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最后一天

hafe12c8

时间 2024年4月30日 预览 546

转载: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362823233286062632/

首发2024-04-2816:02·刘军杂谈不知为何,今年的四月我特别留恋。中午朋友约我出去喝酒,要是往常的话我会很高兴地出去,但今天没有,因为我有一个问题没想明白。

每当月初和月尾,我时常会想,这一个月该怎样过和过得怎样,虽然不能计划和复盘得很细,但大致还会有个估计。不过人生还是有一种惯性,养成了某种习惯则很难改变,难以质变,难以突破,而且还容易自我原谅,自我满足。一晃半年过去了,一晃一年过去了,一晃一生过去了,大体就是那种模式。

想想刚参加工作时候,感觉退休就像共产主义一样遥远,似乎那不是自己的事,是别人的事。可是,不几天就轮到了自己。黑格尔说得对:“凡是现实的就是合理的”,该来的总会来。

四月的最后一天很容易过去,可是假如是人生的最后一天就不那么容易,那么乐观了。也许想这个问题还为时过早,可是既然想到了,总不能回避吧?

对此,100个人大概有100种回答,我们不去理会,但正常情况,估计大都会很突然或行为受到了限制。

毛泽东说:“如果再过10年我就死了,那么我就一定要学习9年零359天。”就是说临死那天也要读书,践行了他“书不可一日不读的”的诺言,视读书为生命,始终保持了“一日不读十日空”的紧迫感。

1935年,瞿秋白被国民党军抓获。6月18日,监刑官走进他的囚室,向他出示枪决命令。已在狱中完成《多余的话》的瞿秋白,此刻正在伏案写诗,听了头也没抬,答:“我生有小休息,也有大休息。今后我要大休息了。”直到把诗写完后,他才起身去刑场,选了一块草坪,盘膝坐下后,对刽子手点头微笑说:“此地甚好!”视死如归,慷慨就义,是个读书人的样子。

2003年,作家苏伟贞的丈夫张德模因食道癌复发再度入院,早知没有离开医院的可能性,他还要求妻子:“带书给我看。”不是对未来时光有规划,只是读书人一生的日常模式,不打算因为囹于疾病就断裂。每天一叠书带进去,看完了的一叠带出来。

病情渐次危重,他把其中一本厚书掷出来:“这本不要了。我怕我来不及看完。”几天后,他进了急救室再没出来。妻子去整理他的遗物时,发现床头柜上的书,还翻覆着,停在最后一次被读到的地方。死亡,割切时间,使其成为“生前”与“死后”,阅读,又令时间永恒,永恒到一句话、一条画过的横线。活到老,读到老,读到最后一刻,也是读书人的样子。

今天听了一段视频,一位年轻人问一位读了一辈子书的长者,你读了那么多书有什么用?长者说,确实没什么用,读书不一定得到什么,但一定会失去什么,会让你失去愤怒、纠结、狭隘、挑剔、指责、悲观、诅丧、肤浅、短视、计较,失去一无所知、失去无知干扰和障碍。所以,读书即便是不能让你过得多好,至少不会让你过得多差。究竟是什么导致我们拥有了很多,但却仍然不快乐,答案是贪欲。读书可以让我们减少贪欲,学会放下,快乐常在,人生便会从此开挂。这种失去是《三体》中“失去人性失去很多,失去兽性失去一切”的失去。

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当你读书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境界和气质自然和别人不一样了。

冯唐鄙视那种用千百万元建盏喝茶的人,却说不出建盏的美。冯唐在《活着活着就老了》中写道:活这么大明白一件事,十年之外的事不想。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每段时光都是最美的时光,学会知足,活在当下。

2024年4月30日

Copyright2023未知推广科技
拨打电话拨打电话
Copyright2023未知推广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