴乔夫与里根值得一提的是,教科书着重强调,对于这种“新思维”,苏联民众普遍持有不理解与不支持的情绪:苏联人民怀着巨大希望和理解准备迎接美苏对话。苏联人民认为,削弱世界核战争的威胁对于苏联对外政策具有极为重大的意义。但是,削弱苏联在世界的地位、拒绝和东欧、亚洲、拉丁美洲等各国形成联盟关系也在苏联国内引发了不理解和质疑。因此,在给戈尔巴乔夫的去信中、在新闻媒体中更多地表达了对于戈尔巴乔夫进行改革的不理解和不支持。戈尔巴乔夫的批评者指出,苏联的外交“新思维”是单边政策,不符合苏联国家利益,只投合了西方世界的利益。教科书认为(拓展阅读:一文概述:“东欧剧变”的前世今生),这一外交战略“不仅改变了苏联与外部世界的交往方式,也改变了苏联的霸权地位”:站在宏观的角度看,历史上首次出现的不仅仅是核武器限制与削减,还解放了欧洲的常规武器。美苏之间地区性冲突的削减,给予很多国家人民以和平秩序,能够在无外部干涉的情况下自主决定内部事务,初步形成苏联和东欧等国在世界经济和世界政治结构中更为紧密的相互联合的现实前景。老照片中的民主德国但对于苏联而言,“外交新思维给我们的国家乃至全世界带来了相反的后果”,明显是弊大于利的:幻想通过“新思维”来扩大与西方合作和谋求西方援助的苏联,不仅没有获得任何资助,反而陷入到了丧失“国家利益”的泥淖。伴随着世界外交领域出现积极转变的同时,随着冷战结束,苏联解体和东欧共产主义体制的瓦解,原有的构成世界稳定基础的“国际双极体系”也不复存在,美国成为了世界上的唯一超级大国,苏联在对内对外因素的影响下解体。教科书还指出指出,直到今天,西方世界依然对俄罗斯充满着深深的恶意(拓展阅读:理智讨论:为什么西方国家如此恐惧与厌恶俄罗斯?):苏联解体以后,俄罗斯的国防能力急剧降低,加剧地区间、民族间的军事冲突(首先是高加索地区、中亚地区),而试图依靠西方提供援助以解决内部问题的希望遭到破灭。最终,伴随着社会主义阵营瓦解和拒绝第三世界联盟国帮助,俄罗斯也并没有得到来自曾被他寄予希望的西方联盟国的任何帮助,俄罗斯陷入到了更复杂的状况。轰然倒塌的列宁雕像5)为什么未能解决民族问题?众所周知,苏联的民族问题由来已久(拓展阅读:全面俄化的语言政策,真的能让苏联变得“牢不可破”吗?)。对此,教科书认为:戈尔巴乔夫及其领导集体,从未审慎对待80年代日益突出的国家民族冲突,更从未采取合理措施消减民族矛盾。他们在民族问题上的不作为和决策无力,使得苏维埃体制与苏维埃国家的命运陷入更为严峻的后果。从1987年下半年起,民族关系问题开始不断出现在苏共政治局的议题当中。但是,会议上总是公开声明,“将这一问题提交生活和历史处理”,就像克里米亚鞑靼人回归祖国的历史事件。今天的克里米亚鞑靼人“重建”的改革进程并没有触动任何重要的民族问题,包括苏联的民族与国家体制。但是,国家经济不断恶化与中央政权的削弱,使得苏联各民族的独立倾向显著增强,民族分离主义运动亦愈演愈烈(拓展阅读:理性讨论:为什么波罗的海三国,如此痛恨苏联?)。国家政治体制改革的“民主化”和“公开化”,极大地削弱苏共和中央权威,地方民族分离主义恶性发展,苏维埃政权越是做出让步,联盟共和国要求扩张权利和改变苏维埃联邦体制的要求就越强烈。随着时间的推移,激进的“民族自决权”和民族运动成为了合理的诉求,各联盟国急于向中央争主权、向中央要政权,联盟中央被架空,而苏共不具有威慑和镇压民族分离运动的力量,苏联因此走入解体之路。波罗的海之路运动6)“苏联解体”的历史教训对于苏联解体的经验教训,教科书引用了白俄罗斯历史学家米哈伊尔·盖勒的观点:苏维埃的历史证明,苏联领导人,尤其是斯大林死后的领导人们,均不理解布尔什维克创建的苏维埃体系。其中,戈尔巴乔夫犯下了致命性的错误,他亲手埋葬了自己的政权、政党和国家。1991年12月25日,戈尔巴乔夫宣布辞去苏联总统一职但我们依然想说的是,将“苏联解体”的锅尽数丢给戈尔巴乔夫一个人是不公平的。毕竟,这既是其国家体制,包括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制度僵化的结果,也是苏联历史各阶段累积矛盾总爆发的结果。换言之,无论是“无限制的公开性和民主化政策”,还是经济领域的“加速化”改革以及“外交新思维”,只不过是加速苏联人民抛弃这种僵化体制的催化剂而已(拓展阅读:对于苏联的解体,戈尔巴乔夫应该承担多少责任?)。4)尾声需要指出的是,“历史教科书不仅要把历史事件规训为既符合统治要求,也不能违背竞争时代潮流的近代化知识。一言概之,历史教科书在很大程度上肩负着”政府对民众进行思想教育的作用。”杨人楩(左)与本人主编的《北新本国史》对此,知名历史学家杨人楩(1903—1973)早在发行于1932年的《初中本国史》中就毫不掩饰地表示:本书目标,在于研究中华民族逐渐形成的经历,特别说明其历史上的光荣,以激发学生民族复兴的思想,培养其发扬宏大的精神,叙述我国文化演进的概况,特别说明对于世界文化的贡献,使学生明了我先民伟大的事迹,以养成其高尚的志趣与自强不息的精神。以上种种,再一次印证了那句老话——我们所能看到的历史,本质上都是当代史(拓展阅读:民族危机下的文化自救:黄帝何以成为“华夏始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