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调来调去,我们的假期还能怎么休?|新京报专栏

hafe3776

时间 2025年7月4日 预览 31

转载: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358854376061944346/

2024-04-1723:13·新京报评论要显著增加国民休假时长,尤其需要在带薪休假方面有更多可见度、更多标志性进展。▲2023年五一小长假期间,游客在西安城墙景区游览。图/新华社

文|杨劲松
随着五一假期临近,“五一其实只放一天假”的话题,持续占据着热搜榜。


不少人对当前的假期调休不满,表示这样调来调去,并没有增加假日总数。一些网友吐槽称,在清明和五一假期调休后,“凑假”模式下,连续几个星期“双休”都变成了“单休”,假期前后上了三个“六天班”,上班族“伤不起”。


为此,有人表示,希望能够正常放假、正常双休。有人则更进一步,希望能够在不再调来调去的情况下休更长时间的假。


公共假期和所有人的生活都密切相关,也因此,每每临近放假,休假的相关话题都能成为热搜。不仅如此,作为对经济社会有着直接影响的假期的关注,过去和现在是热门话题,未来也必然会被公众持续关注。


那么,除了调来调去,我们的假期还能怎么休?这无疑已经成为了一个颇具现实意义的公共议题。


▲2019年春节“黄金周”期间,游客在北京八大处公园内排队祈福。图/新华社


热搜背后是对更好假日制度的期待


首先需要注意的是,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公共节假日和带薪假期普遍存在差异。相较而言,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公共节假日普遍较多,带薪假期则明显不足。


一个可能的原因是,发展中国家普遍受限于经济社会发展,难以普遍强制设置更多的带薪假期,企业更是缺少主动。此时的公共节假日,无疑就扮演了为劳动者休息权利“兜底”的角色。


相比其他国家或地区,我国的假期时长处于什么位置?还是只需将假期分为公共假期和带薪休假两个部分来比较。


我国11天公共假期其实不少,与法国、意大利等国持平;但我国5-15天的法定带薪休假,总体时长不占优,结构上还有改善空间,且在推进落实层面也仍存在问题。这些差距,也就是可以改进的空间。


事实上,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我国的节假日也一直在调整之中,一直在探索包括带薪休假在内的休假制度优化路径。


1999年,随着《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修订以及相关措施的跟进,“黄金周”正式出台。通过对休息日的“前挪后借”,国民可以享受五一、国庆和春节三个黄金周。


到2008年,“黄金周”制度发生重大变化,取消了五一“黄金周”,增设了清明、端午和中秋三个小长假。我国的休息日和法定节假日总数,也从114天增加至115天。


此后,为了解决“黄金周”空间和时间双集中带来的“集中休假”难题,落实贯彻带薪休假成为重要选择。

Copyright2025未知推广科技
拨打电话拨打电话
Copyright2025未知推广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