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捞的变态服务到了海外有些水土不服,老板张勇怎么来破解?

hafe9402

时间 2024年3月23日 预览 22

转载: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6351251652456759554/

2016-11-1016:30·尚爱的旅行

海底捞,是大陆目前最红的火锅连锁店,近年台湾人到大陆,特别是服务业者几乎都想去海底捞见识一下。

火锅店能卖得让13亿人埋单,原因在于它提供超出常人期待、被哈佛商学院列入教材的各种「肉麻服务」,例如候位时可以擦鞋、美甲或下围棋;坐上桌就送上眼镜布、发夹、保护手机夹链套;边吃火锅,服务生帮你下菜、捞料、分菜还随时送热毛巾,一旁有人表演变脸、拉面..让其他餐饮业实在学不会。

不过,海底捞走过十几年的荣景,碰上互联网时代,也不得不开始焦虑起来。

挑战1:跟互联网思维竞争

海底捞创办人张勇最近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我最怕做互联网的人来开火锅店,因为肯定不要钱。」「什么都不要钱了,卖电视说电视不要钱,人家说这叫做互联网思维。」

海底捞要拿什么强项跟互联网思维竞争?答案就是回归当初开业时小而美的服务。随着展店数愈来愈多,虽然提供的还是帝王式服务,但上令要下达,只能靠标准作业流程去指导。这就是个危机讯号:必须回头给员工更多空间在现场贴近客户需求。

挑战2:SOP失人味,员工想跑

全球展店已经达121家的海底捞,基层员工的高流动率也是近年一大头痛问题。

海底捞成名之后,自然吸引许多慕名而来的应征者,目前海底捞的新进员工,工作未满3个月而离职的人高达70%。

究其原因,以往老员工感受到的是「大家庭」企业文化,家大业大之后,新员工却面对各种繁琐的制度规章,虽然福利还是好,但少了过去的人味。而人味,正是海底捞凝聚员工向心力、提供肉麻服务的主要来源。

挑战3:肉麻服务碰上文化冲击

张勇指出,展店海外的目的是分散经营风险,但海底捞的服务进入不同文化和社会后,不但顾客可能不埋单,甚至还认为是骚扰。

例如海底捞2013年在南加州开了第一家美国分店,老美就对擦鞋、美甲的服务不以为然,因为觉得不卫生,反而扫了吃饭的兴。

难怪张勇说,他是抱持着学习的心态来台开海底捞。因为中国的服务业在快速成长后,一样要面临如何深化、复制、回应环境变化与市场需求的课题。

Copyright2025未知推广科技
拨打电话拨打电话
Copyright2025未知推广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