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343448912356901413/
原创2024-03-07 11:01·光头老那全国两会期间,安徽省太和县淙祥现代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徐淙祥等全国人大代表向大会联合提交了《关于逐步放开禁烧秸秆,发展绿色生态循环农业的建议》。这一建议旨在探讨如何在保护环境的同时,采取更加科学合理的方式利用秸秆资源,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自2008年开始实行禁烧秸秆令,一方面是为了保护环境,减少空气污染和火灾的发生;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推动农业的发展,促进农田的肥力和土壤质量的提高。这些年来,禁烧秸秆政策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特别是在养牛、养羊方面,利用农作物秸秆发展畜牧业,促进了养殖业的发展。通过牛羊过腹还田,秸秆转化为有机肥料还田,形成了生态农业良性循环。
然而,长期以来农作物秸秆年年禁烧也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由于农作物病菌、虫卵、杂草种子得不到焚烧,持续传播,导致部分农田病虫杂草迅速传播,野草丛生。一些农田由于秸秆全部还田,导致土壤不实、不利蓄水保墒,影响农作物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下降,甚至导致部分农田抛荒。
为解决以上问题,徐淙祥等全国人大代表提出了以下建议:
首先,继续加大对优质高产小麦、玉米、大豆农田秸秆回收再利用的支持力度。这些优质农作物产量高、秸秆多、秸秆品质好,可作为饲养业的上等草料。通过给予一定的财政支持,可以发展现代规模养殖业,提高农业的效益。
其次,放开秸秆禁烧应有计划、有步骤、有目的。不能一放开就乱,一乱就引起火灾,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放开禁烧的同时,需要加强监管和指导,确保秸秆的合理利用和安全处理。
最后,加强生态循环农业知识的普及学习,推广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可以更好地利用农作物秸秆资源,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和循环利用,促进现代农业的快速高效发展。
通过逐步放开禁烧秸秆,发展绿色生态循环农业,我们可以在保护环境的同时,更好地利用农作物秸秆资源,杀死害虫,保护田地。这不仅可以提高农田的产量和品质,减少农业的损失,还可以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推动农村经济的繁荣。
传承千年的方法,焚烧秸秆,杀死害虫,保护田地,这一建议对于农业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应该积极倡导和支持这一建议,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政府和社会各界也应加强合作,共同推动农业的绿色发展,实现农民的增收致富梦想,为建设美丽中国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