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红书笔记是人工审核吗,代写笔记、内容违规、人工刷量…App确认下架,小红书还能“红”吗?

hafe5d5c

时间 2024年4月6日 预览 61

小红书笔记是人工审核吗

一、审核机制

我们需要明确的是,小红书的内容审核并非完全由人工完成,而是采用人工与机器结合的方式。这种结合方式既能保证内容的质量和规范性,又能提高审核的效率。

具体来说,当用户在小红书上发布笔记时,这些笔记首先会通过机器学习算法进行初步的筛选。这些算法能够自动识别出违规的内容,如色情、暴力、恶意攻击等,并对其进行屏蔽或者删除。

然后,经过初步筛选的笔记会被提交给人工审核员。人工审核员会根据小红书的社区规定和国家的相关法规,对笔记的内容进行细致的审查。他们会关注笔记中是否存在虚假信息、侵权、广告等问题,以确保每一篇发布的笔记都能符合小红书的要求。

二、审核标准

小红书的审核员是如何判断一篇笔记是否符合要求的呢?这主要依据以下几个方面:

内容的真实性。小红书鼓励用户分享真实的生活体验和感受,因此,那些虚构或者夸大事实的笔记是不被接受的。

内容的合法性。任何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如涉及赌博、毒品、枪支等,都会被严格禁止。

内容的适当性。小红书希望所有的内容都能给用户带来积极的影响,因此,那些含有暴力、淫秽、恶心等不适当内容的笔记也是不被允许的。

三、结论

小红书的笔记是通过人工和机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审核的。这种方式既保证了内容的质量,又提高了审核的效率。而审核的标准主要是看内容是否真实、合法和适当。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小红书社区的健康和和谐,为用户提供一个优质的分享平台。

代写笔记、内容违规、人工刷量…App确认下架,小红书还能“红”吗?

原创2019-08-0120:32·金融投资报

本文共2980

阅读完约6分钟

自7月29日起,有用户发现小红书在应用宝及华为、OPPO等安卓端应用市场无法下载,小红书App疑似被下架的消息就不断传出。

直到8月1日凌晨,小红书终于回应,并发表声明承认被下架,也已对站内内容启动全面排查、整改,深入自查自纠。

作为一个“年轻人的生活方式平台和消费决策入口”,拥有2.5亿用户乐意“种草”的小红书App,在经历多次的监管警告之后,最终逼得监管出手整治。而在多家媒体陆续被爆出小红书App代写笔记、内容违规、人工刷量等一系列违规行为背后,其急于寻求流量变现的压力困境似乎越来越紧迫。

1

小红书App被各大应用商店下架

7月30日到8月1日,小红书连续三天成为了微博热搜榜的座上宾,这次并不是因为响当当的明星开了号或者是推荐了爆款商品,而是由于众多安卓应用商城下架了小红书。

显然,经历多次的违规警告之后,监管部门或对被视为“中国Instagram”的小红书监管逐步升级。

与此同时,不少网友反映,尽管不影响已下载用户,但其收藏的很多笔记等内容已经被清空。

图片据网友

8月1日凌晨3时43分,小红书终于发布官方声明称:小红书App近期在各大应用市场下架,小红书也已对站内内容启动全面排查、整改,深入自查自纠,积极配合有关部门,促进互联网环境的优化与提升。

截至目前,金妹儿看到,小红书App已在包括华为、vivo、OPPO、一加、小米等在内的多家安卓手机应用商城下架,不过,在小红书官网和苹果AppStore仍能搜索到小红书,且可正常下载、安装。

事出之后,不少人给出猜想,甚至“小红书将无限期下架”的声音。对此,小红书给出的回复是公司已了解到该情况,正在与相关部门积极沟通解决。

据悉,App的下架期限一般分为3天、一周、两周、三周、一个月,乃至“无限期下架”不等。“无限期下架”无疑是其中最重的处罚。不过“无限期下架”并不等同于“永久下架”,而是“未接通知,不得上架”,也就是说,如果整改通过,也可能重新恢复上架。

目前,小红书被下架的原因尚不清楚,外界普遍猜测其下架是因为内容违规所致。

2

小红书有多“红”?

成立于2013年的小红书是当下最火的App之一,最初的市场定位是海淘化妆品平台,此后改为以“内容+电商”平台模式。平台上海量的种草笔记吸引了大量用户关注。

据小红书官方公布的数据,截至2019年5月,小红书用户量超过2.5亿,每日社区笔记曝光次数超过30亿次,其中70%的曝光是UGC内容。

“开始接触小红书,很有‘调调’,大家都会发布高质量图片、分享好物和化妆教程,还有一些美食、旅游等内容,每次一刷,感觉很被‘种草’。”从2015年开始接触小红书的冯女士告诉《金融投资报》记者,因为小红书上精致的图片以及小视频分享让自己觉得这个平台相对较为靠谱,“更像一个分享社区,自己也还会在上面买不少东西。”

显然,仅仅6年时间,小红书已经走到了台前被更多人熟知。而吸引的,不仅仅是普通用户,还包括一大批明星、美妆博主等。

2018年年初,范冰冰、林允、戚薇、江疏影等一波明星入驻后,小红书发展迅猛,逐渐从小众社区走向大众视野,一些明星靠“带货”更是收入颇丰。

明星入驻更让小红书流量暴增

目前,借助明星以及一些网红的引流,小红书已经成长为月度活跃用户数超8500万的流量平台。到今年6月,创始人瞿芳、毛文超在员工内部信中表示,小红书的月度活跃用户数已突破8500万,总用户数达2.5亿。互联网时代,巨大的流量很快转化为效益。

2018年,阿里向小红书领投逾3亿美元融资,当时其估值超过30亿美元。此前,还有消息曝出,小红书正在洽谈下一轮5亿美元融资,届时公司估值可能会更高。

3

小红书的争议有多大?

然而,成也UGC、失也UGC。

在让小红书迅速成长为“种草神器”的同时,也带来了虚假内容、刷单刷量、销售违法违禁产品甚至涉黄等问题。

早在今年3月,就有多家媒体报道了小红书笔记造假产业链,指出小红书上很多种草日记实际上是由专业的推广公司代写。

据爆料,小红书业务包括关键词排名优化、金冠薯升级、机刷粉赞藏、真人粉赞藏、代写代发等,其中代写笔记最低只需要15元。

在小红书今年7月17日发布的反作弊报告称,平台“平均每天清理刷量笔记4285篇,其中除机器刷量外,每天有920篇人工刷量笔记被清理”。这也从侧面证实了小红书笔记刷量情况的严重。

而笔记代写仅是乱象中的一部分。

今年4月,有媒体报道称,小红书app上有9.5万篇烟草软文,其中许多是以“测评”“种草”为名义的软文,而搜索“保健品”更是有48万篇笔记。大量无资质的博主和代购店主,在小红书上推荐和兜售各种保健品。

彼时,小红书以下线所有涉烟文章、审核“保健品”文章作为回应。

目前,小红书上“保健品”内容已大幅下调

7月,小红书再次被曝出平台存在医美乱象,有微商借助种草之名销售人胎素等违禁药。

最近,甚至有网友指出,在小红书上经常能够看到衣着暴露的小姐姐晒自己的照片,在网红地打卡,尤其是在小红书上搜索“酒店”等相关信息,更会发现很多较为隐讳的信息。

金妹儿看到,特别是酒店打卡标语类的信息,有很多穿着暴露的图片,还有一些针对两性的图片,明显过于错误地引导了消费者的价值观。

甚至有消息传出,此次小红书被下架是因为临近七夕节,平台七夕专题中的笔记内容较敏感。

有用户评论称,小红书已经从可信赖的平台变成了一个广告池。

“现在感觉小红书上都很少有真实体验,全是广告,太没意思了,”多年混迹小红书的王女士告诉《金融投资报》记者,“现在想红想赚快钱的人太多了,‘逆生长一个月长高5厘米’‘一个月快速瘦身20斤’这些伪科学竟然能有上千条评论,也太假了。”

除了满屏都是的广告笔记外,炫富、秀恩爱也是让种草社区变味的一大关键。

“我搜合适的生日礼物,能搜出宾利”、“上了小红书才发现全世界只有我买不起爱马仕”、“各种教你如何25岁凭自己努力买劳斯莱斯幻影的帖子”……许多使用小红书很长时间的用户,都有些不认识它了。

此外,小红书还多次遭监管部门点名。今年7月,工信部公布2019年一季度电信服务质量通告,涉嫌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等问题的33款软件中便包括小红书。

4

小红书还能“红”吗?

6年以来,小红书的用户和价值是显而易见的,却也是铤而走险的。

“小红书App之所以采取如此的激进电商策略,甚至不顾声誉受损铤而走险,其实从根本上讲其流量得到了猛增,但变现能力并没有明显的改善。”业内分析人士认为。

小红书App自成立以来已经历了多轮融资,不但有腾讯、阿里领投的多轮融资,而且还有真格基金和金沙江创投的多轮融资。时至今日,小红书已经成为估值达30亿美元的独角兽公司。

虽然如此,在多轮的融资之下,持续烧钱的小红书仍是亏损,所以小红书还要靠融资持续蓄力。据TheInformation报道,小红书目前正就多达5亿美元的融资进行洽谈,估值可能达到60亿美元。

然而,在这个关口,小红书被迫下架前路未卜,能否顺利化解眼前的危机,关乎着其多年积累下的资源能否保留,也关乎其未来能否拿到更多融资,走得更远。

“若小红书上半年仍像2018年一样不能完成此前的既定目标,此次被业界传言小红书积极再次洽谈的新一轮5亿美元的融资或将泡汤。”

分析认为,内容是小红书能够存在甚至被电商巨头青睐的根本,一旦内容质量难以保障,小红书向商业化转型之路就会受阻。尤其是当前众多手握内容的平台在快速崛起,对小红书有着极强的替代性。

“内容合规性是小红书这类平台的生命线,应该对内容整治真正重视起来,建立相应的互联网内容风控体系,如果小红书如果没有本事和资源来解决问题,那么肯定会影响投资。而它潜在的最大经营风险,就是被行政吊销。”

有电商人士表示,小红书在应用商店被下架意味着其拉新获客渠道被一次性斩断,“短期内只是影响小红书获取新用户,数周、数月不上架则意味着会直接流失博主达人、品牌商及忠实用户,小红书本身还有可能面临被其他内容推荐类平台所替代。”

毫无疑问,此次下架对小红书带来的影响,必将影响其商业化进程。然而,持续陷入变现困局以及靠业绩表现博取资本眼球的小红书,如何破除被下架的当前困局,或许才是老板们更加焦虑的问题......

部分资料来自央视财经、钱江晚报等

编辑|陈思源审核|秦川

本文为|金融投资报jrtzb028(微信号)原创文章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金妹儿

转载须在正文开头显著位置

注明稿件来源及作者名,违者必究

本报法律顾问

北京炜衡(成都)律师事务所罗浩斐律师

联系金妹儿

商务合作:028-86968491

Copyright2025未知推广科技
拨打电话拨打电话
Copyright2025未知推广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