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众号广告收入怎么提现?
首先登录微信公众号,输入账号密码,用管理员微信扫码登录,左侧下拉找到“广告与服务”点击流量主后进入,找到财务管理,财务管理页面会显示当前收入数据,按要求填写收入账户信息,审核通过后定期结算费用发送给银行账户,这样就可以提现了。
1查看流量主收入情况需要在电脑上操作,所以请打开电脑,登录自己的公众号主页,找到“流量主选项”。
2进入流量主页面后,点击“财务管理”。
3再点击“结算数据”
4最后,下拉菜单,你就可以看到自己的收入提现情况了。
二、微信公众号一般能收入多少钱一个月?
大概8~20元左右。公众号一千的阅读量是1~3元,这个是流量主收益,主要是看别人点击你的文末广告计算出来的收益。
公众号还可以接广告,一万阅读量大概可以报价200~500的收益,主要看品牌方跟你具体的沟通决定的。还有佣金收益,公众号图文可以插入电商链接,有人购买的话就有佣金,一般是10%的佣金收益。
1、流量主收益=曝光量*有效点击量*广告点击单价。曝光量并不等于文章阅读量,用户只要点进文章就算阅读量,只有将文章拉到底部看到广告,才能算作广告的曝光量。有效点击量是指用户有效点击广告的次数,微信官方会根据用户点进广告的停留时长、点进广告的频率以及是否是公众号粉丝等众多参数来判断有效点击量。
广告点击单价是由广告主方决定,有的广告点击一次高达5元,也有的广告点击一次才0.5元,全看运气分配到什么广告了。简单来说我们只能通过增加曝光量和有效点击量来提高流量主收益,而曝光量和有效点击又和阅读量和粉丝质量相关,所以想要提高流量主收益,还得靠自然增长粉丝来实现。
2、腾讯公司将在次月1号和次月15号前(如遇法定节假日,将会推迟),分别对上半月和下半月收入进行结算,并发送结算单到你的结算单邮箱中。例如:12月1日结算11月1日-15日的收入,12月15日结算11月16日-11月30日的收入
若你是企业用户,需要按结算单邮件的要求邮寄与结算金额等额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给腾讯公司。腾讯公司将在收到正确的发票及结算单后30个工作日内将结算金额打入你的结算银行账户。
若你是个人用户,无需邮寄发票,腾讯公司将在结算日后15个工作日内根据结算金额为您代扣代缴个税,并接受税务局委托,为您代征增值税和附加税费,最终将剩余金额打入你的结算银行卡。附加税费包括: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及地方教育附加。
温馨提示:流量主结算及付款是按结算主体的,结算单包含了同一收款主体在微信开通的全部流量主账号在当月应获取的广告收入。
答案来源于网络
微信公众号最直接的收入就是公众号广告收入。微信公众号收入是靠点击收费的。
就是文章底部的广告,如果用户点击一次,我们这个公众号就会有相应的收入(关注类广告应该是按关注一个计费的)。打个比方,如果你的用户数量只有100人,你的一篇文章阅读数量是50,那么这两个数据实际上是和收入没有关系的,而是跟点击有关系,换句话说,你就有50个阅读量,但是没有一个人点击,那么你的收入也是0;假设有1个人点击,广告商出价是0.8元/点击次,抛开广点通的服务费不计,那么你就立马有0.8元进账。
公众号的收益一般都是跟展示量广告的展示量相关的来计算,同时有人点广告的话也会加大收益。
微信对公众号广告收“过路费”,不走官方互选平台将被严惩?
作者:孤舟;来源:DoMarketing-营销智库(ID:Domarketing-001),百万营销人首选的思想加油站,分析复盘有价值、有创意、有效果的市场品牌营销案例。一直对创作者很宽容的微信公众平台,终于也要统一对公众号的商业广告发布收“过路费”了。继微博、抖音、小红书、B站、知乎之后,微信官方终于对公众号广告的发布行为进行“收权”管理,并统一以商业合作金额的5%作为平台服务费进行过路费“抽水”。
5月24日晚,微信公众平台发布《微信公众平台关于进一步规范营销内容的公告》称,自2023年6月30日起,公众号运营者与第三方商业合作形式推销商品或服务,如附加购物链接等购买方式,应通过腾讯官方广告平台进行发布。若未通过腾讯官方广告平台发布,平台将依照运营规则对相关内容和帐号进行限制。
根据定义,只要公众号是在为“第三方”进行“推销商品或服务”并且“附加了购物链接等购买方式”,就必须通过腾讯官方广告平台进行发布。对于公众号自己推广自己的商品,带自己的有赞、微店链接等是否要走官方互选平台?据了解,只要推销的商品或服务与发布商业合作内容的公众号不属于同一主体,就属于此次规定的范围。
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根据公告解读,公众号为第三方发布的不带购物链接等购买方式的纯软文、品宣内容或不在此次规范之列。而对于违规的商业内容或账号如何进行限制和惩处,猜测无非就是内容限流、短暂封号等措施。
其实,早在4月25日微信公众平台就发布过《关于微信公众号营销内容合规规范的通知》称:公众号运营者需对发布内容进行严格审查,满足合规性要求。通过各种形式推销商品或者服务,并附加购物链接等购买方式的,应当显著标明“广告”字样。
这次无非是重申了合规监管政策,并同时对账号运营者、品牌广告主入驻腾讯官方广告平台给予了时间节点要求。同时,为了吸引更多的广告主通过腾讯互选平台进行商业合作,扭转之前的私下交易为主的局面,微信官方在发布“收权”管理通知的同时,也在平台服务费上搞起了限时减免优惠政策:
一方面,自2023年6月1日起,公众号互选平台服务费下调至合作金额的5%(之前服务费为10%),另一方面2023年6月1日至6月30日期间限时减免服务费。
显然,2016年就上线了的腾讯互选平台如今不再低调,一改过往甲乙方选用与否全凭自愿的策略,而是要借《互联网广告管理办法》的发布与实施,以平台对内容营销的合规化治理名义,全面接管微信公众号广告的商业化发布,显然这对腾讯这样的大厂而言,也更符合“降本增效”的当下语境。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互联网广告管理办法》第九条规定:通过知识介绍、体验分享、消费测评等形式推销商品或者服务,并附加购物链接等购买方式的,广告发布者应当显著标明“广告”。
这也意味着至此,国内广告主聚焦的数字营销主流平台,无论是双微一抖,还是小红书、B站、知乎,都已完成平台对账号运营者商业化合作的“收权”统一管理。例如,微博有微任务、抖音有星图、小红书有蒲公英、知乎有知任务、B站有花火、腾讯有互选平台。
这一政策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规范公众号运营者与第三方商业合作的推销行为,减少虚假宣传和欺诈等违法违规问题,尤其是各种“黑五类”广告,从而提升用户体验,但对广告主而言,以前想和微信自媒体公众号合作,要么通过自采模式,抑或是通过第三方代理商与公众号运营者联系进行内容商务合作。
今后在公众号发布推广信息,广告主必须通过腾讯互选平台审核发布,并缴纳平台服务费,显然会增加一定的投放成本。但对交易双方而言,有微信官方的平台做保障,在账号资质审查、内容合规、合同流程、款项发票、投后数据核验等方面会更为规范,尤其是投放量大的品牌,节省时间、提高效率,少了中间商赚差价,也避免了很多售后纠纷。
据悉,目前腾讯公众号互选平台的各项商业能力也不断升级,包括优化广告主选号的数据工具、上线保障创作者权益的阶梯赔付规则等。而公众号互选广告创作者入驻的门槛也从10万粉降到了500粉。广告主在腾讯广告互选平台上,还可以选择商卡组件、互动组件等平台特有的营销玩法,以及与微信生态各场景的打通融合也会更顺畅。
对长尾的自媒体账号而言,过往还能接一些微商、黑五类、擦边球小单,未来统一走腾讯公众号互选平台后,或许将面临接单难的问题,毕竟品牌广告主在选号和投放上,还是有质和量的不同层面的要求。对于乙方投放代理机构而言,利润空间也将被大大压缩,毕竟在平台账号报价透明和信息差消除,自助选号和投放流程更为丝滑之后,代理商的价值空间也会一定程度上被压缩,服务费收入必然缩水。
其实当下,对于公众账号的运营者而言,同时面临着商业化变现难和流量不断下滑的双重困境,自媒体的黄金时代早已不在。不久前,B站UP主因商业化入不敷出、接不到商单而上演“停更潮”,曾一度在媒体上被炒的沸沸扬扬,其实对于已经11年的公众平台而言,近几年停更的账号运营者也不在少数,以笔者订阅的两百多个公众账号为例,超过50%都已经停更或有意的减少更新频率。
毕竟做自媒体和自媒体内容变现是两码事,绝大多数的账号运营者是无法从自媒体上获取稳定持续的收入。尤其是在疫情放开后的当下,经济全面恢复尚需时日,广告主在自媒体上的投放预算大幅缩减,传统“一稿多发”的撒胡椒面式的营销传播已经终结,精选特色垂直头部账号+内容定制合作成为趋势,自媒体从业者的收入目前呈现大幅下滑态势,停业、改行、转行的屡见不鲜。
同时,受限于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以及小红书等高粘性内容社区的冲击,过往腾讯系所占据的网民注意力、停留时间以及流量都在被侵蚀。体现在微信公众号上,就是近几年其整体影响力、打开率正在逐渐式微,一些腰、尾部自媒体创作者在减少更新频率、或已转投其它媒介平台寻找新商机。尤其是微信官方对公众号的多次政策改变和调整,让流量获取变得更为困难。
来自第三方易赞大数据显示,微信公众号整体的打开率从2018年的2.3%下降至2020年的1.1%。有媒体对一部分科技媒体公众号做过调研,发现目前公众号打开率普遍不足1%。如果未来公众号商单内容走互选平台,被标注“广告”而影响了用户阅读和分享传播兴趣,而微信公众平台又不能给予公众号有效的流量扶持政策,自媒体的商业化变现之路只会更加坎坷。
对此,有业内人士猜测,本次微信公众号广告发布规范化之后,公众号互选平台在收取“过路费”后或许也会像抖音的抖+、小红书的薯条、B站的起飞等,推出内容助推工具,服务内容创作者,如通过充值微信豆就可给公众号的内容加热,实现涨粉、互动数据提升,助推商单内容的二次曝光,达到广告主预期KPI,提高KOL变现可持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