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有什么办法能保护好竹笔筒,岁月的摧残,竹子开裂.
竹雕笔筒保养小常识
1,新收的笔筒最好不要用水洗。老笔筒在乡下的老房子里一传就是几代人,它表面的包浆和白皮物质,是经受多年的自然因素、温湿度、特定的房屋条件,由竹肌内生出的霉化物,一旦年久,这种霉化物的变化达到极限,就会坚实地附着在笔筒竹肌表面,对笔筒有很好的保护作用。用水洗过的生霉长毛、开裂且易回潮,而用大小秃头排笔清理后,未经水洗的笔筒,既不生霉,也不开裂。此外,年代久远民间传世的竹雕笔筒,其附着物已生根,要清洗掉必须加适量的肥皂水,这样很伤老包浆,而枣红色的老包浆既是历史岁月的见证,又有很好的手感和美感,洗过的笔筒尽管上核桃油,仍然显得干涩。但经清洗后上核桃油的笔筒,不易生虫。是否需要水洗,应视具体雕件而定。对必须要清洗的,清洗时尽可能不要损伤竹肌。
2,最好制作专用的木质内格子柜保管。专用保管柜气温在20℃至35℃,相对湿度在35%至40%时,下面放瓷器或其他物品,离地1米放竹雕。假如气温过燥过高,可在室内放钵水,或放几本书于柜内。如收藏者住楼上,夏季过于干燥时,可放半杯水在格子上,但雕件与水杯要保持一定距离,要经常检查,没必要时及时取出。也可采用放旧报纸的方法,但报纸的回潮力较强,不宜多。并且要经常把玩和检查,特别是每年六七月梅雨季节要常看,发现长毛,及时用鬃刷清除。
3,要用带壳的核桃榨专用保护油,不要用炒过的核桃仁榨油。带壳核桃榨出的油沉积物少,含有一定水分,不干燥,也不伤笔筒。熟核桃仁榨的油燥气大,抹上晾干后,笔筒易开裂。因老笔筒的大多数主人历代都有保养,上油时只需用食指轻沾一点,以指尖肤面有油为度,将油抹在另一掌手,两手搓匀后,双手持笔筒把玩,即可达到养护目的。油不可多,多了易回潮。
4,有条件的收藏者,可将藏品放在玻璃罩内密封保管。假如没有恒温措施,为避免玻璃产生的高温导致雕件开裂,平时可丢一个纸坨在笔筒里,它有调节湿度的作用。也可以放一两把木柄鬃刷,毛向上,它可以散发笔筒内的热量。木制把柄有吸潮散热的作用,连阴雨天一定要取出。另一方面,由于长期密封,一旦接触空气或风吹,就易造成开裂。采用此种方法保管,能确保恒湿,并定期把玩几天。
二、[转载]竹雕笔筒开裂怎么办?
竹雕笔筒容易开裂,特别是一些老的笔筒,需要精心的呵护保养才能防止开裂,一般老竹雕笔筒在原来的主任手中都保养得当才能流传至今,这些笔筒上应该有一层较厚的包浆,建议尽量不要去清洗,万不得已一定要清洗,建议不要使用肥皂水等具有化学物质的水清洗,那样容易损伤表面的包浆。(清理时千万不可使用硬器,以免刮伤表面的雕刻内容,让笔筒破相。)清洗完后必须使用由生核桃制作的核桃油涂抹进行表面防护,以防止笔筒被虫蛀。但核桃油千万不可过多的涂抹,否则笔筒在接触阳光后容易开裂。定期保养好竹笔筒后需要给竹雕笔筒一个良好的保存环境来防止它的损坏,最好的方法是使用木材制作一个保存柜来放置,并保持箱内温度22-33摄氏度和35%左右的相对湿度。每逢梅雨季节应将竹雕笔筒拿出检查是否回潮,长毛,如果有上述症状,应妥善清理。竹雕笔筒还应该经常拿出把玩,以增强其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如果竹雕笔筒真的开裂了也不用太紧张,这是由于太干燥的缘故,需要尽快给笔筒做做保湿处理,可略微的洒点水,然后用密封装置封好,放在水中(切记一定要密封,不能进水),过几天就会合缝,然后在上点凡士林即可,这种方法可让小缝隙还原并防止进一步的开裂。入遇裂缝较大可适当的上点腻子填补一下。竹雕笔筒不同于木雕笔筒,它的保养比较复杂,需要要一定的耐心,能细心的照料呵护,但其中乐趣无穷!——上海胜佰杰木雕清代竹刻笔筒、顺治通宝……家门口的鉴宝服务,你知道吗?
![有什么办法能保护好竹笔筒,岁月的摧残,竹子开裂.|[转载]竹雕笔筒开裂怎么办?D77200F7-8E8D-41ee-9490-6C66B131D2F3](https://qykj188.com/Files/Upload/seo/hafe/44.jpg)
11月18日下午,嘉定博物馆开展民间收藏文物鉴定公益咨询服务。活动现场,市民纷纷带着各类钱币册、陶瓷摆件、书法字画等藏品,排队等待和专家面对面沟通交流。
“这件竹刻笔筒上的包浆、裂纹都是岁月留下的自然痕迹,是人工仿造绝对无法达到的效果,这是一件清代的真品。”上海博物馆工艺研究部副研究员王正书鉴定后表示,这件竹刻东山报捷图笔筒出自清代嘉定竹刻大师封锡禄之手,保存完好、工艺精湛,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市民赵先生听后十分惊喜。
赵先生告诉记者,他从黑龙江千里迢迢驱车赶来嘉定,就是为了参加此次公益鉴定活动。“因为在东北当地缺乏相关的竹刻专家,而嘉定在竹刻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封锡禄也是嘉定的一代竹刻大师,鉴定为真品后,专家建议我定制一个专门放置竹刻作品的盒子,便于妥善保存。”赵先生说。
“结合行笔走势与个人风格,这幅字大概率不是沙孟海老先生的真迹。”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承载鉴定后得出了结论。来自嘉定的程先生说,这幅字是朋友所赠,今天听了专家的详细解释,自己对名家书法字画也有了新的认识,“虽然藏品不是真品,但通过这次免费咨询了解到很多鉴定知识,收获很多。”
嘉定博物馆的公益鉴定活动联合上海市文物保护研究中心,邀请曾工作于上海博物馆、上海社会科学院以及上海钱币学会的资深专家为市民进行陶瓷、玉器、钱币、杂项、书画等多个门类的公益鉴定服务。鉴定人员会从藏品的品相、材质、年代等方面,介绍相关知识、提出专业意见。自2021年活动开始至今,已为市民鉴定收藏品超过千件。
“我们的公益鉴定活动完全免费,主要对收藏品进行真假和年代的鉴定,不进行估价,意在引导民间收藏的良好风气,普及文物保护知识。”嘉定博物馆工作人员陈彦昀说。
据悉,此次活动共鉴定民间收藏品371件,其中陶瓷器20件、玉器15件、钱币324件、书画5件、杂件7件。今后,嘉定博物馆还将继续在每月第三周的周六开展常态化公益鉴定咨询服务,有需要的市民可关注“上海嘉定”“嘉定博物馆”微信公众号,参与社会文物公益鉴定现场咨询。